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阖闾小传
作者:玉壶九千
吴王阖闾,姓姬,名阖闾,亦作阖庐,又名光,中华远古诸侯争霸时代吴国第六任王。他的祖父是吴国的首任王姬寿梦,父亲是二任王姬诸樊,三任王姬余祭和四任王姬夷昧是他的叔父,五任王姬州于是他的堂弟。
姬阖闾原名姬光,是吴国二任王姬诸樊的长子,约生于吴王寿梦二十二年(丁酉,前564)。他从三任吴王后期开始在朝中为官,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曾多次带兵出征,为吴国立下许多战功。
公元前527年,吴国四任王姬夷昧死后,大臣们便拥立夷昧的长子姬州于为王。姬光对他虽然不服,但当时姬州于势力很大,他不敢公开与其争位,只好忍恨等待时机。
他表面上积极维护姬州于的统治,暗地里却网罗党羽,私养武士,壮大自己的实力。他重用善于相术的被离,被离又向他推荐了楚国亡臣伍员(子胥)。
楚平王无道,听信佞臣费无极的谗言杀死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带着幼主羋胜(楚太子羋建的儿子)历尽艰险辗转逃亡到吴国,被吴王姬州于任命为吴国大夫。
姬光为了得到伍子胥,便故意在吴王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吴王信以为真,罢免了伍子胥的官位,让他到乡下去种田。而姬光却带着厚礼到乡下去拜访伍子胥,二人结成了好友。
姬光欲谋求王位,伍子胥便向他推荐了勇士专诸,设计使专诸刺杀了吴王姬州于。姬光阴谋得逞后,并没有立刻称王,而是代理朝政宣称等候四叔姬季札回国称王。
公元前515年夏五月,吴相国姬季札闻国中发生政变,匆匆赶回吴国,亲往墓地吊唁吴王姬州于。公子姬光请他即王位,他愤而拒绝。他对姬光说:“你费尽心机,不就是为了争夺王位嘛,又何必再让给别人呢?如果你能以国家和人民为重,使吴国兴旺发达,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我已经老迈,不想再问政事,你就好自为之吧!”
姬季札辞去官职,不肯留在王都,带着从人回了封地延陵(今江苏常州市)。此后,姬季札隐居乡下,再也没有过问吴国的国政。他死后即葬在延陵。至今常州市尚有“延陵季子墓”,据说其墓碑还是孔子亲笔所书。
姬季札走后,吴国公子姬光正式即王位,他牢记四叔姬季札的教诲,发誓一定全心全意为吴国百姓做事,故而改名为阖闾。以丁亥年(前514)为吴王阖闾元年。
姬光即位后,立世子姬波为太子,以伍子胥为行人(官名,掌管接待迎送宾客之礼),以楚国人伯嚭为大夫,任用专诸的儿子专毅为上卿。
吴王阖闾元年(丁亥,前514),吴国大兴土木,扩建首都王城。吴王阖闾认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就象一个人的脸面,必须美丽出众才能吸引人,使人重视。他命伍子胥全权负责扩建王城。新城方圆四十七里,有水、陆门各八座,共十六座城门。新建的王宫亭台楼阁极为华丽,吴国人称新建的都城为阖闾城。
吴王阖闾二年(戊子,前513)夏天,阖闾为除掉后患,命钟吾(古国名,今江苏新沂市南)国君逮捕吴国罪臣姬烛庸,命徐国国君嬴章禹逮捕逃亡在徐国的罪臣姬掩余,命令两国将二人押回吴国,但两国都没有做到,反而让他们逃到了楚国去。姬掩余和姬烛庸逃到楚国后,楚昭王任命为将军,派他们领兵防守舒城(今安徽巢湖市庐江县西南)。
吴王阖闾三年(己丑,前512)春天,吴国新的王宫落成。阖闾恼恨楚昭王重用吴国逃亡的两位公子,准备出兵讨伐楚国,但在用谁为帅的问题上他犹豫不决。伍子胥和伯嚭虽然都是将才,但他们毕竟是楚国旧臣,是否能真心为吴国效力他还有些拿不准。如果用吴国普通的战将领兵,他又不放心,战争非同儿戏,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他不能让一个不懂战争的人去带兵。因此,他在出兵伐楚的问题上,迟迟不能做出决定,转眼便过去了数月。
