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族谱 >> 正文
聚边吴氏宗祠的字辈联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3       ★★★★★

聚边吴氏宗祠的字辈联  

   

在《聚边重修族谱序》中,开宗明义就提出:原夫谱谍(记述世系的史册)之设,所以序昭穆(宗族的辈分),明尊卑也。昭穆无序,尊卑不明,于是有疏间亲少凌,长其敝,即由此而生焉显然,在重修、整理旧谱时,发现聚边各房原支谱昭穆无序,尊卑不明”,因此,决定从23世起,明文规定:采用新的、统一的字辈,以便克服过去的陋习,使昭穆有序,尊卑分明”,更用字辈联牌匾形式,挂于祠内,以供后人铭记:  

    左联:植本培基 嘉祥永锡;  

右联:显仁茂德 美荫长绵。  

   

所谓字辈派语,就是指姓名中用以表示辈分的字。同一家族的成员,如果姓名中含有相同的辈分字,则必定是同辈中人。在中国诸姓中,使用辈分字历史最久远的,从来未中断过的要数孔子的后代曲阜孔氏家族了。孔府的辈分字始于明末孔子第65世孙孔衍植,至今绵延不绝,连起来也是一首五言诗: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在吴姓中,没有统一的字辈谱,各支派则各有各的规定。其中,洞庭吴氏、吴季扎的第69孙吴谟(字子嘉)增修族谱,较为完善,自第66世起至82世,其字辈排序如下:“嘉、时、永、定、克、绍、景、从、懋、光、必、应、继、礼、承、宗。”  

至德堂(岳阳)吴氏,以宋末南昌的吴大有为第一世始祖,从第十八世开始,统一字辈派语如下:  

祥、肇、起、文、新、世、泽,  

先、勋、自、古、远、腾、芳,  

传、家、之、道、惟、仁、让,  

懋、德、千、秋、载、宠、光。  

由于吴姓各名门郡望、各支派各行其是,各有各的字辈派语,后经历代的战乱、迁徙,忘记了本族祖宗字辈派语的,以致随心所欲、  

胡编乱凑的也有,给寻祖追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以聚边族谱为例,从始祖开始,至23世止,每代各取两人,其字辈排列如下表:  

始祖  

2  

3  

4  

5  

6  

7  

8  

9  

10  

  

  

  

士雄  

  

尚耻  

  

汉齐  

  

   

  

  

广  

  

耳恒  

  

奕华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国彝  

  

  

  

  

  

滔爵  

广  

永新  

  

炳熙  

  

连敬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顺然  

诚伯松  

植良

鸿本

培源

永基  

   

   

   

   

    其字辈排列应为:贤、士、尚、汉、云、、广、、奕、官、普、国、祁、湛、兆、应、爵、新、炳、连、然、植、本、培、基。。。。。。。。  

显然,其字辈排列是杂乱无章的,怪不得清光绪十五年重修族谱时,惊呼:“昭穆无序,尊卑不明,于是有疏间亲少凌,长其敝,即由此而生焉   

从此,聚边各房的吴姓族人,从23世开始,开始使用祠堂字辈联,从23世开始使用“植”字,24世使用“本”,以后,依此类推。使用字辈派语,既可记世系,又可明辈分,给同族人的社会生活以至日常交往带来方便。但按族规,世祖序单号的字辈字在中间,如23世孙吴植荣,字辈“植”字在中间;而双号的字辈字在末尾,例如24世孙吴良本,末尾的“本”字,才是字辈字。  

在这里所说的“字”,我们俗称“大名”,是结婚时才取的,过去还有上字仪式,“大名”是用木框表上的,两边有对联框,如:上世其昌、百年好合等,隆重非常。因此,在族谱里,终生不娶或早殇的族人,是没有“大名”,也就是没有“字”,只有“小名”。“小名”是出世满月时取的名字,但后辈不能直呼起名,故名字前又要加个“”字,表示忌讳、尊重之意思。除此以外,还有“号”,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可惜,解放后,字辈派语又被当作封建余孽的东西,停止使用,大部分不再采用统一的字辈派语。也有小部分人,虽仍沿用字辈派语,但已无“大名”、“小名”之分了。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