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明代筹海学者吴朴及其作品主张
作者:江方雄    文章来源:漳州之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17         ★★★★★
核心提示

  放眼万里海疆,千年丝路,不知湮没几多风流人物,然明代漳州学者吴朴,却被后人屡屡提起。他刻印的中国第一部水路簿,不但被奉为针经辗转抄录,沿用数百年,而且所载钓鱼岛等众多岛屿,成为最早发现命名的有力证据。他那集交通、贸易、海防、市舶、都护于一体的海权理念和筹海蓝图,尽管在重农抑商、重陆轻海的封建帝国难以实现,但历史已对其价值作出评判。

  沧海一狂生

  吴朴是诏安三都下美村人,生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卒于隆庆四年(1570年)。康熙《诏安县志》传曰:“吴朴,字子华,初名雹。貌不扬,而博洽群书,于天文、方域、黄石、阴符之秘,莫不条析缕解。不修边幅,人以狂士目之。时有督学欲为死义陈教授立碑,莫详金陵之入为何日。雹上详其事,以此补邑庠生,更名朴。嘉靖中,林希元从征安南,辟为参军,机宜多出其谋。安南平,朴功竟弗录。归以他事下狱,著书自见,《龙飞纪略》乃成之狱中者。又有《皇明大事记》、《医齿问难》、《渡海方程》、《九边图要》、《东南海外诸夷》及《复大宁河套诸计划》,今多散逸。”吴朴平生著作除县志提到的,尚有《乐器》和《校外三国志》。他的一些事迹,至今还在家乡流传。

  吴朴的作为,同他所处的环境、时代不无关系。诏安古有“内与漳潮诸地吭背相属,外与东西两洋呼吸相通”之谓。境内梅岭于唐末辟为贸易港,以应“夷商入闽”和“闽人泛粤转市于夷”的需要。元初又被世祖忽必烈定作军港,成为其征伐东南亚的跳板。明洪武年间,中国与琉球国建立宗藩关系,太祖朱元璋赐予“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后来,这些人落籍彼国。在这些活动中,皆有诏安人被征调参与。长期以来,凭借对东西洋的熟悉和丰富的航海经验,地方不乏海上贩运者,“航海商贾视重洋如平地,岁再往还,攘利不赀”,“民间糊口半资外运商舶”。

  在吴朴出生前不久,明朝派郑和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七次使番,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涉苍溟十万余里。而在吴朴出生之后,王朝自弃海权,行海禁之策,为求生存发展,诏安所在的漳潮滨海民众“或出本贩番,或造船下海,或勾引贼党,或接济夷船”,甚至组成亦商亦盗的海商集团。这些,给予他深刻的感触。

  在封建社会,通常士子须苦读儒家经典,修文偃武,方有望通过科考博个一官半职,但吴朴似乎不太看重功名利禄,他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有益于当下后世”,他将时间、精力主要用于对海事的研究,以及俗众视为“旁门左道”的东西。

  吴朴自言:“吾尝备考海道”,“劳心十七寒暑,”为的是深藏于心的海洋梦。这位布衣学者长年与商人、船工为伍,到处奔波考察,想方设法搜集各种资料。吴朴对搜集到的郑和下西洋航行资料及民间各种水路记录册,认真整理加以订正,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以《渡海方程》书名正式出版。同安人林希元由此书结识吴朴,他欣赏其博学多才,见他仅挣得个秀才名分,亦有心提携。嘉靖十九年,朝廷派兵出征安南,时代行按察司职权的林希元受命从征,吴朴受聘任参军,为平定安南出谋献策。南征归来后,林希元被谗言所害,降官贬谪;吴朴也因对朝廷的海禁政策有异议被关进监狱。他以囹圄之身为中国海权立言,嘉靖二十一年《龙飞纪略》完稿,两年后由族人、朋友捐资刻印刊行。林希元在序中道:“吴子生长遐荒,糟糠不厌,乃能穷讨旁搜,著为是纪,良亦难矣……华甫名朴,性善记,书过目辄不忘,于天文、地理、古今事变、四夷山川、道路远近险夷,无不在其胸中……”