夏天,行人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齐国人孙武。孙武是齐国乐安(今山东滨州市惠民县)人,字长卿。其祖为陈厉公的少子陈完,周惠王五年(前672),陈宣公杀陈厉公和太子自立,陈完避祸逃亡于齐国,被齐桓公任用为工正(官名),赐姓田氏。孙武原名田(陈)开,是田(陈)完的六世孙,父亲名叫田无宇,号田桓子。哥哥叫田(陈)乞,号田釐子。田开为次子,号田武子,又称陈武子。田开因讨伐莒国有功,被齐简公封于乐安,赐姓孙氏,改名为孙书,号孙武子。吴王州于十一年(前516)春天,齐鲁“炊鼻(鲁国地名,今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之战”中,孙武子被鲁国人冉坚射中了手背,深以为辱,自觉无颜入朝,便把名号后边的子字去掉,自称孙武,带着家童浪迹江湖,辗转来到吴国,结识了逃亡在吴国的伍子胥,二人很快成了朋友。孙武以自己所著《兵法十三篇》献给吴王阖闾,阖闾大喜,封孙武为上将军。
秋天,吴王阖闾命孙武训练水军和陆军。
冬十一月,吴王命孙武领兵讨伐钟吾。孙武仅用七天时间就灭掉了钟吾国。接着,吴王又命孙武攻打徐国。十二月己卯日,孙武灭徐国,徐国国君嬴章禹逃往楚国,楚昭王把夷地(即城父,今安徽亳州市东南)赐给他居住。
吴王阖闾听说公子姬掩余和姬烛庸镇守楚国的舒城,便又命孙武领兵攻打舒城。舒城很快被攻破,吴国两位公子兵败自刎而死。
至此,四任吴王姬夷昧的四个儿子,只剩下了老四姬庆忌。庆忌是吴国著名的勇将,能力举千斤,赤手与猛虎搏斗。吴王阖闾唯恐他会谋反,挖空心思想要除掉他。
就在这时,伍子胥向他推荐了勇士要离。阖闾十分高兴,以为这位勇士要离定然魁伟高大,力大无穷,及至相见,他大失所望。要离身高不满五尺,体重不足百斤,头大腰细,相貌丑陋,如果躺在地上不动,仿佛就是一具被风吹干了的僵尸。
阖闾心中不悦,思量此等弱小卑微之徒,如何能刺杀得了勇猛无敌的庆忌呢?要离见吴王满脸不高兴和充满怀疑的目光,知道他不信任自己,便说:“臣认为,善杀人者在智不在力,庆忌虽然有匹夫之勇,臣想杀他,就像杀小鸡一样容易。”接着他向吴王献了一条残忍的计谋。
次日上朝,当着文武百官之面,要离请求吴王发兵攻楚为伍子胥报仇。吴王不准,要离便当廷羞辱他。吴王大怒,喝令砍去他的右手,关进死牢。伍子胥假意买通狱卒,放要离逃走。吴王便又下令逮捕要离的妻子和儿女,将他们斩首,然后焚尸于街头。而这一切都是要离亲自设计的,他为了刺杀庆忌,成就自己勇士的美名,不惜伤残自己,杀妻灭子,以此来获取庆忌的信任,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时吴国四公子庆忌正屯兵于艾城(吴地,今江西九江市修水县西),广招天下豪杰,准备伺机起兵攻打吴王阖闾。要离投奔了他,用花言巧语博取了他的信任。
三个月后,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要离与庆忌同乘一船,他乘庆忌不备,将一柄短矛从背部刺入他的胸膛。庆忌在中矛后仍回身抓住要离,倒提着他的双脚将他摔死在船头。吴国四公子庆忌因刺中要害亦当场死亡。
吴王阖闾四年(庚寅,前511)秋天,吴王阖闾采纳了伍子胥“扰敌疲军”之策,将吴国军队编成三支精锐部队,轮流入侵楚国。吴王先使大夫伯嚭率第一路军攻楚国北部的夷地(即城父),徐君嬴章禹一面组织抵抗,一面向楚王求救。楚昭王派左司马沈尹戌领兵救援,待楚军长途跋涉赶到时,吴军已经撤退。
