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续泰伯高于文王》
作者:吴李才 (2017-4-19)
在吴氏网络平台上,首次从(清)刘大櫆撰《海峰文集》(图1)中,录入了《泰伯高于文王》前篇,现再录入《续泰伯高于文王》此篇(图2和3),原文、点校稿,供读者阅读与思考,我写读后感,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图1、刘大櫆撰《海峰文集》八卷,清敦本堂刊本(照片),是书为清代江南著名藏书楼豹隐庐主人胡绍瑗旧藏。钤印:鼎翰之印、曾藏毗陵胡氏豹隐庐、彦和。
笔者注:《海峰文集》,包括论著、书、序、记、传、墓志、墓表、祭文、赞等,共八卷,186篇。
一、《续泰伯高于文王》
[原文1]
图2、(清)刘大櫆撰《续泰伯高于文王》,载自《海峰文集》【一】 ,来源:《四库之外》。
[点校1]
《续泰伯高于文王》(清)刘大櫆撰
泰伯高于文王,朱子之言,盖谓以天下让商也。夫泰伯欲成太王翦商之志,使其位传之季历以及文王,故与仲雍并逃荆蛮,以让季历也。季历在位,则剪商之势成矣,吾未见其让商也。使泰伯果有让商之心,必使巳居其位,终其身不取商之天下可也,何为逃之荆蛮,逃之荆蛮无与于商之天下也,欲其位传季历而巳,夫巳居其位,其权在巳,可以不取商之天下,谓之让商可也,逃而去之,以成太王之志,使其位传季历及文王,翦商之势,如决河而放之海,顾乃谓之让商乎?纣恶己极矣,夫命己移,人心己去矣,商之天下无所庸其让也。当是(接下页)
[原文2]
图3、(清)刘大櫆撰,《续泰伯高于文王》,载自《海峰文集》【一】
[点校2]
(接上页)时,天命之眷顾者,周也;人心之向往者,周也。周之代商,如春之代冬,其叙当然。其以天下让也,盖谓周人一家之中,自相推让耳,于商乎何与?且夷齐之叩马,传之者缪也。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以武王之圣,为伐纣之举,夷齐之不谏可知也。以夷齐之贤,知商祚之终,其不叩新王之马,又可知也。
朱子注:至德谓心,即夷齐叩马之心,遂至让,商让周,积疑莫决前篇,从朱子立义,此篇明辩其误,简直而曲尽,使拘迂固执之士难以置喙。
二、读后感
1、我阅读本文后,总觉得刘大櫆说《泰伯高于文王》是真的吗?朱子说过:“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从,大王遂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即与仲雍逃之荆蛮。”这种情势下,泰伯的“三让天下”就有疑问了。刘大櫆站在肯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的立场上,敢于批评朱子那种说周推翻商纣,是商让周的谬论。刘大櫆在本文中说:“纣恶已极矣,天命已移,人心已去矣,商之天下,无所庸其让也。当是时,天命之眷顾者周也,人心之向往者周也,周之代商,如春之代冬,其秩叙当然。”这绝对不是商让周和泰伯“三以天下让”之结果。由此可知,刘大櫆有很高的洞察力。
2、我又读《论语》孔子曰:“大矣,周之德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译文:《论语》说:“周的品德是多么伟大啊!天下有三分之二的诸侯国拥护他,他却仍以臣子身份服从于殷朝。)唐代史学家刘知几(661-721)于景龙四年撰《史通》中,他认为有疑:“盖姬之事殷,当比马之臣魏,必称周德之大者,不赤虚为其说乎?”(译文:姬昌对待殷朝廷的态度,应当相当于司马昭对待魏帝的态度。如果说周的品德无比高尚,不也是一种虚假的说法吗?)孔子曰:“太伯可谓至德也已。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但刘知几辨析说:“如果孔子说太伯因祸而得福,因父亲的嫌恶而使他无意中得到了好的名声,这是确当的。但是,如果说他拱手将天下让给弟弟.并以此说明他的品德无比高尚,这种赞美岂不是荒谬吗?”由此可知,刘知几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孔子之言论提出质疑,是有依据的。
3、刘知几与刘大櫆这两位刘氏人,对吴氏源流的认知是很有深度的。我们通读刘大櫆《海峰文集》原文,就会全面了解他的史学观。这位桐城派的中坚人物刘大櫆之神气与文采,值得后人赞美与传承。《续泰伯高于文王》点评说:“此篇明辩其误,简直而曲尽,使拘迂固执之士难以置喙。”我的理解是要逐步树立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求实与科学精神,明辩是非,据理力争,走出疑古,还原真相。笔者水平所限,无从置喙矣。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