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古都:消失的北京古巷胡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刘卫兵  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7 22:54:23  文章录入:芥子  责任编辑:芥子
 

曲径通幽的古巷(新浪读书配图)
曲径通幽的古巷(新浪读书配图)

  两年前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杂志的编辑打来的,要我以前拍摄曹雪芹故居的照片资料。听他们说,故居又要重新修复。

  放下电话,我的心里很不平静。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故居拆了,就再也不能真正恢复。近几年,北京恢复重建了明城墙遗址公园、永定门城楼,算是亡羊补牢,可看上去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北京的胡同到底该不该拆?城市改造和古都风貌到底孰重孰轻?直到现在,争论还在进行。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不得不拆掉一部分胡同,但如果把胡同都拆掉,北京的古都风貌、文化特色也会随之消失。过去人们处理这些问题比较简单,脑子一热说拆就拆,等后悔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如今,人们更注重整体的规划,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征求广大民众的建议,最终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解决问题。2009年夏天,位于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拆迁,再次引发了不小争议。北京市文物局正式表态,以后涉及名人故居拆迁的问题,必须先考虑保护后再决定是否拆迁。如此看来,梁先生破旧的故居大概能够幸运存世,日后或许可以修缮后供游人参观。

  中华文明并不缺少因袭和继承的传统,但是有些时候,似乎又丧失了传承和延续的大气与包容。好像不打破一个旧世界,就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使我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仅就建筑而言,中国的建筑多属于土木建构,容易被风雨侵蚀,然而人为的损害更使众多我们原本就不坚固的历史标记难以留存。

  有一次坐公共汽车经过故宫,一位南方的女士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对同伴说:“

  看,就这儿还像点儿北京!”女士说话声音很大,车里不少人都听得真切。

  另外有一次,我路过什刹海一条老胡同,看到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蹬着三轮车拉着客人游览。老人边蹬车边叹气说:“过去老北京像这样的胡同有20 000多条,如今只剩下1 600条!”老人说的数字是否准确,我不得而知,可北京胡同的迅速减少确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走遍京城,除了故宫、天坛、颐和园还能看出一些老北京的影子,其他地方已难觅八百年古都的风貌。相反,我们来到巴黎、伦敦等欧洲的城市,漫步街头,望着巴黎圣母院、罗浮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笨钟,望着街上随处可见的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处处洋溢着一股历史文化气息。我们不得不感叹,尊重历史,敬仰古人,才能传承文明,继往开来。

  每天早晨上班的路上,我总要走过一段拆了半截的胡同。清晨的阳光照在静静的胡同里,破旧的老宅上长出很高的杂草,和远处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望着两侧约有上百年的青砖青瓦房,偶尔瞥见屋前杂草中栽种的几株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净和清新。想想前人走过的路,我们以后的路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