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族谱 >> 正文
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叙》
作者:吴李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4-30           ★★★
   

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叙》

吴李才写于2018-4-30

一、前言

今年是入粤始祖吴居厚(1038-1114)诞辰九百八十周年和二世祖吴潜轩(1071―1148)逝世八百七十周年祭祖活动之纪念日子!值此缅怀先祖之际,笔者公开报导乾隆四十八年(1783)吴杰超主修《吴氏族譜》(1)中的几篇重要之序言文献,巳录入了五篇(2-6),现介绍第六篇: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叙》(图1)。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他这篇《吴氏族谱叙》写于“洪武八年春三月甲申”后,于洪武八年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65岁。由此可知,他这篇叙是刘基为吴氏族谱写的绝笔之作。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这篇《吴氏族谱叙》能够在广东的吴居厚及其吴潜轩支系族谱中保存,至今时巳有235(2018-1783=235)年,比目前类同记载的湖北-鄂城-吳氏宗譜-1948版本(图2)的年代早165年,且文字中错漏较少,用词较正确。故笔者按广东谱载为正文与湖北谱载为参考,写出本文点校稿,并以有关资料作对比,求取佐证的依据。这些旧(老)谱序重刋版的原件又从何而来,未可知也,留待寻踪。

刘基伯温在序言中指出:“古者因生以赐姓,胙土以命氏。因以为族,所以表世德报有功,使其子孙百世而不紊,先王之泽厚矣。后世风俗日薄,宗法又废,加以丧乱相寻疆宇,分裂世系之次、混淆、散轶,不可复考,至有服未尽者,巳为途人。盖由氏族之学,不讲谱牃,不修故也,可胜叹哉!”其中“因生赐姓,胙土命氏”,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姓与氏的本质区别和文化内涵。“因生”是生育观念,是生命的产生、延续、血缘的传承;“胙土”,是生存观念,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这不但对于探讨刘基伯温之姓氏源流学说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探讨吴居厚及其吴潜轩支系族谱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飨读者,仅供参考。

二、刘基撰《吴氏族谱叙》原文与点校稿

         

                              1、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叙》(称《旧谱序》),

 (清)吴杰超主修《吴氏族譜》-1783年版,载自手抄本(1997年复印件),第34-35页。 

       笔者注:本图为复印件之照片图,经剪辑制作,特此说明。

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叙》

延陵吴(氏)之后有号柳源先生者,文行超卓,有声于时。四十二世灌阳侯所修世谱及后世重修者,上自周太王以及身八十世矣。既锓梓而罹兵熃不存,其子世长后,于他处得其旧刻,乃復将重锓梓。

吾友宋景濓①先生已为序之,复求予(注:予同“余”)言,以识于后。夫古者因生以赐姓,胙土以命氏②。因以为族,所以表世德报有功,使其子孙百世而不紊,先王之泽厚矣。后世风俗日薄,宗法又废,加以丧乱相寻疆宇,分裂世系之次、混淆、散轶,不可复考,至有服未尽者,巳为途人。盖由氏族之学,不讲谱牃、不修(故)也,可胜叹哉!

今吴氏自始迄今仅二千余岁,而世长能继先志,缵修谱牒而其(世)次历历不紊,且以附其生平行事之塈,俾观者油然兴起其尊祖敬宗之心,与木本(错写:支本)水源之义,其为世教民之助不少矣。为子孙者,又安得不以其心为心,使其世泽绵绵千世而不己,则其光前裕后,又豈有加,于是举哉。故吾乐为之序,以为世俗勸云。

洪武八年(注:1375)春三月甲申       刘伯温谨叙

注:刘基官职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前御史丞兼太子赞善大夫、護军、诚意伯、括苍、刘伯温。

笔者注释:

①宋景濓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宋濂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等,后人合编《诚意伯文集》20卷。

②古者因生以赐姓,胙土以命氏……巳为途人这一叚文字,在(明)释妙声《东皋录》“缪氏族谱序”一文中有录入。于乾隆四十六年,即公元1781年九月恭校。

开国翊运守正文臣、……括苍刘伯温:这一段落款是后人所写,以“注”附在落款之后为妥,特此说明。

三、对《吴氏族谱叙》之对比与佐证

1、《吴氏族谱序》与《老谱序》对 

        

         2、《老谱序》(简称刘伯温序),载自湖北-鄂城-吳氏宗譜-1948版

      来源:美国犹他家谱学会Genealogical Society of Utah

笔者注:

(1)类同《老谱序》:载自“鄂州华容吴氏第一卷”作者:易点通,来源:吴氏鄂州,2009-3-2,华夏吴氏网转载。

(2)摘录《老谱序》:刘基(即明代"开国文臣第一"的刘伯温),摘自湖北广济、江西瑞昌等吴谱;作者:麻溪吴后裔WFH的博客(2014-4-4);无锡统谱、佚名,载自《吴氏在线》2015-2-19等。

刘基撰《吴氏族谱叙》(图1)与《老谱序》(图2)两者对比可见,后者表述不正确的文字如:“嘗因其”、“身有七十余世”、“兵火”、“宋法”、“世族”、“余载”、“不爽”、“世族勸云”;漏字如:“于他处”、“未尽者,漏“者”字”等,故应以前者吴杰超主修《吴氏族譜》-1783版的刘基撰《吴氏族谱叙》作为原作的依据。

