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杂文 >> 正文
延陵衍派 閩台一脈
作者:张万土    文章来源:张万土的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3         ★★★

延陵衍派 閩台一脈

   在著名风景名胜灵通山的东南向,群山环抱中有一个景色秀美的“壶形”小盆地,名曰:“壶嗣”。这里方圆数十里,分布着后时、山布、坪塘、峰山、宜盆、石寨、大二七个行政村五六十个自然村小组,一万多人口,90%以上是延陵衍派吴姓居民,只有少数陈、张、葛姓插居。所以吴姓在壶嗣是望族,俗称“壶嗣吴”。據史載:壶嗣吳氏,源出姬姓,始自周初;而閩、粵、台三省吳姓,則同出一本。
    殷商時,有諸侯曰“周”,王古公亶父,稱周太王,姬姓,系帝嚳之後。周太王有子三:泰伯、仲雍、季曆。季曆子昌,聰明能幹,泰伯意欲讓賢,遂偕仲雍奔于“荊蠻”,居今江蘇無錫縣梅里,自號“句吳”,斷髮文身,以避季曆。荊蠻感其隱身禮讓之義,從而歸之,立為“吳泰伯”。孔子嘉其德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事見《史記•吳世家》)。
    及太王卒,季曆果立。三傳至姬發,是為武王。武王伐紂克商,建立周朝。尋求泰伯、仲雍之後。時泰伯于荊蠻已曆四傳至周章,因以封之曰“吳國”(諸侯),子孫即以國為姓。
    迨周簡王元年(西元585)有十八世孫壽夢稱“吳王”。欲傳位四子季札,札辭不受,封於延陵(今江蘇省常州市)。時季札聘於列國,遍交當世賢士大夫;過魯觀樂,知諸國之治亂興衰;掛劍墓樹,以信義傳為千古美談。是春秋時期的賢者。後由夫差失國,子孫仍以國為氏,而皆宗季子。故歷史以來,吳氏的郡望以其封地代稱為“延陵”。
    中華民族自漢朝以後漸次南遷。吳姓族民移居福建,而後播遷廣東、臺灣,則分兩路南移:一為唐僖宗中和四年(西元884)入閩始祖祭公,率兄弟等三十余人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初居興化府莆田縣,然後子孫分居漳、泉,播遷廣東各地。今福建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詔安、雲霄、平和、龍海、安溪、長泰、漳浦、永福、泉州,廣東的饒平、開平、瓊州、揭陽、潮州、香山、惠州、海豐、廣州等地吳姓族人,皆屬其後。這一路南移入閩,正是肇閩鼻祖王審知率固始人第二次移民時期;另一路則于五代時,後晉高祖天福元年(西元936)宣公由四川閬州徙居江西省臨川縣石井,至宣公之孫宥公于宋仁宗天聖五年(西元1027)移居福建汀州府寧化縣,後代子孫又續遷廣東各地。今福建的南靖、永定、晉江靈水、連城,廣東的梅縣、蕉岒、平遠、潮陽、陸豐等地吳氏族人,均為其後。
    如今在臺灣定居的吳姓族民,大都聚居在台中、臺北、高雄、基隆、台南等市和嘉義、桃園各縣。其先世多自福建遷入。溯其源流,均屬一本,都是上述二入閩始祖之後裔。
    今福建省平和縣大溪鎮壺嗣村,世居吳姓族人。據考,其宗支隸屬祭公衍派。自始祖文應公於明洪武四年(西元1371)從漳浦陸鰲遷徙壺嗣肇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據清乾隆二十三年由本村舉人、湖南東安縣知事吳德潤編修的《吳氏族譜》載:在康熙、乾隆年間,壺嗣人遷居臺灣的就有179人之多。著名的歷史先賢吳鳳,就是在這一時期東渡臺灣的。二三百年來,隨著歷史的推移,如今在臺灣的壺嗣籍人,約逾萬數。他們身居寶島,心懷家鄉:清末民初,每年都有成群結隊的宗親從臺灣回來探親、祭祖;近年來,又陸續有旅居臺灣的宗親回來尋根問祖,並對家鄉的公益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壺嗣村“吳鳳史跡陳列館”就是在台親的大力支持下創立起來的。陈列馆设在壶嗣“吴氏宗祠”报本堂之内,馆内正面悬挂吴凤巨幅画像,须眉皓白,神采奕奕,配以楹联:“碧血凝青史,丹心烛九钧”。左边陈列壶嗣延陵子孙东渡台湾世系表,右边陈列与吴凤有关的历史文物和史料。馆中楹联数幅,其一“闽山乌石尽臣,吴凤故里人杰地灵,贤能辈出;台岛中埔埋忠骨,元辉庙前松青竹翠,兰桂齐芳”。