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官拜大司马,去世后被谥忠侯,史称“广平忠侯”。吴汉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成。次子吴国,都封侯。 吴成在广平忠侯吴汉去世后,以长子身份嗣封为第二代广平侯。不久为家奴杀害,谥为“哀侯”。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吴成死后,广平侯国被一分为三。 广平哀侯吴成生了4个儿子:长子吴旦,次子吴吁,三子吴宣,四子吴昕。 吴旦,《水经·濯水注》写作“吴且”,系字形相近至误。建武二十八年广平侯国废除后,改封吴旦为濯阳侯(濯阳在今河南遂平县),以奉吴汉之祀。濯阳侯吴旦去世后,无子,国除。 吴盱是吴成次子,《水经·沔水注》写作“吴财”,与《汉书》异。建成二十八年,吴盱被封为筑阳侯(筑阳在今湖北谷城县)。建初八年(公元83年),因长兄吴旦死后无子,于是朝廷徙封筑阳侯吴盱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以奉吴汉之祀。 平春侯吴盱生子名叫吴胜,族谱作“吴如胜”。吴盱去世后,吴胜嗣封为第2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的吴姓族谱,是吴姓族史上的一大盛举。 谱载吴胜生有2子:长子吴允佐,次子吴允承。 吴汉的次子叫吴国,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为新蔡侯(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后裔繁衍不详。 吴汉的哥哥吴尉,也是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在 媪跣愦蛱煜率庇⒂抡剿馈A跣愣运 哺裢夤卣眨 馕馕镜亩 游馔 惭艉睿ㄔ诮窈幽鲜≌ 粝匚髂希 W铀镆残送 ⒋铩?br> 吴汉的弟弟吴翕,因哥哥的功荫被封为褒亲侯。吴翕之子吴安国,封侯,迁居江东。 吴汉四弟吴演,封大将军,生子吴丹。吴丹绝传。 东汉一朝,大司马吴汉一家,封侯者达十令人之多。在当时整个吴姓中,以这一支最为显贵、最兴旺发达。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了吴郡 永兴二年(公元153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家传《世系》进呈,汉桓帝审阅确认后,拍案称好,命太尉黄琼等议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主持吴姓始祖太伯庙祀。这在吴姓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吴姓宗族得到朝廷的重视,皇帝的亲自过问,太伯庙的官修,标志着吴姓宗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到吴姓的故土——江苏吴郡。 吴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苏(今苏州市),诏谥“文孝侯”,所以谱又称“奉祀文孝侯吴允承”。允承的一个儿子吴倘,袭封奉祀侯,继续主持苏州太伯庙祀。去世后葬在苏州,赐谥为“良侯”,族谱称“奉祀良侯吴(亻+瑞-王)”。吴(亻+瑞-王)家族到魏晋时,仍兴盛不衰。 东汉末年河南郡吴雄家族,吴雄字季高,少年丧母,家境贫寒,曾官任司法官廷尉之职。汉顺帝元年(151年)升大司徒,位居二公,地位显赫。他的儿子吴訢、孙子吴恭都曾官任廷尉,掌管全国司法。吴雄家因此被称为法律世家。吴雄后裔非常发达兴旺,明代杨继盛写的《吴氏叙宗》中,把天下吴氏分十二宗,其中吴雄被列为“忠”字宗始祖,杨文称吴雄后裔从河南东迁到安徽翕州(今休宁一带),另一支则北迁,成为渤海吴氏的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