这时吴国的孙武又率领二路军队攻打楚国中部边境,首先攻占潜邑(今安徽六安市霍山县),继而又占领了六邑(今安徽六安市北)。沈尹戌又奉命前往救援,等他率军赶到时,吴军已将两城洗劫一空,满载胜利果实凯旋而归,给楚国留下一群一无所有的难民。沈尹戌只好把这些难民安置于南冈(今安徽六安市霍山县北)。
这时候,吴国的伍子胥又率第三路军攻打楚国的弦邑(今河南信阳市潢川县北)。楚昭王又调左司马沈尹戌和右司马羋稽两路军队同时救援弦邑,大军到达豫章(今安徽六安市寿县西)时,吴军又撤退了。吴国的“疲兵之策”害苦了楚军,将士们被折腾得虚火上升,气得骂娘。
吴王阖闾五年(辛卯,前510)夏天,与吴国相邻的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吴王阖闾担心越国强大会对吴国不利,便以越国亲楚为借口,命大夫伯嚭领兵五千攻打越国。越国毫无防备,被吴国的突然袭击打得晕头转向。吴国士兵像野兽一样疯狂地屠杀越国人,抢夺他们的财产,奸淫他们的妻女,烧毁他们的房屋。许多美好欢乐的家庭,倾刻间被无情的战争毁灭了。这次战争吴国虽然占了很大的便宜,但却激起了越国人的仇恨,他们团结起来,积极备战,加强了对吴国人的防范。
吴王阖闾六年(壬辰,前509),苟延残喘的东周王朝成周城墙由于年久失修,破损十分严重。但是因为连年内战国库空虚,根本没有力量修复。周敬王求助晋国帮忙,晋定公就把这件事委托给了他的卿士魏舒。魏舒竟越位发号施令,自作主张在狄泉召开各诸侯国大臣开会,下达修筑王城的任务,然后命令晋国大夫韩不信和东周大夫原寿全权负责整个工程。而他自己却领着一伙人到大陆(地名,今河南新乡市获嘉县西北)去打猎,结果在归途中发生意外,死在了晋国的宁邑(今河南新乡市获嘉县西)。
吴王阖闾七年(癸巳,前508)秋天,楚昭王派令尹囊瓦(姓羋,字子常)领兵从水路抵达豫章(今安徽六安市寿县西),准备从豫章出发攻打吴国。吴王阖闾得到情报后,便派孙武领兵迎战楚军。孙武率军赶往巢地(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在那里设下了多处伏兵。冬十月,两军在豫章开战。孙武以弱兵诱敌,囊瓦中计,率军追入吴军的伏击圈,被吴军击败。孙武乘势进军,攻陷了巢城(今安徽安庆桐城市南),俘虏了楚公子羋繁。
吴王阖闾九年(乙未,前506)冬天,吴国联合蔡、唐两个小国攻打楚国。吴军从水路进至淮河口,然后弃船从陆路越过大别山(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东北),屯兵于汉水之北,与楚军隔江相望。楚帅令尹囊瓦欺吴军远来,派将军史皇领兵渡汉水挑战。吴军统帅孙武派公子姬夫概(吴王阖闾的弟弟)率三百武士乘小船袭击楚军,楚军首战即败。囊瓦大怒,亲率楚军主力部队过江,接连向吴军发起两次进攻,都被吴军击败。囊瓦想退回江南,将军史皇却建议乘夜晚偷袭吴营。结果,一万楚军绕到吴营后边偷袭,却中了吴军的埋伏,大败而归。囊瓦只好率残部渡江回归江南大营。将要靠岸时,忽见江南大营火光冲天。原来,就在囊瓦渡江与吴军大战时,伍子胥悄悄率五千士卒从上游渡江,偷袭了楚军大营,楚军毫无防备,大营很快被攻破,吴军肆意杀人放火,楚军大败。幸好此时楚将薳射率一万楚军前来增援,伍子胥害怕失利,这才匆匆退去。但是楚将薳射与令尹囊瓦不合,各自为营,不肯合作。孙武乘机调兵遣将,准备向楚军发起新的进攻。
冬十一月庚午日,吴军兵分两路攻击楚国的两处大营。伍子胥和姬夫概负责攻打囊瓦大营,姬夫概先率五千士卒从正面进攻,伍子胥与另一名副将各率五千士卒从两侧进攻,囊瓦军很快被攻破,楚军溃败。与此同时,孙武和公子姬山(吴王阖闾的堂弟)的军队也攻破了薳射的大营,楚军拼死抵抗,仍然惨败,楚将薳射、史皇、武城黑等皆阵亡。令尹囊瓦换上百姓的衣服,乘车逃往郑国。楚昭王派左司马沈尹戌领一万五千人赶来增援,也被吴军攻杀得七零八落,沈尹戌战死于疆场。吴军大获全胜。
