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家乘记载雍正御笔之宝
作者:吴李才 2018-2-25
清朝康熙乾隆盛世时期,这两帝为苏州泰伯庙御笔题额“至德无名”、“三让高踪”而留存于世。然而,这位承上启下的雍正帝是否也有留存给吴姓人御笔之宝呢?我在美国犹他家谱学会(Genealogical Society of Utah)网上,阅读看到过一册光绪时期的江苏吴县《吴氏家乘》,其中就有图文详细记载。2018狗年伊始,笔者让这位雍正帝御筆之宝曝光,供观者、吴氏宗亲重望与欣赏!
本文录入雍正御筆之宝四幅:“福”、“岁岁平安节,年年如意春”、赐给吴士玉“班清 重望”与“兰藻”(图1―图4)。这四幅御笔真迹或拓片是否还在?有待寻踪考证,而能够在吴氏族谱中看到这图文的存在,巳实属难得幸运了。这四幅雍正御笔巳经是吴文化的一部分,必将永远流传下去!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雍正帝在位十三年(1723-1735年),曾经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图1、雍正帝御筆之宝“福”字赐给内外大臣
—载自江蘇吳縣《吳氏家乘》,下同。
据说,在1726年大清雍正皇帝朕手书‘福’字,赐内外大臣。诸臣奏谢,皆称受朕赐福之恩。雍正曰:“朕何能以福赐诸臣哉?不但朕也,即上天亦岂能以福私与一人哉。……朕之每年颁赐福字者,盖欲诸臣触目警心,时时存可以获福之心,行可以获福之事,如诗人之所言自求多福,则诸福集于其身矣。诸臣又尝言赖朕之福,此言亦属非是。盖必诸臣皆有福,方为朕之福,是朕实赖诸臣之福也。又必天下百姓皆有福,然后为吾君臣之福。是君与臣,皆赖百姓之福也。愿与诸臣共勉修福之道可耳。”
图2、雍正御筆之宝“岁岁平安节,年年如意春”,钦赐对联给汉大臣张廷玉
据说,过年之前,清宫里也贴春联,一时间悠扬清乐、灯火辉煌、宫殿巍峨、气象万千。有一年春节,雍正帝赐汉大臣张廷玉(1672年—1755年)“岁岁平安节,年年如意春”,君臣同乐,赏赐有加,一时朝野上下纷纷效仿。
图3、清雍正帝御筆之宝“望重 清班” 赐给大臣吴士玉
图4、清雍正帝御筆之宝“兰藻” 赐给大臣吴士玉
雍正元年(1723)十月初四日雍正赐给吴士玉(1665—1733)“望重、清班”和雍正九年四月二十四日赐“兰藻”御筆之宝。
吴士玉是清代三朝大臣,字荆山,号臞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南巡,吴士玉献诗,皇帝很满意,赐给御书,命抚臣资送进京。士玉后仍在江宁中举,康熙四十五年(1706)成进士,入史馆二十余年。历官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纂修、总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资政大夫,入直南书房,左都御史,特旨许紫金城骑马,进礼部尚书。辑《佩文韵府》等书,又任《一统志》总裁,官至礼部尚书,卒于任上。他以文学见知于康、雍、乾三朝,平和谨慎,三十年如一。著有《吹剑集》、《兰藻堂集》。吳縣《吳氏家乘》还记录了康熙五十六年赐吴士玉敕命、雍正元年赐吴士玉祖父诰命、雍正元年赐吴士玉父诰命、雍正元年赐吴士玉夫人陆氏诰命、雍正十二年赐吴士玉祭文等。
“清班”按汉语释义:清贵的官班。多指文学侍从一类臣子。唐白居易《初授拾遗献书》:“岂意圣慈,擢居近职……未申微功,又擢清班。”“望重”一词,按汉语解释为:殷切的希望;厚望。“兰藻”是指兰草和水藻,有兰的幽雅,藻的华丽文采,比喻文词雅丽。由此可见,吴士玉是清代德高望重、富有文学才华的大臣。
本文附件:欣赏康熙和乾隆御筆“福”字
图5、清康熙帝御筆之宝“福”字
北京恭王府(原和珅的府第)内珍藏着一块号称“天下第一福”的福字石碑。据说在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帝的祖母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沉疴,太医束手无策。百般无奈之时,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称天子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请福续寿”,遂决定为祖母请福。沐浴斋戒三日之后,一气呵成了这幅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孝庄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后,将其悬挂在床头,每天都面对并触摸,奇迹般地,旧病竟然好了。为了让“福”字永远流传下去,康熙皇帝命人将其临摹在一整块汉白玉石上,成为皇家至宝。
后人解读康熙御笔“福”字: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下边为“田”,而左偏旁极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个“寿”字,可分解为“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含义,极富艺术性,且意味深长,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由于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鸿福无边、无边之福。孝庄太后称其为“福之本源”,民间则称其为“五福之本、万福之源”。故逢年过节,家家都要贴“福”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图6、清乾隆帝御筆之宝“福”字
据清庆桂等编《国朝宫史续编》卷四十六记载 :【内殿宝藏,先朝御用“赐福苍生笔”,镂文髤管,阅世恒新。恭查康熙年间,偶蒙亲书大“福”字,颁赐臣工。至雍正年间,遂著为恩例。乾隆二年丁巳,高宗纯皇帝诹吉十二月朔书“福”开始,钦承手泽,敬用此笔书第一“福”字,岁以为常。十四年己巳,特制书“福”诗,以昭绳承家法。十七年壬申以后,届日,先谐阐福寺升香、还宫,乃开笔,取阐扬福德之义。自前丁巳至后丁巳,六十年中,盖普天受福无疆矣。】一记载:【岁十二月朔,皇帝御重华宫,懋勤殿首领太监陈金龙笺、大笔、墨海,只候皇帝升座,进“赐福苍生笔”,书“福”字悬内宫。自是将军、督抚奏函至,有旨特赐者,御书缄赐之。】一记载:【雍正年间,皇考每岁书“福”颁赐。予敬遵家法,自乾隆二年至今六十年,例于十二月朔日开笔,始书“福”字,颁赐王公、大臣、内直侍从及督抚等。曾于己巳制诗有“家法绳承仰圣尧之句”。】
阅读上述文献看到,乾隆皇帝每年十二月或正月初一上午,都要去北海公园《阐福寺》,登上大佛楼进香敛福,然后回到他当皇帝之前住过的《重华宫》,用刻有“赐福苍生”、号称“万年青管”的黑漆杆毛笔,蘸着朱砂书写“福”字。他书写的头一张“福”字都要郑重封存,永不开启,以示留住福气。接下来书写的“福”字,则赏赐给王公大臣。乾隆写过的“福”字不知有多少?而留存民间却寥寥无几矣。儒家经典《尚书》阐释“福”字的含义:一是长寿,二是富有,三是康宁,四是具有美德,五是老有善终。按此说法,享福的前提是要长寿。乾隆皇帝寿达89岁,儿孙五代同堂,居历代帝王之首,所以他晚年自认为五福俱全,自称是“五福五代古稀天子”。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