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之贤 子臧之节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7/6 9:55:10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司马光在 《资治通鉴》中说: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如果唐高祖李渊有周文王的明智,太子李建成有泰伯之贤,唐太宗李世民有子臧之节,哪里还有乱事呢)。

在这里,司马光可能没有说准确,如果准确地说,应该是"如果唐高祖李渊有古公亶父的明智,因为是古公亶父选择了幼子继承王位。

泰伯之贤指的就是让贤于能者的贤德。泰伯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父亲想传位给三儿子季历(儿子叫姬昌,即周文王),于是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仲雍就逃到吴地,把首领的位子让给季历。

子臧之节指的是成全别人当君王的气节。曹宣公死后,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

子臧就是季札在推让王位之时提到的榜样,但是季札学习子臧却没有学到位,子臧让了国君之位就离开了曹国,如同泰伯让了国君之位就是离开了周国。而季札让了国君之位却留在了吴国,不离开吴国,只是离开了吴国的国都,到吴国的舜过山吴下里躬耕陇亩。

可见,能与泰伯三让天下之贤相提比论的是,是子臧之节,而不是季札三让王位(季札一是推让大哥诸樊的王位,二是推让吴王僚的王位,三是推让公子光的王位)。

季札不离开吴国的最后结果是,公子光刺杀吴王僚,这时,正出使晋国的季札对身边的人说:“只要先君的祭祀不至于废绝,人民不至于没有国君,社稷之神有人奉祀,那当政的人就是我的君主。我又敢于怨恨谁呢?我应当哀悼死者,事奉生者,以顺应天命。不是因我而引起祸乱,谁继位为君就顺从谁,乃是先人所遵循的原则。”,于是季札以臣子的身份,到他的侄子吴王僚的坟墓前,回复自己出使晋国的使命,在坟墓前哭泣尽哀,然后,回到自己的岗位,继续从事自己分内的工作。不久又回到舜过山吴下里。继续享用延陵地区的税贡,坚持只做一个普通的贵族。而不是象子臧那样离开吴国做一个侨居他乡的平民。

当然,在季札一生中,周游列国,观察各国时政,并劝退了齐国晏婴,郑国的子产,晋国的叔向,让他们脱离政治风暴的中心,以保全了自身。但是季札也没有劝他们逃到国外去。季札自己也没有逃往国外,但也只仅仅保全了自身。

季札之贤与节没有足够到泰伯之贤与子臧之节的地步,国家终于还是没有避免祸乱。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也正是因为季札周游列国,所以,后来季札观乐论天下之时,所论及的天下各国事态,到底是听乐听出来的,还是周游列国看出来,外人实际上不容易判断。如果是后者,那么,虽然季札有徐丘挂剑之诚信美谈,但是也还是过于热衷于表演了。

如果是这样,这种表演,实际上也是离戏言(或称为玩笑,开一开玩笑、取一取乐子)不远了,而戏言也就是离诈言不远了。这种笃实得不足够,其结果可以参见:《吴虞两兄弟之国 双双被骗而亡国》/Article/art/suibi/201807/2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