这时,吴王阖闾与大夫伯嚭又率二万生力军赶来增援,与前方部队会合,然后兵分三路向楚国内地推进。伍子胥与公子姬山引兵二万和蔡国军队为一路,负责攻打楚国的麦城(今湖北宜昌当阳市东南)。孙武与王弟姬夫概引兵二万和唐国军队为一路,负责攻打纪南城(楚国郢都旧城,今湖北荆州市西北)。吴王阖闾与大夫伯嚭率主力大军攻打楚都郢城(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北)。冬十二月,吴军攻破了麦城和纪南城,郢都危在旦夕。己卯日,楚昭王率文武大臣弃城出逃,奔往云梦泽(今湖北潜江市西南)。庚辰日,吴军攻占楚国首都郢邑,大肆奸淫楚国妇女,楚王都从宫廷内外贵族豪宅到平民百姓家,到处都是悲惨的哭嚎声。
伍子胥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楚平王的葬地,使人从湖底掘出棺木,暴尸于荒野,亲手鞭其尸,以报父兄之仇。
吴王阖闾十年(丙申,前505)春,楚国大臣申包胥入秦,泣求秦哀公发兵救楚。申包胥和伍子胥是好朋友,当年他曾帮助伍子胥逃离楚国。伍子胥当时发誓一定要灭亡楚国。申包胥说:“如果你能灭楚我就一定能复楚。”吴军攻破郢都后,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秦哀公不肯出兵,他便伏在秦王廷的宫墙上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哀公,答应出兵救楚。
夏六月,秦哀公派将军子蒲、子虎率战车五百辆,士兵一万人伐吴救楚。楚公子羋申(字子西)和羋结(字子期,二人都是楚平王的庶生子)也率楚军两万余人联合随国军队与秦军共同伐吴。秦楚联军浩浩荡荡杀奔沂水(今湖北鄂州市东),驻守沂水的是吴国公子姬夫概,楚军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却是申包胥。姬夫概根本没把申包胥看在眼里,列阵与他厮杀,正在这时,秦军大队人马杀到,夫概大惊,急令退兵,但已经迟了,队伍被敌军冲乱。秦军追杀了五十余里方止,夫概带领的五千吴军死伤大半。
姬夫概奔回郢都来见吴王,言秦兵势大,锐不可挡。吴王阖闾面有惧色。孙武也建议与秦、楚两国谈判言和。大夫伯嚭却坚决反对,认为秦军并不足惧,他请求领兵一万击退秦军,如果不能取胜,愿受军法处置。吴王认为他的壮志可嘉,便答应了他。孙武和伍子胥力劝,伯嚭不听,旋即领兵出征,与楚军战于军祥(今湖北随州市西南),结果大败,幸得伍子胥率军救援才得逃脱,一万吴军所剩不足两千。伯嚭自缚其身,请求治罪。孙武认为伯嚭好利贪功,为人不善,他日必为吴国之患,建议伍子胥借机将他处死。伍子胥认为大敌当前斩将不利,便奏请吴王赦免了他。
秦、楚联军直逼郢都。吴王阖闾不敢大意,命弟弟姬夫概和堂弟姬山守郢城,自己与孙武守纪南城,伍子胥守磨城,伯嚭守驴城(传说磨城和驴城是当年吴军攻楚时,伍子胥为了破麦城所建),以犄角之势与秦、楚军队相持。
这时,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因沂水兵败,心中一直闷闷不乐,他奉命与姬山同守郢都,忽然想起一件心事,那便是吴王阖闾即位后立儿子姬波为太子的事。按照吴国先王旧制,应该是“兄终弟及”,将来的王位应该由他来继承,可是如今阖闾立了太子,显然是剥夺了他的继承权。为了此事,他一直对阖闾心怀不满,便想乘吴国与秦、楚大军对持之机,回国称王。九月初,姬夫概悄悄率本部军队出郢都东门,渡过汉水,急急赶回吴国。他谎称阖闾兵败,不知所终,按吴国“兄终弟及”的祖训,他宣布自立为王。遂命他的长子姬扶臧率军守淮水,截断吴王阖闾的归路。吴国太子姬波与卿士专毅奉命守卫王都,闻变立刻封锁王城,不准姬夫概等人入城。姬夫概攻城不下,便遣使通越,许以五座城邑,请越国发兵帮他夺取王城。太子姬波连遣三名勇士躲过夫概的军队前往郢城告急。
