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絮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家骏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6 21:48:17  文章录入:吴家骏  责任编辑:gohwu
 
[center]旧事絮语 燕子公三十六世孙 吴家骏[/center] 我家坐落在广东省茂名市袂花镇宋村管区祥云村,背枕樟坟山,门临塘尾江(现截成袂掘塘)。半湾流水,一抹青山,我的村子就在小山脚下. 这里是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有捉不尽的鱼虾,小时候,我们在树荫下做游戏,然后轮流到田头水窝捉鱼, 一天几次,次次一大碗,常常捉到很大的木鱼塘虱,有时还用火烤了大家抢着吃。百几十年前,小河汊的水还很满,可以货运。我六公建屋的砖木,就是从梅菉(吴川)水路回到这里。祖上传下来的说法,说后园山到樟坟山到长昌岭,密密麻麻的水翁子树连成一片,把塘尾江围了个半圆。我小时,村边还有很多水翁子树,大家常常爬上新屋塘、宗和塘边的水翁子树摘果子。听说我某代祖骑马经过塘尾江时,很多小虾爬满四蹄和尾巴,遂择居此地。袂花河防洪工程建好之前,年年三几次大浸,我见过水位最高的一次是一九七六年,洪水起到地势最高的祥云村的中间,淹没了桂枝山边的水井,我六公的房屋就是此处水灾倒塌的,桂兰坡张料坡等处水过门楣。张料坡桂兰坡楼桥坡离宋村不远,那里繁衍生息过吴氏先人,皆因水灾搬走。四五年前,宋村挖鱼塘,在几米深处就出土过砖瓦窑的残迹遗存和三罐金黄剔透的橄榄。 桂枝山是村子北边一个小山丘。我小时常在那儿割草,经常挖出许多砖碎瓦片。我们的傍支光斋公的子孙曾聚居那里,传至十九世志盛公,明永乐进士,在中国才子之乡抚州为官,品行高洁,才能超卓,三任同知,高州府志有传,至三十一世宗光公,附贡,名闻一方,生乾隆乙卯(1795),此年宋公岭梁氏伐沙鼓墩之林木,破桂枝山水口,桂枝山暴死无数(应为瘟疫),九屯族亲悉数外迁,宗光一家人走家不搬,其母包着宗光,仓皇逃到旺桐定居。桂枝山东北边,上村山下,曾有吴氏大宗祠,建于乾隆丁卯年(1747),其楹联曰:廷陵世泽;渤海家声。我二十八世祖元彩公鼎力其事,族谱中多家名流著文备述其功。大宗祠毁于大跃进大炼钢铁时代,拆下的青砖搬到露天矿建炼钢炉。可惜。可惜。 我家第一次外迁的高峰期,在第四第五世,或高州,或化州,或吴川,或电白,十六七世,更有远迁钦州雷州。早年,雷州吴国栋荣登副榜,曾到平石大泥坟(十八世祖际盛公之墓)祭祖,雷州某代孙曾回宋村查过流水田。樟教山、雍樟、石板岭、文运、文明村等处的吴氏兄弟大多是从宋村外迁的。至于准确的时限,却无从考究。 我们这支一直滞留宋村, 至十九世珠玉公,明嘉靖年间拔贡,入国子监。廿一世珠玉之孙从周公,明万历贡生,任泉州训导。我的二十八世祖元彩公,绝意功名之后,致力族事,乾隆丁卯年(1747)捐囊创祠,次年(1748)又修订家谱,州府上报,皇恩加赐修职郎,修职郎是正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有一点像今天军衔(将、校、尉)和职务(军师旅团营连长)的关系。当时恩赐修职郎的还有元祥公。其父登胜公乃我近房,有五百担租。到了道光年间,我家数泰显泰丰两兄弟最风光,他俩都是国学出身,即到政府的教育机构里读书,泰显之长子召荣,字华棠,一身任高州吴川电白等四个邮电局长之职,过年过节白马满地。后来家道衰落,革职抄家,田产充公,并连累旁支。一九一九年左右,华棠之弟召祥则逃难去了新加坡,上代还有点钱物寄回,我祖父说,南洋来信的字靓得吓人,放入水中会游动,听说族中一块布谱,乃其手迹,后来在梁响楷之手失踪。华棠的败落,有亲及亲,无亲及疏,整个家族自此凋零,不知哪位先人,饿得要命,只好到长昌岭边偷蕃薯,没力气站也跌倒,灵机一动,大喊几声“贼佬偷蕃薯了”,村子有了杀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