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古徽州第一伟人 江南吴王 汪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5           ★★★

 

 

 

“徽州第一伟人”“徽州的太阳神”(太阳菩萨)、“江南吴王”唐越国公汪华诞辰1428年大型公祭活动将于2014330号在黄山歙县云岚山、徽州区潜口金紫祠隆重举行

 

唐朝的歙州,文学家韩愈曾在《送陆歙州诗序》中,曾有“歙,大州也”“歙为富州”之誉,歙州刺史也常为“宰臣之所荐闻,天子之所选用”,曾有声震江南的吴王汪华,与以文学见长的吴少微,一为凭借武力和乱世而起,一乃入迁未久的士人,都形同平地突兀而起的山丘

 

汪华(公元587年——649年),原名汪世华,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之世字,改名汪华。被徽学大师叶显恩教授称为“古徽州第一伟人”,字国辅,歙州歙县登源人(今安徽宣城市绩溪县汪村----与胡锦涛的老家绩溪龙川村相距约十三公里)。隋末大乱毅然起兵夺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保六州免遭兵刃,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矛盾,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使六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唐官拜歙州都督、越国公。

 

汪华系汪氏四十四世孙,又称新安一世。其一世祖姬汪鲁是东周周定王后鲁成公一支子。汉建安中业龙骧将军汪氏三十一世祖平黄巾打过长江成为江南始祖。汪华出生于现绩溪登沅洞汪村,在绩溪建县前这儿属于歙县白杨。汪华祖父勋明南陈武帝为会稽令,后历仕两朝,元帝以其功封戴国公,父僧莹陈文帝天嘉元年袭封戴国公为海宁(现休宁)令,又为稷州长史,卒年七十四。母歙西郑氏,梦黄衣少年长丈余,拥五云自天而下,骇然一惊,觉有娠,陈至德四年(586年)正月十七日在登沅洞汪村生下汪华。

 

汪华年少就颖慧,母常带他去外婆家,好玩弄而不归。九岁时喜为舅外出放牧,常踞坐盘石如将帅样指挥群儿。长大后身长九尺,广额方面大眉高鼻美髯,不从事田间操作,独喜白天睡觉。听说睦州有演公教习武事,就往习武,年十八岁回,在乡里以勇侠而闻名。婺源寇起,州里派押衙董平前去讨伐,战败。郡将张公招募有胆略者前往御之。汪华带兵前往,很快击溃盗寇。回来后张公效劳奖赐不公积下民怨。

 

隋大业间王政不纲,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各建王号。汪华奋然曰:“世变如此,吾死兵革无撼于百姓。”杜伏威起兵于江淮,郡将张公欲与相应,心独忌怕汪华,设计谋害汪华。事露,汪华怒,带领众人突入府欲杀张公,张惧而逃去。众士人人请汪华曰:“张公贪而酷,赏罚不公。今幸已逐走,境内无人统领。今天子南幸江都,盗贼拥阻,诏令不通,欲求一刺史非汪公不可,待贼平再请命于朝也不迟。汪华不得以而从之。

 

宣州守闻之,派精兵八百人来袭,汪公怒拔剑斩之。宣将急退,追至宁国冈上,宣守请降。汪华公不予追究,将其释放,抚定其民,收其精锐以归。后杭、睦、婺、饶等州相继而下。公拥有六州,带甲十万,威誉益隆。诸将劝汪华说:“中原纷乱,大众已集,但若以刺史统军之号临之,恐复瓦解,天与不取古人所戒,公宜进王号。”汪华辞至再三,乃斋戒,泽日建吴国称吴王。时年汪华25岁。

 

汪华建国后以天瑶为右相,铁佛为左相,他们都是族人,其它乡佐将校择能者用,特别注意录用原境土著部落山越人的首领,例歙县的毛甘、黟县的陈朴等。原外来移民与土著山越人因地界及文化习俗的差异经常械斗不止。汪华提出“保境安民”,号召中原移民与当地土著人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来兵乱。在共同利益中,境内矛盾得到化解,调和了土著人与外来移民的矛盾,促进了两种文化习俗的融合。在后来的追封中,南宋谆祐元年,陈朴也被追封助利将军,毛甘也被追封为护国将军。汪华为政严肃,赏罚分明,远近莫不爱戴。虽四方大乱,境内赖以平安不见兵戈十多年,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史称“镇静一方,保境安民”。

 