其二,“岂高官方能建勋业,一片丹心垂史牒;是大勇始可言仁人,千秋俎豆享吴凤”。近年来,台湾“阿里山神”吴凤故里——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壶嗣村作为该县一个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受到广大游客尤其是台胞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至少有1000多人次台胞到此一游。特别是嘉义县的吴凤后裔陆续前来寻根谒祖。他们在福建漳州平和县大溪乡壶嗣村找到了自己的“根”。返乡探亲的台胞吴在河先生告诉笔者,吴凤致力民族团结和解、为台湾人民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为人敬仰,更值得我们以实际行动,在两岸交流的今天加以发扬光大。
    福建與臺灣,地處一依帶水,統屬一脈血緣。兩岸吳氏,骨肉情深。家鄉族人殷盼旅台宗親早日回歸故土,認祖歸宗。以緬懷祖德,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
清康乾年間去台人員名錄
十  世:吳公恕
十一世:吳登高、吳九效、吳九法、
十二世:吳  珠、吳家銘、吳朝稱、
十三世:吳  鳳、吳  芳、吳重浚、吳重涉、吳重浩、吳重洽、
        吳重演、吳重津、吳  摘、吳  義、
十四世:吳  孰、吳  玉、吳  丕、吳  歡、吳淑椏、吳  燕、
        吳  張、吳  登、吳  審、吳應秋、吳  泰、吳  堯、
        吳  興、吳  改、吳  段、吳  台、吳猛之三子、
        吳  解、吳  敢、吳  肯、吳  檻、吳納之二子、
        吳  長、吳  茂、吳  日、吳  喜、吳徑、吳制、吳巾、
十五世:吳  交、吳  抄、吳  練、吳  清、吳  盡、吳  專、
        吳  聯、吳  注、吳  非、吳  森、吳  泉、吳  篇、
        吳  肯、吳  玻、吳  柯、吳  凜、吳  象、吳  食、
        吳  局、吳  霜、吳三天、吳得老、吳  改、吳  探、
        吳  畫、吳  幼、吳  初、吳  然、吳  粉、吳  善、
        吳  枕、吳  煥、吳  波、吳  暖、吳  扶、吳  淺、
        吳  科、吳德福、吳  龍、吳伯擎、吳  料、吳  聽、
        吳  買、
十六世:吳  燦、吳  鐘、吳  衍、吳  蔽、吳馬賜、吳  言、
        吳  桑、吳  壬、吳  信、吳  曉、吳  雁、吳  饌、
        吳  南、吳  龍、吳  丁、吳  玉、吳  誦、吳桂文、
        吳  柱、吳火成、吳  輕、吳  蕃、吳  松、吳  節、
        吳  用、吳  濕、吳  德、吳  致、吳  佑、吳  約、
        吳  塘、吳  朝、吳  從、吳步雲、吳廷章、吳  鍛、
        吳  確、吳  綴、吳  東、吳  詫、吳  提、吳  盆、
        吳  帖、吳因才、吳  郁、吳  箴、吳  泉、吳  石、
        吳  前、吳  坪、
十七世:吳  喊、吳  曾、吳  濠、吳烏耳、吳  辟、吳繼能、
        吳象形、吳  車、吳外及三子、吳  葉、吳假、吳 休、
        吳  浮、吳  研、吳  鈔、吳  灶、吳  湍、吳  居、
        吳內及三子、吳  嚴、
十八世:吳聰明、吳  都、吳  抱、吳兩泉、吳  世、
十九世:吳水養、吳紅狗、吳紅篩、吳狀之三子、
附:民國期間去台人員:吳淩漢、吳在河、吳樹乳、吳錦字、吳堯坤、吳堯平、吳經常、吳金上、吳色火。
(本文原載《平和文史資料》第五輯1988年10月版,文字略有改動)

    說明:壺嗣吳氏發祥地壺嗣村,清代以來行政區域多次變更,地名數度改易。今在臺灣的吳氏族人,其家譜凡稱為“新安吳氏”、或“後祠”、“山布社”、“山布保後祠社”、“壺祠”、“安厚(庵後)後祠(厚祠)”、“厚嗣”、“壺嗣”等吴氏者,均為今“壺嗣吳氏”直系宗支。詳見《吳鳳故里—平和壺嗣村》一文。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