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长江口的变迁看泰伯仲雍的定居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鸣镝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3/14 19:14:56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科学家判断:古长江在流经大别山和黄山之后,进入丘陵平原地区,继而从南京东进的过程中,向偏北方向流动,从蓝沙洋(如东)进入黄海,最后注入冲绳海槽。远古时,长江口北岸在扬州、淮阴一线。随着时光的流转,长江口逐渐向东推移。大约在60007000年前,长江的入海口在镇江、扬州一带。

 

春秋时期,长江经过今扬州、镇江后,江面骤然开阔,据称,在这个时期,扬州与镇江之间的江面宽达40里,长江北岸的古沙嘴南缘,约在今扬州、泰州以南。扬州一带南滨江、东临海,犹如江北岸大陆延伸出的一个半岛,史称为扬泰古砂咀。春秋时期中国大陆人口达到1000万左右,而在吴泰伯所在的时期,中国大陆人口约为196万,中国地广人稀。

 

东汉后期,中国大陆人口约6000万。直到三国时期的吴国末代皇帝孙皓即位之时,公元265年前后,中国大陆人口减少到约为2300万。此时,长江河口延伸到江阴附近,感潮河段在江西九江附近(现代长江的感潮河段在安徽铜陵大通镇附近)。两千年前,长江河口宽度为180公里,2000多年来,北岸有沙岛相继并岸,河口变狭到90公里。在三国初期,扶海洲(现在的如东县)开始与大陆接壤,在唐朝初期(公元618年),崇明岛才超出水面。

 

由上述的古地理知识可见,泰伯仲雍翻越秦岭,从汉水入长江之后,沿长江而下,在快要到达鄱阳湖的湖口之时,就可以感受到大海的潮汐(江水的水位,每天两涨两落),在快要到达江苏镇江之时,就可以感受到大海的临近。所以,在这个时候,泰伯仲雍己经感到不能继续顺流而下了,这里己经到了以沿江而下的路线中,离周国最远的距离了,因此,泰伯仲雍决定在此处上岸定居。也就是在现今的安徽当涂一带上岸,与当地人一起生活劳作,纹身断发,自号句吴,并派一些人回到周国,将“纹身断发,自号句吴”的消息带到周国,以表示自己不回周国继承王位。


附 

泰伯仲雍 与 褒斜道 /Article/news/Archaeological/201903/2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