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历史名人(1)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華之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2 10:55:25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吴三桂手握重兵,为了扰笼吴三桂,不得不重用吴三桂之父。接着,崇祯皇帝又想把吴三桂这支生力军调进关来,对付农民军。因此,他亲自招见吴襄。吴襄慷慨陈词,说农民军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崇祯皇帝欲调吴三桂,又害怕落丢弃宁远的罪名,一直下不了决心。众大臣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就此事负责。

明崇祯皇帝十七年(公元1644)农历3月初,农民军已进至宣府城,离北京只有二百余公里了。这时,明崇祯皇帝才做出了弃宁远,招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将入京勤王的决定。四将均封伯,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这时,山东总兵刘泽清托辞坠马伤脚,拒不奉诏,吴三桂与蓟辽总督王永吉路远,只有蓟镇总兵唐通带了八千人马先到北京。明崇祯皇帝封唐通为定西伯,命他把守居庸关。不想,唐通却投降了农民军,居庸关不攻白破,农民军直趋北京。

时年三十三岁的吴三桂受封为伯,他的高兴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受命平西,当然是让他与农民军作战,他只要能脱离宁远这座危城,他也是迫不及待的。那时,吴三桂有精兵四万,加上辽民数十万,他在农历36受命,10日便率军民抛弃宁远,向山海关进发。庆幸的是,清兵直到农历316才得到吴三桂撤离的消息,而这时,吴三桂已带领兵众到达了山海关。吴部到达山海关时,李自成军已攻至北京郊外,各种消息传到了吴三桂的耳中,他有些犹豫。但君命难违,吴三桂还是领兵向北京进发,农历320到达丰润并在这里打败了投降李自成军的原明降将白广恩、唐通,并收降了八千人。但是北京已于农历319被农民军攻破,明王朝灭亡了,明崇祯皇帝吊逝世于煤山寿皇亭下。

北京陷落,吴三桂进京已无意义,他掉转马头,率军返回山海关。明王朝已经不存在了,吴三桂已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为明将,他何去何从?是降清,还是降李自成?吴三桂犹豫不定,他面临的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

李自成毕竟是有为的农民领袖,他进驻北京的第三天,就从狱中放出明原职方郎中张若麒,让他任山海关防御使,特地从事劝降吴三桂的工作。张若麒与吴三桂关系密切,他出面劝降,是起一定作用的。这一举措是非常正确的,辽兵及吴三桂是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吴三桂的去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哪一方能操纵中国政权。李自成进京后惟一不安的便是吴三桂这支辽军的存在。李自成听取其谋士君恩的提议,十分重视山海关的动向。李自成不愿以武力解决山海关的问题,他希望政治解决,盼望吴三桂率军来降。

李自成的愿望不是没有依据的,当时明政权已彻底垮台,明大批朝臣向大顺政权投降。李自成为促成吴三桂归降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农历3月底,李自成派人两次赴山海关。赏辽兵白银四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端,并封吴三桂为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北京被大顺军俘获,奉李自成命写信劝吴三桂投降,李自成还派专使巡抚李甲和兵备道陈乙面见吴三桂,许以封侯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