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山车岭吴沟的尽头有一座“青松寺”。据《名山吴氏谱牒》和当地吴氏族人口碑,这“青松寺”早年称“青松庵”,是吴沟吴氏的“家庙”(不是“宗祠”),原供奉有吴氏亡人的牌位。根据我在《开启四川“某姓营”尘封的历史大门》中的分析,吴沟吴氏入川始祖被明政府编为名山县屯田的“民(兵)屯”。而“民(兵)屯”的屯民中的青壮年会派到各地戍边打仗,自然也少不了阵亡的事情发生。而家中的遗孀不是舍家为庵就是结芦为庵,立牌位以祭祀亡魂,这就是我文中所说的“某姓庵”。明末清初的战乱让民众四处避难,必然会导致青松庵一度无人祭祀,逐渐由吴氏的“家庙”演变为公众的佛寺“青松寺”了。
三、吴时勉一支世系的联想
据《名山吴氏谱牒》提供,先前入仁寿县儒仁乡落业的吴时勉吴氏一支的世系为: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吴九杨(不详)
吴春杨→吴加元妣黎氏→吴承俸妣胥氏→吴芹妣晏氏→吴时勉妣周氏
吴金杨→吴加正妣王氏→吴承纪妣范氏
吴荣杨→吴加昆妣屈氏→吴承刚妣龚氏
从这个世系(可以看成为吴时勉这支吴氏的“祖传简谱”)中可看到,吴时勉为该支吴氏第五世。吴时勉妣周氏由西楚入川,其上世及旁系仍居于西楚。吴时勉在明成化年间任南京锦衣卫经历司(“锦衣卫”为明代特务机构。“经历司”洪武时期锦衣卫没有这一机构,以后设置,专管文书公文。)是可能的。从吴时勉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迁仁寿县儒仁乡,弘治元年(1488)迁丹棱县王场金花村,正德十六年(1521)九月初八开挖耕种,又于嘉靖七年(1528)七月中旬栽种茶桑,于是发达立业。从1487年入仁寿,到栽种茶桑的1528年,已历四十一年。估计吴时勉迁仁寿时,年龄应在20~30岁间,而接近30岁的可能性更大。因而吴时勉去“经历司”职不可能是“告老还乡”,而应是吴氏家族历史方面的政治原因。
按吴时勉入仁寿时为30岁推算,吴时勉当是明宣德年间(大致在1430年前后)出生。按每世间隔20年计算,吴时勉是该支吴氏第五世,一世吴九杨兄弟四人应是元至正十年(1350)左右出生的人。吴祯出生是元致和一年(1328),如果吴九杨兄弟四人真为吴祯之后,明显吴九杨等就是吴祯的四个儿子了。我们可以继续联想,这四兄弟名字是“埋名变装”后的名字。“吴九杨”可能是吴忠死后,后世为其取的名字。
三、以上部份联想的依据
1、郑遇春在洪武三年封“荥阳侯”。朱元璋为什么要以“荥阳”为侯名?我认为,郑氏受姓的祖源地是河南省荥阳县(今为“荥阳市”,属郑州辖市),故以“荥阳”为侯名。郑孤贞在黄河沿线抵御燕军时,将吴夫人及子女安置在荥阳一带是很合情合理的。吴忠的长子及其伯父、叔父的家眷,跟随吴夫人在一起也是很可能的。荥阳县在洛阳与郑州间,因而《名山吴氏谱谍》有祖上是“辗转河南(洛阳),湖北(汉水)楚地。”入川一说。
2、第二代靖海侯吴忠于建文帝二年(1400)才进葬紫金山的观点依据是:
1)吴忠于1390年被朱元璋杀害,家人不可不将其及时下葬,而“罪臣”下葬的地点不可能仍在紫金山。只有在建文帝二年“诏录洪武中功臣罪废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