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山县车岭镇几安村吴沟田野考察时,吴氏乡亲赠《名山吴氏谱谍》一册。查看此谱谍,发现由于祖辈经历的复杂性,也由于年代的久远,很多吴氏家族明初的很多史实已无法让人清楚了。依据元末明初的时代背景和《名山吴氏谱谍》提供的有限资料,以吴沟吴氏为代表联想吴氏祖上入川经历。既然是联想,所述一些情况不一定是事实,这里只是立一个联想,待以后有新的发现,再来肯定它,或否定它。
一、明朝初期有关郑、吴两家大事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将开国功臣排位:“……郑遇春第十七……吴良第十九,吴祯第二十……”
同时封郑遇春荥阳侯、吴良江阴侯、吴祯靖海侯。郑遇春为山西朔州指挥副使,并修朔州城
墙。吴祯守沿海,加强沿海防倭兵力,追杀倭寇。时郑遇春子女数量不详,长子娶吴祯女为
妻。吴祯共育有坚、忠、端、洪四子(一说为五子)。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派廖文忠、傅友德进攻四川,明升投降,大夏政权亡。郑遇春镇守临濠(安徽淮河两
岸)。
洪武五年(1372),吴祯受命督海运、饷辽东。
洪武七年(1374),吴祯督浙江诸卫舟师运粮给辽。
洪武十二年(1379),靖海侯吴祯病故,追封镇国公,谥襄毅。葬紫金山。吴忠袭靖海侯爵。
洪武十四年(1381),荥阳侯郑遇春随傅友德经四川平云南,“帅杨文等经略城池屯堡”(《明史》郑遇春传,
这是后来郑孤贞选择名山县避难的原因之一)。云南平。
洪武二十三年(1390),荥阳侯郑遇春、靖海侯吴忠受胡惟庸案牵连削爵死。
二、第三代靖海侯及家属入川前后
建文帝二年(1400),建文帝为有效抵御燕王朱棣的进攻,于当年九月下旨“诏录洪武中功臣罪废者”。于是荥阳侯郑遇春子郑孤贞得以袭荥阳侯,而吴祯及子吴忠皆故,袭靖海侯的只有吴忠的长子了。吴忠进葬紫金山,安埋于其父墓侧。郑遇春葬在湖北公安县狮子口镇申津渡村。同时,郑孤贞和第三代靖海侯吴忠长子在黄河沿岸参加了抵御燕军的战斗。
建文帝四年(1402),黄河沿线抵御燕军失利,建文帝不知所踪,燕王朱棣登皇位。二代荥阳侯异名“孤贞”与第三代靖海侯埋名变装,率居于郑州、洛阳一带的郑,吴两支家族开始四处逃亡。靖海侯吴祯因长子为庶出,由嫡出次子吴忠袭靖海侯。吴忠与父同葬南京紫金山,因而吴氏避祸入川始祖的范围,应在吴坚及子孙、吴端及子孙、吴洪及子孙、吴忠的子孙之中。这个范围内的吴氏不可能全部同时入川,也不可能只有一支入川。他们其中一部份随郑孤贞、吴夫人从河南一带过汉水经西楚入川。这部份入川的郑、吴两家的队伍中,凭吴夫人与吴家众子弟都有血源关系,按旧时观念,第三代靖海侯是今后吴氏重整家威的根,郑孤贞、吴夫人对第三代靖海侯应有特别关照,第三代靖海侯与之同时入川应是有很大可能的。根据郑、吴两家族谱所提供线索分析,当年郑、吴入川后的趋势是一同到了嘉州。到嘉州后,由于吴氏众子弟户数及人口众多,为更好有效保存吴氏血脉,于是在嘉州分八支,并以“锅边、锅铁、锅底、锅心、铜罐……”为日后认亲记号。其中吴守相(不应是入川始祖)一支迁眉山县张河坝。有的分别迁至峨眉、雅安包城坝、杨柳、崇州、邛崃等各地落业。郑孤贞、吴夫人带领郑氏子弟及一部份吴氏子弟,经木城、洪雅一线到名山县,郑氏最终落业双河郑沟,吴氏落业车岭吴沟。
名山县车岭镇吴沟与名山县双河乡金鼓村郑沟两沟沟口相距十余公里,而在吴沟沟尾却有一小丫口与郑沟相相通,无碍两家往来。凭与吴夫人关系和靖海侯地位分析,很可能第三代靖海侯应是车岭吴沟吴氏入川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