吴王阖闾闻变大惊,安排伍子胥、孙武留部分军队守郢城,自与伯嚭率主力军回国讨伐叛逆。姬夫概父子虽然勇猛善战,但毕竟兵微将少,敌不过阖闾的大军,兵败后逃往宋国去了。后来他又投奔了楚国,被楚昭王封于堂溪(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北),号堂溪氏。越国军队见夫概兵败,知道所许五座城已成泡影,只好退兵。
由于吴军在楚国奸淫烧杀,遭到楚国人的强烈反抗,再加上秦、随两国军队的援助,前方战场的形势急转直下,吴军接连败退。吴王阖闾只好下令将楚都所有的金银珠宝都运回吴国,然后撤兵。
吴王阖闾十一年(丁酉,前504)夏四月,吴王阖闾再次派兵侵略楚国。吴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太子姬波(又名终累)领兵五千从水路出击,己丑日与楚军战于汉水(约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一带)。楚军被击败,吴军活捉了楚将藩子臣、小惟子,还有七名副将。吴军的另一路由公子姬山率领,五千吴军从陆路攻打楚国的繁阳(今河南驻马店市新蔡县北),大败楚平王的庶子羋结(即子期,楚昭王之弟)。楚国人十分恐慌。不久,楚昭王下令把国都迁到了鄀城(今湖北襄樊宜城市东南)。
吴王阖闾十二年(戊戌,前503),吴王阖闾破楚后,大赏三军,为功臣加官进爵。孙武不愿为官,请求回归故里。阖闾想留住他,便让伍子胥去劝说他。孙武认为“功成不退,将有后患”,反劝伍子胥也离开吴国,伍子胥贪恋功名利禄不肯听从。孙武笑而不言,入朝再三请求退隐。吴王见孙武去意已决,只好从其所愿,便赠送给他黄金(铜)和布帛数车,隆重欢送他回归故里。孙武于归途中把黄金和布帛全都散发给穷苦的百姓。最后,遣退所有的随从,独身一人云游四方,据说一直到死他都没有回归齐国。
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为相国,任命伯嚭为太宰,二人共同协助吴王治理吴国。
吴王阖闾十三年(己亥,前502),阖闾有个女儿叫滕玉,因为商量伐楚之事,阖闾与夫人和女儿一起会餐。吃蒸鱼的时候,阖闾吃掉了一半之后才给女儿吃。滕玉怨恨地说:“父亲给我吃剩下的鱼来侮辱我,我不能这样忍气吞声地活下去。”于是便自缢而死。阖闾非常悲痛,在阊门外为女儿大造坟墓,“凿地为池,积土为山”,又制作雕刻精美的石椁,并用金鼎、银樽、珠玉等珍宝作为随葬品,据说还有一把唤作“磐郢”的宝剑。到了为女儿送葬那一天,阖闾令人一路舞着白鹤,吸引成千上万的市民跟随观看,到了墓地,阖闾“使男女与鹤俱入门,因塞之”,也就是下令将跟随观看的男女全部赶进地宫,然后封死墓门。那些观鹤的百姓就这样被埋进坟墓,成了阖闾之女的殉葬者。
吴王阖闾十五年(辛丑,前500),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鲁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吴王阖闾十六年(壬寅,前499),吴王阖闾自击败楚国平定内乱之后,威震江南,名满中华,他自恃国家强盛,四境无虞,骄兵之念顿生,于是他开始大治宫室,在国中征调大批民工为他修建亭台楼阁,建长乐宫于城中,筑高台于姑苏山(又名姑胥山、姑余山、胥台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这年春天,姬阖闾听说齐、楚交好,便想出兵讨伐齐国。他召相国伍子胥和太宰伯嚭商议此事。伍子胥说:“国与国之间交往是正常的,大王不必过于在意。况且齐与楚建交未必就是反对吴国。我听说齐简公有个小女儿聪明俊俏,如今尚未出嫁。太子妃新丧未娶,不如使人入齐求婚。齐简公肯将女儿嫁给太子,就说明齐国对吴国没有敌意,如果他不肯答应结亲,那时我们再发兵也不迟。”吴王阖闾认为有理,便命大夫王孙骆前往齐国为太子求婚。齐简公此时已年近七十,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女儿,不忍心将她远嫁吴国。但他明白吴国的意图,如果不应下这门亲事,吴国定然兴兵伐齐。如今齐国缺兵少将,国力衰弱,一旦战乱发生,就得有千家万户家破人亡。为了齐国和齐国的臣民,他不得不忍痛割爱,许下了这门亲事。