  首印水路簿

  《渡海方程》是怎样一本书呢?明海宁人董谷在《碧里杂存》中提到:“余于癸丑岁见有《渡海方程》,嘉靖十六年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吴朴所著也。其书上卷述海中诸国道里之数:南自太仓刘家河,开洋至某山若干里,皆以山为标准。海中山甚多,皆有名,并图其形,山下可泊舟或不可泊皆详备……直至云南之外忽鲁谟斯国而止,凡四万余里……北亦从刘家河开洋……直至朵颜三卫鸭绿江尽处而止,亦约四万余里云。下卷言二事,”包括建议开灵山、成山二处市舶司和开垦山东至北直隶濒海数千里为耕地,“其言如此,虽未知可用与否,亦有志之士也。”

  这本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中国第一本刻印水路簿,为我国最早发现、命名、经营、管理岛屿、沙洲提供法理依据,它证明至迟在明永乐年间,我国已发现、命名“钓鱼屿”和“赤坎屿”(即今天的钓鱼岛、赤尾屿等一些岛屿),并使其为航行、渔业所用。《渡海方程》被誉为“定海神针”,出版前后被辗转传抄,改名《顺风相送》、《指南正法》、《海道针经》、《郑和航海图》等,对明清时期海上交通具重要作用。

  1935年,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向达在英国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整理中文史籍,见中文手稿第145号是无标名的古代钞本,首页题有“顺风相送”四字,还有一本《指南正法》,便将其抄录带回。1961年,向达校注的《顺风相送》和《指南正法》,由中华书局以《两种海道针经》书目合编出版。此二书的序几乎一模一样,内容亦大同小异,分为几个部分:一是气象观察、天气预报。如“春夏二季必有大风,若天色温热,其午后或云起,或雷声,必有暴风,风急,宜避之”。二是危险警告,如大佛堂 “对开有老古石,浅不可近,流急”。三是指南针导航纪录,如“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寅及单卯取钓鱼屿。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取小琉球琉;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四是水文观测,如定潮水消长时候:“初一、初二、十六、十七日子午时长。初三、初四、十八、十九日丑未时长。初五、初六、二十、二十一日寅申时长……”五是天文导航纪录,六是地文观测纪录,此外还有拜神等内容。二者内容,《順风相送》侧重西洋航路﹐《指南正法》侧重东洋航路。

  厦门大学韩振华教授、复旦大学田汝康教授考证认为,所谓《顺风相送》手稿,实即《渡海方程》的简编传世本。香港学者陈佳荣先生对比《顺风相送》和《指南正法》的序,指出区别在于后者将前者末段“永乐元年……”及“宝舟”字样去除﹐而加入“乃漳郡波吴氏﹐氏寓澳﹐择日闲暇﹐稽考较正”等语﹐说的就是《順风相送》序文中的“予”。“予者何?”漳郡诏安朴吴氏也,闽南语“朴”“波”同音﹐吴波也就是吴朴。他所居的“澳”非澳门,应指诏安或周边的澳。《指南正法》的传抄者将容易失传的原作者姓名点出,为后人解决《顺风相送》初编本的作者问题提供了佐证。如此等等,说明《顺风相送》、《指南正法》和吴朴所著《渡海方程》一脉相承。

  《渡海方程》中由我国东南沿海经过钓鱼岛往日本针路等一些内容,被茅元仪《武备志》、胡宗宪《筹海图编》、郑开阳《使倭针经图说》和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引用,并都在开头注明“见《渡海方程》及《海道针经》”。郑舜功撰写《日本一鉴·桴海图经》也参考了《渡海方程》及《海道针经》,同时指出“此两本书同出而异名”。

