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镇(南方泉)吴巷上支谱序
(第16次重修2005年10月)
谱牒和方志、正史,是构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大厦之三大支柱,缺一不可。
族谱、宗谱、家谱,实为中华各族各姓各家的血缘史。各类谱牒蕴藏着人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人物传记、宗族史以及地方史、古籍专著的资料。不但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部分,而且对开展学术研究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吴姓自泰伯公、仲雍公出走陕西,南奔无锡梅里(今梅村)随乡入俗,从约于公元前1100多年前建立句吴国始,至今已有3100多年的宗族血缘史。现吴姓族人遍布海内外,人口达4000万之多,是中华十大姓氏之一。自季札、征生嫡裔41世祖如胜公于东汉永兴二年(154),“以家藏世系呈帝览而制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吴郡太守糜豹为谱序后,该谱便成为谱学界公认为有史可据的《吴氏大统宗谱》(简称《统谱》)之最。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吴若远第二次续修,唐开元十二年(724)唐太宗外孙吴竞第三次续修,后沿袭至1950年,由南方泉吴巷上支吴邦周主修《统谱》,至此凡15次。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泰伯108世裔孙伯瑜(名裕成,步德公之子)慨于某大统谱对吴巷支史实的歪曲,邀集族人倡议重修吴巷支谱,以纠某大统谱之误而还其正。
在族人赞同者,尤是裕明和梅生、均培的力助下,历时四月余,费银百余元,吴巷上支《吴氏宗谱》共8卷修成。而今,在伯瑜诸公所辑的基础上,乘《吴氏大统宗谱》(第16次修)编纂之际,我吴巷支族人寿錡(又名沥,裕明公孙、邦周公侄)、俊荣(伯瑜公
孙)、子初(南昌裔孙)等宗长齐心协力,从2001年起再修吴巷支谱。修谱所历曲直是非、艰辛甘苦,尽在不言中。该谱终于2005年秋告罄付印,为《吴氏大统宗谱》各支谱之首成者,族人皆大欢喜。
追溯忆源,南宋时,82世祖太原儒学太二仲昭(名泽)公,以始祖泰伯墓在鸿山(今新区鸿声镇)而迁居之,故太二公之孙裔号为鸿山支派。明正统、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前后),93世祖绘公,举家由鸿山迁入太湖之滨的南方泉东偏北里许之地,繁衍数代,子孙渐众,遂成村落。因吴姓者居多,故名吴巷。吴巷吴姓族群,自始迁祖绘公之后自成宗派至今,已有555年之久的血缘史了。
清乾嘉年间,吴巷吴姓丁口兴旺,土沃田肥,有先祖绘公明理世务、杖义疏财、济贫解讼之范垂明训,后人诚笃敦厚,精耕细耘,稻麦杂粮丰登,桑蚕纺织累硕,可谓生机盎然、地灵人杰。昔105世祖砚生(名水泰)公,不惜倾家荡产、身家性命,历十数年抗争,依法诉讼,令蝦须山(俗称花水里)祖坟之地,从霸占者手中夺回吴巷吴氏族群。其成仁取义之举,乃列祖列宗之功臣,吴氏之孝子贤孙者也。又107世祖士茂、锡纶二公,自幼家贫多难,惟凭诚实劳作致裕,富后不以为私而与诸弟均分,或为之完婚,此特重同胞骨肉深情和成人之美之品性,可歌可颂。
吴巷吴氏祠堂之立,是步德诸公之功。咸丰四年(1854),105世祖南昌和107世祖步德二公,倡议就近营建祠堂以奉祖宗。在兴仁、宝仁、宝培、仁兴诸公慷慨资助下,先置基地4亩余,翌年动工。诸公与族人,任劳任怨,历经艰难,费银2000余元,于咸丰六年(1856)堂体落成。时太半军与清廷交战正酣,烽火连天,殃及大江南北至太湖周边,百姓四散奔命,祠事无人顾及。待战火平息,生产生活人心安顿之时,已逾10数年了。所幸祠堂未焚毁而屹然独存,天意噫!步德公虽遭兵灾家难,唯完善祖业之心不变。乃偕茂泉、朝纲诸公,再邀宗亲措资维修,至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始,在华、茂、盛诸公子孙共同捐款后,修祠最终竣工。是时,宗祠刻桷丹楹,体制位势,堂堂正正,气象一新,不同凡响。从此每年春月,吴姓子孙谒祠致祭,亲情融融,昭穆有序,成为乡里所慕之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