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李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6 0:41:13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6、(清)毛奇龄《四书改错》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毛奇龄著述甚富,仅《四库全书》收录他的著录者就有52种。毛奇龄博览群书,经学词章,各擅胜场。遇有异说,必“搜讨源头”、“字字质正”,好持自己独特见解。连大理学家朱熹的《四书集注》都不买账,撰《四书改错》予以纠误。毛奇龄是《明史》的纂修官。他学识渊博,治经、史和音韵学,擅长散文、诗词,精通音律,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

7-1、四书改错(清)毛奇龄撰(15),载自《四庫之外》,五,第47

7-2、四书改错(清)毛奇龄撰,四庫之外,五,49

7、(清) 吳鼎科編《圣贤论赞志》

吳鼎科編1766年《至德志》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真实反映了汉代时就建成的苏州泰伯庙的地位。该书共四册,其中第三册“圣贤论赞志”共15页,仅选录1页,全部选录自《论语》记载的各种解读。在乾隆盛世时代,他明知不少学者对《论语》泰伯篇有争议,他本人不敢貌然去解读,何故?看来他赞同朱子的理学观点。

8、《圣贤论赞志》吳鼎科編《至德志》,1766,卷之七,178页(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