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年代:清同治七年(1868年)
祠堂地址:台南市中区成功路一七五巷五十七号
台南市是先民来台最早开发的地方,也是中原文化在台的发祥地。这个“古都”里淳朴古风普遍流传,文物古迹尤其他县市之冠,光是第一、二、三级古迹,就多达一百余处,其中属于各姓祠堂者有四处,计为永福路的陈德聚堂、忠义路的郑氏家庙、海安路的施姓宗祠和成功路的全台吴姓大宗祠。如果论规模、论代表性,又要以全台吴姓大宗祠为最,因为它含有全台吴氏子孙不分支派,均得以共享共祀的意义。
全台吴姓大宗祠,主祀吴氏开姓始祖泰伯公、传代祖仲雍公、继世祖季札公,并祀来台开基列祖列宗之神位。吴氏姓源,出自姬姓。泰伯之先祖后稷,姬姓,做过帝尧的司农大臣,封为侯国。泰伯之父名古公亶父,原居邠(今陕西省邠县一带),因戎狄骚扰,避居歧山下之周原(今陕西省歧山县一带),改国号曰周。泰伯行大,有二弟:老二仲雍、老三季历。季历子昌,贤能有德,古公亶父认为昌如继位,国运定昌。泰伯得悉,乃偕仲雍,逃避到荆蛮(今淮河以南,钱塘江以北之地),以便将太子之位留出,好让将来季历传昌,此一让也。泰伯到了荆蛮,自号勾吴,被当地人推作君长,是为吴姓始祖,因怕仍被古公立位,乃剃发文身,示不能用,存心让与季历,此二让也。祖甲二十八年(公元前1231年),古公亶父薨,泰伯避不奔丧,以免被立,此三让也。由于泰伯的三让天下,季历得以继位,号公季,逝后传昌,是为西伯,后人尊为文王。孔子素重让德,为此赞曰:泰泊的德行,真可说已到最高境界,三让天下,简直无法再用人世间语言来赞颂他了。孔圣因而美其行曰“至德”。
[img]upload/news/200712071057063.jpg[/img]
全台吴氏大宗祠虽居陋巷、四周高楼环拥,但牌楼拱门、中庭绿荫与传统建筑犹存古意
[NextPage]
泰伯享寿九十一岁,没有子嗣。其弟仲雍十九世寻为吴季札,自幼知书达礼,贤德有能,不仅父亲寿梦疼他,三兄也都爱护有加。寿梦逝世。遗命立季札为王,三位兄长全无异议,然而季札依礼坚辞。吴国岂可一日无君,长兄诸樊答应代理到丧满为止,季札乘此避走,抛下家室,独往荒野耕田,吴人只好请诸樊继续执政,但诸樊声明此后王位继承,兄终弟及。如此诸樊在位十三年后,逝传二弟余祭;余祭在位十七年,逝传三弟余昧,余昧在位四年,逝传季札时,因余昧之子僚,觊觎王位,季札又辞让而避之,后受封延陵(今江苏省武进县),号延陵季子,因其三让王位,沿袭祖上让德传家之风,后世子孙便尊其为三让王延陵公,并且多用“延陵”、“让德”做堂号。
吴氏得姓迄今已三千余年,绵绵不坠,源远流长。自郑成功开台以来,吴姓先祖又远自内陆各省,不断相继结伴来台拓展,其间尤以闽粤人士居多,目前在台吴姓有六十七、八万之众,占全台十大姓氏的第七位,在人口数和比例上不可谓不多,堪称一大望族。
台湾的开发是由南而北,文化的发展也是由南向北递演,现在全台能有这么多吴姓,大抵来说,也都是由台南繁衍出去的,彼此源本一脉,血缘关系很深厚。
清同治七年(1868年),粤籍总兵吴光亮、军门吴春波、太守吴本杰等先贤,有感于总亲日盛,而祭拜祖先并无定所,旋即商议鸠资择地兴建祠堂,定名为“全台吴姓大宗祠”,这里是逊清台湾府治的前身,坐东向西,以往堪舆师曾谓此地乃“三山来龙”、“众水聚汇”的佳域。如今吴姓宗人事业发达,子孙昌盛,未尝不是因为蒙受祖先庇荫,及宗祠地脉之灵而有以致之。
日本占据台湾时,全台吴姓大宗祠之建筑被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