夏天,吴国再派王孙骆率军队往齐国为太子迎娶新夫人。齐侯的小女儿名叫少姜,是个知书达理的聪明女子,她虽然不愿只身入吴,但为了齐国她甘愿牺牲自己。在吴国迎亲的前夜,父女俩在宫中相依痛哭。
少姜与太子姬波成婚后,因思念父母日夜啼哭,不久便抑郁成病。吴王阖闾听说后,便出了个荒唐的主意,调来数百名工匠,重新修建北门的城楼,新修的北城楼比其他门楼高出两倍,挺拔玉立,豪华别致,命名为望齐门。望齐门竣工之后,太子姬波陪同少姜登上楼顶眺望齐国,少姜在望齐门楼顶凭栏北望,只见远山近水,蓝天白云,哪里看得见齐国!心中越发悲哀,只觉天旋地转,胸口一热,“哇”地吐了满地鲜血。
少姜自此大病不起,多方医治无效,全身瘦得只落了一把骨头。她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命人将太子姬波请到床前,对他说:“妾听说在虞山(今江苏常熟市境内)顶上就能看见东海,妾死后望君念在你我夫妻情分上,将妾的遗体葬在虞山顶上,如果人死后灵魂真的不死,妾就可以在虞山之巅看见家乡了。”言毕气绝而死。太子姬波将少姜的遗言奏明父王,吴王准奏,命人遵照少姜遗愿,将遗体葬在虞山顶上。
据说至今虞山上的齐女墓尚在,山上还建有望海亭,是专供齐女少姜北望东海而设。
吴王阖闾十七年(癸卯,前498)春天,太子姬波得了一种怪病,每天夜里都梦见与爱妻少姜交媾,如此月余,太子姬波精力衰竭,骨瘦如柴,遍请国内外名医救治,病情非但不见好转,而且日益加重,不久便也离开了人世。大概是妻子的亡魂把他招了去。
吴王阖闾十分悲痛,为太子发丧后,召群臣商议,改立少子夫差为太子。
吴王阖闾十九年(乙巳,前496)夏天,越侯姒允常病死,他的儿子姒勾践即位,自称越王。吴王阖闾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便要举兵伐越。伍子胥苦劝不听,遂留伍子胥与太子夫差守国,自与伯嚭、王孙骆、专毅等率兵三万讨伐越国。越王勾践亲自率兵迎敌,双方大战于越国的槜(zuì)李(今浙江嘉兴市西南),吴军连胜两阵,正欲大举进攻时,越军中突然走出三支赤裸着上身的队伍,这些人都把剑横在脖子上,三人一组陆续走到两军阵前,高呼:“吾等有罪,甘愿受死!”旋即自刎。吴国军队从未见过如此阵势,全都看得目瞪口呆,互相猜测议论,军中顿时混乱起来。这时越军中突然鼓声大振,两支敢死队如出山猛虎般杀入吴国军中。吴军立刻大乱,四散奔逃,死伤无数。吴王阖闾见大局不妙,正待驱车逃走,越将灵姑浮突然手执长刀向他冲来,举刀便砍,吴王阖闾虽然英勇善战,但毕竟已经年近七十,行动迟缓,被灵姑浮一刀砍中了右脚,他的半个右脚连同鞋子掉在了地上,一声惨叫倒了下去,众将奋力向前杀退越军,将他救出。吴王阖闾的右脚流血不止,在逃离槜李七里远的时候,吴王因流血过多气绝身亡。
姬光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史记·吴泰伯世家》),死于吴王阖闾十九年(乙巳,前496)夏天,终年约六十九岁。死后遗体葬在海涌山(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虎丘山),尊号吴王,谥号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