  慷慨论海权

  《龙飞纪略》共8卷24万字,表面上看是记述明朝自朱元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濠州起事开始创业至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继承大统的这段史事,为明代第一部私撰纲目体编年史。实际上作者借分条述史之后的“臣按”,评论史事,阐发学识,更多的是表达见解主张,从加强海防、放宽海禁、开展互市,听民贸迁,到王朝在海外某些交通要地设置市舶司或都护府,再到运用国家海权来保障海商的利益和政府的税收,皆有所涉及。

  在书中,吴朴对郑和下西洋作了总结,指出当时向海外发展,是以长江出海口为中心,东北至鸭绿江出海口,西南至波斯湾,于此辽阔海域活动,有国家赋予的“理由”,他认为,应以制度化的都护府和市舶司,将郑和下西洋以来的“国家理由”(海权),从军事和贸易两方面坐实。

  书中对“海外如南海傍海诸国,碛外如西域大小部落,塞外如辽东兴和、大宁、东胜,极徼国邑,海陆道程,远迩逆顺,亦悉加考实,庶几不出户庭可知矣。下间又详其土产,论其有无”。在说到中外关系史事时,相应介绍这些国家的历史地理。

  吴朴主张发展南北海运,认为“我国家定鼎元都,军国之费全仰东南,民之转输悉凭河运。然臣闻黄河迁变,而水道不常,山东水源固多,但遇干旱亦浅。然则海运之议在今日亦不可已者乎?吾尝备考海道,当自太仓、崇明、刘家港、三沙、黑水、成山、沙门诸岛,西傍海蠕,直抵直沽,比之河运经四十有三驿者,难易久速判矣。”他指出,海运所动用的船只数、人力比起河运要减少得多,“可以纾吾民也”,尽管海船会遇飓风、暗礁,航道有艰险,但“闽浙水商操舟如神,则不惮此”;另者,海船配备军士、武器,可以“慑海寇、服朝鲜、威伸日本”。

  他提出分清商民与歹徒,宽减条禁,放便贸迁的建议,以及设置市舶司、开展互市、发展海外贸易的主张。写道:“国家建立市舶之意,推广先大夫丘濬听民贸迁之议也。海表圹塞,列壤称君无虑数十百国。绝不言兵而许通互市,斯远迩毕至,物货丛集,因而起例抽分,国计日裕,上可以充六军之费,下可以宽民力之征。”他认为“通其互市以济有无”,“若从实际计则诚利于民生国计也”。吴朴列举南海西域诸国和朝鲜、日本之物产以及它们对我国物产的需求,认为可“以相资济者也”:“纵其互市而起例抽分”,是件“近悦远来利尽四海”之举。“日本、暹罗、百济国于东海,而民物阜丰,金银羡积,好吾闽浙糖果、青衣、麻葛、丝罗段疋,广川材药、铜锅、铁铫。又酷慕鬼神,每招约朝鲜尝以六月间来吾定海县之补陀落迦山赛祭观音,以邀冥福。若减迁海条禁以遂商贸迁,宽例抽分以致其来,诚意烘接以结其意,平其价直以鼓货聚,则利尽东海,墩堡无烟,岁抽其税不可胜言,上可以益国家之赋,下可以宽东南之征,沿海防倭官军永以坐啸矣。”他多次表达的开展互市,“以通有无”、“以相资济”的认识,已经触及海外贸易的实质——国际间的经济互补性。

  吴朴留下了以漳州为中心的海上交通路线。他认为,从漳州向南行至灵山、向北行至成山,依此海道针经“从实讨之,灵、成二山,当南北之冲,漳州中立,实华夷之要”。揭示明中期中国海上交通〔含海外交通〕的中心地逐步转移到漳州的趋势。此书出后,从诏安湾一带成了朝野关注的明后期海上走私渊薮,及至清代,由漳州向北地、台湾海上运输的兴盛,再次印证了他的论断。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