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怀乡平花吴氏宗谱1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小茶生  文章来源:粤信宜:吴昌禄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8/7 11:25:30  文章录入:吴平河  责任编辑:吴卫东
 

第六次重修《广东省信宜市怀乡平花吴氏宗谱》序言

俗话说:水之有源,树之有根,国之有史,族之有谱。水、树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凡吾吴氏子孙,不管你身在何处,谁不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的根在哪里?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氏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所以续修族谱,既可以理清各自的来龙去脉,又可以可激励家族的团结,对于整个吴氏家族确实是一件功在千秋,荫彼后人的大事。

平花吴氏开基始祖吴永祥,根据族谱记载,源于江苏省苏州吴县至德乡洞泾祖,为泰伯第95世孙也;出生于明嘉靖元年壬午年(1522) 十一月廿三日辰时,居苏州府治西北日华里(今之苏州景德路),父亲吴俞居原宅,永祥童年嗣吴仝(吴俞弟弟)迁居福建。生三子,长子伯胜、次子伯有、三子伯文。明朝年间约于1563年由其儿子吴伯胜、吴伯有、吴伯文负吴永祥骨骸从福建经南雄珠玑巷迁至粤东高郡信丰都二甲(今信宜市怀乡镇平花村)开基。又据信宜市怀乡平花吴南生及怀乡大仁山心吴世文家保存的吴氏族谱记载,太始祖永祥公自髫龄嗣迁居福建仝公,越年逾壮,由福建迁广东高府信邑,为信丰都二甲(今信宜市怀乡镇平花村)吴氏始基祖,始居福岗(今信宜市怀乡平花村河背)、继迁大闢(今茶山丰垌口大闢),三徙琼花村(今平花村)。永祥居福建何处及卒年漏载,葬于信宜市怀乡平花下塘冲田面正垠凤地嘴,十世泽溥公署明立申寅兼庚甲分金;永祥原配已失考。后来三个儿子分居三处,长子吴伯胜迁洪冠镇大樟堡,次子吴伯有留守怀乡镇平花发展,三子吴伯文迁茶山镇勃垌,今已排至泰伯113世,后裔已有18世代,历447年,繁衍生息达3万之众,遍及信宜市各镇及深圳、珠海、广西、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地。

平花吴氏宗谱》历史上已进行过五次续修,1623年吴永祥之孙升隆写《吴氏姓源》,1625年汝楫写《吴氏宗谱原序》,1840年大赉始修吴氏族谱,1892年泽溥二修族谱,1903年钊辉三修族谱,1943年伯锋四修族谱,1987年信宜市怀乡平花应冠、应舜、应广、应灿五修族谱。皆为我平花吴氏支系后裔求本溯源扬先辈贤德,振宗族家风之壮举。从四修族谱(公元1943年)到五修族谱(1987年)时已相隔了44年,这段时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十年浩劫,至使我们的谱系失落了,到八十年代盛行修族谱的时候,信宜平花吴氏的宗支在追溯始祖永祥祖先世系时,已无法续上中间这段空缺,致使五修族谱时出现了错接茂名燕山世系之事。为修正五修族谱时世系衔接的不当,还原信宜平花永祥公吴氏后裔祖宗的由来,20066月,信宜市怀乡平花第二届吴氏族务理事会理事长吴兴叫我一力承担重修平花吴氏族谱,我深知艰难,仍答应挑起重修族谱的重担,2006924日,吴兴召集各房代表开会商议重修平花吴氏族谱,会上各房宗亲也一至认为:若再不重修,后世必不知本族之源头所出,必不知祖宗之由来,亲疏难辨,尊卑不分,先祖功德,无人所知。在得到大家共识后,吴兴于2006103日永祥后裔集体拜祭平花吴氏宗祠时,向全体吴氏宗亲宣布第六次重修平花吴氏族谱。适逢中华吴氏在无锡编纂《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为了使平花吴氏永祥支系编入《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并与中国吴氏世系衔接,20075月吴应兆到了江苏苏州、无锡市与吴寿锜沟通,20071231日和200878日泰伯109世吴昌禄带着平花吴氏族谱资料两赴江苏省苏州、无锡市,找到《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主任吴伟勋、吴仲奇,通过族谱资料的核对, 理清平花吴氏世系的衔接脉络,由于得到吴伟勋、吴仲奇、吴寿锜主任的大力帮助,终于在200911月第一次使广东省信宜市怀乡平花吴氏始祖永祥支系编入《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世系卷.线谱并与吴姓始祖泰伯联接,第一次联接上了江苏省苏州、无锡、洞泾吴氏宗脉, 第一次使《广东省信宜市怀乡平花吴氏宗谱》世系与《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世系联接,实现了与中华吴氏世系总谱的衔接。

    六修平花吴氏宗谱继承先辈前五修之优良传统,克服了旧社会重男轻女陋习,一改只记载男丁不记载女丁之旧习,男女平等,一一载入谱中,可谓创新之举,同时,也体现我吴氏家族顺应历史,深明礼仪之高风。

    平花吴氏宗谱的重修,乃是我族民之荣幸。我受各房长辈的信任,推荐我为主编并为六修吴氏宗谱撰序,不胜感慨,我深知自己不才,难担当重任,但作为吴氏子孙自幼蒙受家族之关爱,父母之养育,为报先祖之恩德,故尽其所能,顿首从命,所撰以上。虽有词不达意,但实可体现我吴氏后裔感谢先灵之寸寸之心。是为序。

泰伯109  吴昌禄 敬撰 

公元2010325日于信宜市区金碧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