唐高祖起太原已称帝,而秦王已出师江左。吴王对群下说:“日月已出,而烽火不可不熄,我计决矣。”唐武德四年九月一日乃籍土地兵民遣宣诚长史铁佛奉表于唐高祖。高祖嘉之,并于九月二十二日下诏曰:“……因离乱保据六州乡镇,静一偶待宁晏,识时务,远送归送款有诚意,宜从褒奖受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杭、睦、宣、饶诸军事,任歙州刺史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爵位相当于从一品)。

 

杜伏威据丹阳自称行台,于武德四年十一月派王雄诞带饶洪兵万余人来伐。汪公遣天瑶铁盾一百二十斤,带精兵以冲敌,伏威大败,死者过半。天瑶带精兵八十追之,贼军还军合战,天瑶势困,因奋势越巨石,所践成迹,贼军惊异乃退,郡境安宁。杜伏威入朝,其副手辅公祐夺王雄诞兵权,以叛伪建位号。汪华引兵讨之,旗帜蔽江而下,公祐惧退,武康丹阳遂平。汪华令兵民各复其业。次年(即武德七年)汪华挚七子偕二房及三夫人遂朝京师。

 

贞观二年授左卫白渠府统军,十七年改忠武将军行右卫积福折衝都尉,贞观十八年太宗伐辽诏为九宫留守(房玄龄为正),汪华夙夜尽瘁,办事不知疲乏。太宗还朝尤褒奖其勤快。

 

汪华于贞观二十三年三月三日薨于长安,时年64岁。汪华初病唐太宗尝劳向,赐医药,薨时赐杂綵十床黄金百两及东园秘器,恩礼如功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诸子扶公灵柩还歙,四年十月二十六葬歙北云岚山。

 

旧唐书不注明归唐日期,新唐书虽注明归唐日期,但不注明雄诞来伐时汪华已归唐,反而追书称吴王时的事,致使读者误以为汪华是力穷才归唐的。这与尚在的唐诰命中“远送款诚者”的褒语是不相符的。在资治通鉴中明确地写明了汪华是唐武德四年九月归唐受封,而雄诞来伐则是十一月,是汪华归唐之后。王雄诞为什么要在此时伐汪呢?因当时杜伏威王雄诞还不是唐之纯臣,自认为汪华归唐必称其忠,而自己则必列于耻,因妒忌心以私利制造事端。假如汪华出于不得以屈之于杜伏威,然而杜伏威以唐行台自居,实王雄诞左右,王屈于行台哪肯屈于王雄诞呢?另外当时唐还未全控制东南,雄诞以己利伐王为己功,唐也不得以而授之。哪有天子要见王而又遣人伐之,不多时又招王进京的。在王归附之时高祖以大国重使见,与其时褒奖之语及贞观间任典宿卫二十多年,太宗伐辽时又委以九宫留守(房玄龄为正),这些事不仅是嘉其节而深信其心也。

 

汪华死后,五百多年庙火兴旺持久不减,徽州一府六县 ,相继建立了许多汪王(公)庙。宋政和 四年(1114年)正式钦定建庙,赐匾额“忠显”,后改“忠烈”。汪华的出生地汪村,于太平兴国五年建汪公庙,该庙宏伟无比,有“小金銮殿”之喻,又称“汪王故城”。该村也以庙得名,俗称“大庙汪村”。由于越国公在徽州一带名望极高,加上后裔人丁兴旺,有“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局面,徽州一带祭祀汪公的行祠多得不计其数,久而久之,汪华被渐渐神化,成为当地的地方神。汪生九子,均有赐封,故各地又陆续建有“太子庙”一同祭祀。且越久民爱之心越深,这不单是汪华能阴护郡民抵御灾害,更主要的是汪华在保卫六州当吴王期间及后来主动归唐都是处于爱民之心,这是汪华的大节。

 

在休宁的万安古镇上曾造有一座“吴王宫”,宫中有一对联,评述了汪华的功勋业绩,联曰:“ 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 ,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 在民间,汪华被奉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

 

汪华死后,从北宋开始到明初先后十五次诏封各种名目的王,从二字王直到八字王,是历史上被诏封次数最多、延续时间最长(近八百年),同时连带被诏封人数最多的一次,连带被诏封的有汪华的祖父母、父母、五个夫人,九个儿子及夫人,二个亲弟,堂弟二人,长孙、汪华部下侍从九人共四十多人,这是历史上一次奇特现象,究其原因除了他在世时做出的贡献外,死后几百年了徽州人民还感受到受其阴护。在“通宗世谱”中有大量关于遇天灾人祸时人民祈祷即灵的具体事例的记录。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