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谱札记》之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立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9 10:16:08  文章录入:吴立梅  责任编辑:gohwu
 

南岑吴氏的祠堂

吴立梅

吴大宗祠旧址 

东北方向看吴大宗祠旧址

 吴大宗祠在南市路南侧,双岘路西侧,俗称“吴祠堂”。

东阳南岑吴氏大宗祠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元房始祖吴伯修偕次子西居士吴德明洪武中建祠于孝顺乡西庄(湖溪擎天丘)。1434年秋,吴昉将祠迁建于城南。1513年,由礼房吴宋择地倡建新祠,1519年春落成。隆庆年间又由吴希纯之玄孙吴天德倡建御书阁于正寝后面。此后500来年祠址不变,规制如一。

吴大宗祠位置优越,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南对勒马峰,北枕双岘门(南门)。东西岘峰环拱,苍翠欲滴;南寺宝塔巍峙,玲珑挺秀。沃野弥望,阡陌纵横。非城非乡,地扼南北咽喉;襟山带水,景属东城翘楚。

1941年,日寇盘踞东阳,宗祠成为驻东日军的大本营。抗战胜利,东阳中学高中部迁于祠内。194958,东阳解放。522,县城各界人士在祠前东中操场(即祠前空地)隆重举行庆祝东阳解放联欢大会。其后作了解放军的营房。土改后,成为东阳汽车保养场的用房。1998年,旧城改造,宗祠被彻底拆毁。自此,东阳境内最为宏伟壮观、设施最为齐全的宗祠不复存在,自始建至消亡,存在了563年。目前祠址上多为商家门面房,约当南市路65号至71号,双岘路98号至128号。

黉门前元房宗祠旧址

 

义房宗祠天官第旧址——东阳剧院

 

拆迁中的智房宗祠旧址

 南岑吴氏旧时在城内宗祠4座。元房宗祠原在西岘门外,雍正四年(1726)迁建学宫之西(址在黉门前右侧近学前巷处),雍正十年(1732)落成,祀元房嫡祖伯修之次子宁二府君吴德。贞房小宗祠康熙中叶建于西岘门内,即今长生路7号,抗战前为广益小学所在,解放后为商业局所在。义房小宗祠倡建于乾隆癸巳(1773),竣工于丙申(1776)之春,在南街47号,是广益小学的初创之地,现为剧院所在;智房小宗祠经始于同治己巳(1869),历经增修,全部工程完成于光绪丁酉(1897),址在玉池之西。
城南郊的吴大宗祠及在城内的元、贞、义、智四房宗祠解放后悉为政府公用,或被拆毁,或被改建,至今无一幸存。
《南岑吴氏宗谱》中“祠记”部分,除了上述5处宗祠外,还载有元房中湖头宗十七公别庙、贞房前阳新屋合建别庙、擎天丘祠堂、义房天丘孟房宗一百八十七公小宗祠、元房玉山厅。
南岑吴氏在乡下的祠堂,解放后,绝大部分宗祠其产权被收为国有,成为所在村庄的集体用房,作了学校、仓库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又多被拆毁改建为大会堂。目前所知,原汁原味保存的有腾蛟塘里祠堂,始建于同光年间,五楹两厢二进石柱单檐硬山式建筑;泮西夏厉墅祠堂,三楹一进单檐硬山式建筑。泮西和厚堂宗祠、里仁岘畈宗祠均保存完好。其他房派宗祠情况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