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吴老帅(长庆)的名字,便赫然地印在脑海里。当时,距吴长庆离世不过五十年左右的光景,他的沙湖山故居完好无恙,县城内的吴武壮公祠庙貌巍然,一切都好像他仍然是一位健存于世、尚未解甲归田的英武将帅。有关他的遗闻佚事、俗谚口碑,广泛地在里巷民间流传。特别是一些曾与吴长庆并世生活或在他麾下做过事的人,说起吴老帅,无不眉飞色舞,绘声绘色,更让吴老帅的名字,在故乡如雷贯耳,妇孺皆知。
其实,对于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乡先贤,他的生平、事业、交游等等,年幼的我,并不十分了解,倒是在若干年之后,亲见了吴氏的衰落。我曾造访过沙湖山的吴氏府第,但那里已经门庭破败,面目全非,祟宇华堂,变成了囤积粮食的仓库;我原想一睹北山楼珍藏的丰富典籍,但也早被视为废纸破烂,扫荡一空。记得在一段时间内,庐江城中的大、小黄烟铺(当时卷烟被视为奢侈品,吸者寥寥),其包裹烟丝的用纸,几乎全是吴家流散出来的故物。这些纸张,大都为印有文字的宣纸线装书页,纸质纯洁,刻印精良,堪称善本,至今思之犹令人为之惋惜。
直到1990年,我在整理点校吴老帅次子吴保初《北山楼集》的过程中,才有机缘比较全面地接触和研读到吴长庆的有关资料,认识到他是一位极具才干、修养和个性的历史人物。
吴长庆出生在一个很一般的封建家庭。他既无名门望族的根基可以自矜,又无亲朋好友的权势可以倚恃。他的父亲,不过是优贡生,征举孝廉方正。他自己则连秀才也不是,与科举功名绝缘。他之所以崛起于乡野,受知于曾(国藩)、李(鸿章),活跃于淮军,建功于异域,完全凭赖时代的风云际会和他对清廷的赤胆忠心以及自己的英勇干练。他身先士卒,南征北讨;冲锋陷阵,卫国安邻,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也为自己确立了在历史上不可移易的地位。然而,吴长庆命运坎坷,仕途多舛:他一生戎马,身为淮军元老,却始终不能位列封疆大吏;他整军经武,卓著勋劳,却屡受上司和同僚的猜忌与压制,以至最终所率部队不得不一析为二,驻扎两地,自己也病入膏肓,抑郁而死。近代著名诗人宋恕(平子)曾赋诗叹曰:“天下共知吴武壮,一生遗憾未封疆。秋风客散平原馆,家国萧萧一味凉。”确是对吴长庆一生遭际的真实而又公允的写照。
吴长庆的一生,除军功外,在培育人才、教育子女、关心桑梓等方面都卓有建树,显示出他的过人之处。他广开幕府,招纳才俊,发现和提携了一些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比如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和状元实业家张謇,最初都来自吴长庆的帐下,得到吴长庆的赏识和栽培。他们对吴长庆也常怀知遇之恩,铭感不忘。他立身端正,教子有方。次子保初是名动一时的与谭嗣同、陈三立、丁惠康齐名的“清末四公子”之一。为政“有直声”,做人讲气节,曾多次上疏,反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支持变法维新,支持革命党人。在贫病交加境遇中,清操自守,不受袁世凯的笼络,深得时人的尊敬。吴长庆对家乡民生经济、文教事业的扶持和推动,也是有口皆碑,传诵不衰。
吴长庆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悲剧的一生。他的经历,反映了风云变幻的时代色彩,也反映了生他养他的古邑庐江的深厚的历史积淀。全面、系统地探讨他的生平、事功,对于进一步开展研究淮军、庐籍淮军将领群以及乡土文化教育等等,无疑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夏君冬波,术本岐黄,业余治史。十余年来,他废寝忘食,发愤读书;东访西求,寻根探古,决心为发掘、整理、弘扬文化遗产和乡土教材作出贡献,《淮军名将吴长庆》就是他淮军系列研究中的成果之一。
《淮军名将吴长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第一本有关吴长庆传记。全书以复杂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从家世、生平、事功、社会关系、家庭生活与文化素养等不同侧面入手,全方位地表现了吴长庆的多姿多彩的一生。全书最显著的特点是,言必可信,信而有徵,在大量第一手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查和故老的口耳传闻,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和评论。其中如吴长庆在朝鲜期间生死哀荣的资料,便是辗转搜寻,通过友人从韩国直接得来而第一次全面展示在国内读者面前的。
夏君冬波,热爱故乡,钟情史学,对弘扬家乡优秀文化,怀有崇高的使命感。《淮军名将吴长庆》是他的第一部有关史学研究的著作。他还有一系列的写作计划,并且提出了开展淮军文化圈研究的建议,得到史学界专家和同行们的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凭着他的谦虚好学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作者:孙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