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 祥贝村与大元村 吴氏宗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8 11:59:33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gohwu
 


    义乌古建筑除上述的吴氏公祠(七幢)之外,还有吴晗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义乌市吴店镇苦竹塘村(现划为上溪镇),系1924年建造的院落式民居建筑。一进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房前是花园。故居大门上方嵌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亲笔题写的“吴晗同志故居”青石匾额。大门墙内壁左右分别嵌有原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彭真同志亲笔题词和吴晗同志生平简介的青石碑。

    吴店镇位于义乌西大门,民国17年(1928)就建有中共支部,民国29年(1940)曾是中共义乌县委驻地,组织力量强,群众基础好,人称“小延安”。

    相传南宋年间,吴氏择此宝地开店定居而得名。1962年成立吴店公社,1983年分吴店、下宅两个乡,1985年吴店撤乡建镇,1992年下宅乡并入吴店镇。

    苦竹塘村是一个别具匠心吴店镇仅三里路的村庄,因塘得名。塘就在村子的西南面,面积原有300余亩。塘的两面邻山,东边的苦竹山像头水牛。传说这头“牛”是从苦竹塘里走出来的,睡下以后就成了一座山。村的北边也有一座山,因为坐落在村子的后边,人们习惯叫它老后山。村子的外围现已错落有致地立起了许多新楼,但村子中间却鳞次栉比地毗连着众多的旧式民居。这些民居大多是高墙深院,一律的青砖青瓦。从那一方方斑驳的门匾,从屋檐上厚厚的青苔和衰草中,可以感觉到这些建筑物的高龄。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故居在吴店镇苦竹塘村,它是1924年建的院落式民居建筑。吴晗故居占地面积207.06平方米,属典型的南方开井院住宅。故居分二层,主体建筑呈轴对称分布,正堂明间为中堂,两侧为厢房,门前为花园。左次间为吴晗同志的卧室书店兼客房。

    吴晗(1909~1969)原名春晗,字辰伯,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苦竹塘村人。11岁时读《御批通鉴》,成了他学习历史的启蒙教材。吴晗的祖父是略懂诗书的老先生,死后留下一部《御批通鉴》,想不到这本书成了吴晗学习历史的启蒙“老师”,引导他走上研究历史的道路。父亲从小教他识字做诗,7岁的吴晗就摇头晃脑地吟诗了。驻足凝神,我们似乎犹能听到吴晗幼时的朗朗读书声。

    故居中堂上悬挂着吴晗的油画像,吴晗30年代初就读于清华大学,就相继写下了《胡惟庸党案考》、《胡应麟年谱》等论著。40年代,他逐步摆脱了“科学救国”论的思想束缚,开始从书斋走入社会,毅然加入“民主政团同盟”,以历史题材的杂文为武器,与国民党反动政府作斗争。村里89岁的老人吴璧林深情地向我述说着吴晗1946年初夏回故乡的情景:身着一件粗布衫,脚穿一双草编蒲鞋,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搜集了大量素材,完成了《浙道难》、《第八大队》等3篇还乡散记

    吴晗作为“文化大革命”那场劫难中第一个屈死的名人,于1969年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上世纪50年代初,吴晗及胞弟吴春曦写信给当时的义乌县领导,要求把房产无偿献给地方政府。1984年9月,吴晗故居被义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了维修,基本上恢复了故居的格局和原貌。

    同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的乌兰夫亲笔为故居题词,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三家村”幸存者瘳沫沙为悼念战友题词为“留取丹心照汗青——纪念吴晗同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吴晗故居揭幕仪式纪念”。

    另有网文记述:义乌的吴姓,系源于山阴吴氏,是山阴吴氏的一支。据说宋代吴相之子吴造任义乌县主簿,后吴造之子吴让留居义乌,成为义乌吴氏的始迁祖。
现贴部分字辈:……缵、尔、祖、德、嗣、汝、宗、功、敬、承、善、继、发、广、声、洪、惟、其、法、守、永、庆、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