2、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序》落款时间佐证

           

                 图3、刘基与宋濓亲笔书法之落款时间   

刘基晚年有《陆柬之文赋跋》,写于去世那年(1375)的三月二十六日,楷书,共37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陸柬之书文赋一卷》中记载:……宋濂跋云,唐人之书,论者以其临晋,往往少之,殊不察其变化之妙也。柬之此笔,神俊超诣,尤非诸家所能及。歴世既久,乃获覩之,是犹拾骊珠于煨烬者也。识者尚慎藏之。洪武八年三月既望之五日,金华宋濂书于玉堂之署。又刘基跋云,“晋陆之词,唐陆之书,可谓二美具矣,抚卷三叹遂识之。洪武八年春三月廿六日,诚意伯刘基题”。可见宋濂与刘基是亲密老友,在洪武八年春三月刘基病重期间,依然进行谱牒探讨。

    研究刘基序言的真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落款时间是否正确。而本文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序》写于“洪武八年(注:1375)春三月甲申”,其中“洪武八年”是年干支;“春三月甲申”是指月(或日)干支,应该在刘基卒于洪武八年农历四月十六之前写的,故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序》落款时间是真实可信的。

在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叙》中说:“吾友宋景濓先生已为序之,复求予言,以识于后。”究竟哪一篇是为宋濓序“以识于后”的呢?笔者在查阅现知的刘基伯温写过之几篇序言中,发现以下这一篇(4)是较为靠谱之序:

           4、宽甫吴公重修家乘序(简称《宋濓序》)

—载自《中华吴氏大统宗谱》

4《宋濓序》可见,他论述了吴自泰伯开国以来,宽甫吴公重修家乘之史实情况,但落款为“明洪武八年岁次乙卯秋孟十日”,其中“秋孟十日”是指农历七月十日。而刘基卒于洪武八年农历四月十六日,由此可知,刘基巳经离开人世约85天了。刘基怎么可能为《宋濓序》写序(叙)呢?除非这一篇《宋濓序》不是刘基所指的“复求予言,以识于后”之序,也不是“吾乐为之序,以为世俗勸云”。如果真是这篇《宋濓序》,则这落款时间就有疑问了,有待寻踪求实吧。

3、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序》中一叚内容之佐证 

      

 5、《氏族谱序》节录,载自(明)释妙声东皋录》 ,【卷中~卷下】。

来源:《四库全书》,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

释妙声[元](约1338-?),俗姓不详,字九臯,江苏吴县人。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日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1370),同万金被召至天下释教所。与袁桷、张翥、危素等友善,故所作颇有士风。妙声所作诗文缮写,均藏之山房。洪武十七年,其徒德瓛始刊行之。著有东皋录》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5这一段文字,“古者因生以赐姓,胙土以命氏。……巳为(塗)途人。盖由氏族之学,不讲谱牃、不修(故)也,可胜叹哉?”在(明)释妙声撰《缪氏族谱序》录入,且内容文字与洪武八年刘伯温撰《吴氏族谱序》(1)中一内容文字完全相同,说明了有佐证作用与可信度。

四、结语

阅读这篇刘基撰《吴氏族谱叙》,给我印象较深刻的一句话:“四十二世灌阳侯所修世谱及后世重修者,上自周太王以及身八十世矣。”他的意思是说,由太伯仲雍之父亲周太王为始祖,迄今吴姓人巳有八十世矣。我赞同以周太王为吴氏第1世的世次排序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渊源

笔者公开报导乾隆四十八年(1783)吴杰超主修《吴氏族譜》中的六篇(黄泽、王懿修、冯成修、方观、发和刘伯温)重要之序言文献,还有多篇留待日后探讨,至此告一段落。这些序言文献来自广州吴锐麟先生珍藏的事实,证明了在各地民间,或私人收藏家手里,仍有大量的吴氏族谱、字画、文物等存在,都是很珍贵的吴文化遗产之一。关于吴居厚及其吴潜轩支系族谱的研究,由于文献失佚或散落民间,故仍处于粗浅的探讨阶段,有待专家学者与读者作重点关注与评说。 

让我们深入生活,到各地民间进行调查研究,去挖掘探讨未公开之文献与文物,整理修辑家谱,使后学者将获益甚丰。祖德宗功延世泽,光前裕后继风流,为宏扬中华姓氏文化而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清)吴杰超编辑《吴氏族谱》-1783年版,现知仅存手抄本(1997年复印件),由广州新凤凰吴氏宗长吴锐麟珍藏。

(2)黄泽撰《吴居厚之子潜轩支系谱序》 作者:吴李才 载自《华夏吴氏网》2018-3-25

(3)王懿修撰《吴氏重修族谱序》 作者:吴李才 载自《华夏吴氏网》2018-4-3

(4)冯成修撰《吴氏族谱序》 作者:吴李才 载自《华夏吴氏网》2018-4-8

(5)方观撰《吴氏族谱序》作者:吴李才 载自《华夏吴氏网》2018-4-13

(6)區发撰《吴氏族谱跋》作者:吴李才 载自《华夏吴氏网》2018-4-18

本文由广州新风凰吴氏宗长吴锐麟先生审校,致感谢!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

 

          

 

文章录入:吴李才    责任编辑:吴李才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