泰伯故事4—江南鼻祖吴泰伯 |
|
作者:ok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9 热 ★★★ |
|
|
居民永远友好地生活在一起,一方面学习和尊重当地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与民同好,“断发纹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即截短了头发,身上画了花纹),(《吴越春秋》)表示与周族划清界限,决心开辟荆蛮之地。另方面,泰伯把黄河流域先进的科学文化和先进经验,传授给荆蛮部落。又总结当地经验,在生产上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种了水稻又种麦子,粮食产量大为增加。同时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改“以堵为疏”,开挖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港和九条文流、河浜,这大大便利了农田灌溉,又发展了交通运输。由于伯渎港的开凿和“九泾”的开挖,梅里一带旱涝无灾,连年丰收。到了唐代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刺史孟简重浚伯渎,改名孟渎,然百世之后,人民但知伯渎,不知有孟渎,由此可见泰伯之功绩在人民群众中的深远影响。泰伯还教民种桑养蚕,饲养鸡鸭**羊,使江南一带的生产逐渐发达起来。“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就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对当地植桑养蚕的生动描绘。直至现在梅村的蚕桑事业仍然较为发达,著名于世。又传说现在无锡县梅村镇西北的鸭城桥、**羊巷即是泰伯当年教民饲养禽畜的遗址。
在生活上,泰伯教化乡民改“半生为食”为全熟全食,使人们的体质得到了不断增强。居住条件也有改善,改“搭棚为窝”为建村立巷,把分散的土著居民适当集中起来,建立了著名的江南第一村——荆村,江南第一巷——蛮巷,这对教育群众,组织生产甚为有利。直至现在那里两个村巷。仍以“荆村”、“蛮巷”为名。
在传播和发展文化、娱乐方面,泰伯和当地蛮民一起,采用了“以石为纸、以炭为笔、以歌为教”的方法。聚居在岐山之下、渭水之滨的周族,是一个善歌的族群,他们创作的《公刘》、《七月》等著名诗歌成为《诗经》中重要部分。泰伯到无锡定居终生,这些诗歌首先对无锡产生直接影响。泰伯把周族的诗歌和当地原有的蛮歌、土谣结合起来,后人称之谓:吴歌。六朝《陈书》云:“讴歌所往……自求于泰伯者矣”。传说,梅里北九华里的里山坡的“歌午墩”,就是泰伯在那里常唱吴歌的地方。
筑城御敌建“句吴”
在泰伯的教化和当地蛮民的奋斗下,不数年,无锡梅里一带的生产有了相当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文化娱乐活动也随之丰富起来。总之,各方面均出现了飞跃的新局面,人们喜气洋洋,奔走相庆,泰伯更是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爱戴与尊敬,“归之者千余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议论与准备,大家一致拥立他做了国王,建立了一个号称“句吴”的蛮夷小国,开创了吴国的历史。《史记》卷册一《吴泰伯世家》载道:“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泰伯”。于是,江南第一个国家雏形开始形成,世称“句吴”国。
这时,在中原地方有个叫候王的,野心勃勃,他统治的一个地盘,经多年经营,自逞兵强马壮,曾多次对外用兵,扩大势力,一时甚嚣尘上,处在长江以南的荆蛮之地,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吴泰伯为了保护当地群众的利益,保卫乡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防御中原敌人前来侵犯荆蛮,就筹划以梅里为中心,建立城邑。泰伯亲自动员和率领当地千余家群众奋起战斗,硬靠肩挑手推,就地取土,在梅里的荆村、蛮巷一带筑起了一座土城,名为吴城,又叫泰伯城。《舆地记》有记载:“泰伯当殷之末,中国候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约1530余米),外廓三十余里(约15000余米),在吴西北隅,曰故吴墟”。城内还建造宫室住宅及水井,居民都在城廓中耕田种桑,安居乐业,劳动之余,唱起了歌颂泰伯的吴歌:“三让皇位吴泰伯,开花荆蛮种庄稼;兴修水利凿伯渎,立国‘句吴’安天下”。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