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选田吴氏的历史渊源 [/center]
(一)
选田吴氏是宅梧镇聚族而居的大姓之一,目前村居人口约2000人。他们的祖先在元朝时候(公元1278——1368年)从新会经云乡迁入选田,其时选田地方属新州新兴县双桥都管治,还是一方尚未开发的土地。吴氏祖先见该地山川秀丽,土地肥沃,依山傍河,可以开发为上选的良田,故取村名为选田。选田村的牌坊对联云:“选地安居,世泽延陵堪首选;田园乐业,春风梅里沐斯田”。开村至今,约有700年的历史。探究选田村史,可以为鹤山开发史的一个提供了一个实例。
根据族谱记载,选田人的始迁祖吴登,字元圭,元初曾任翰林承旨,后遭贬官,任肇庆路儒学教授,全家从金陵(今南京)迁来新会白虎头定居。他有李氏、孙氏、边氏三位夫人,吴温(字昆山)、吴和(字成芝)、吴顺(字苍松)三个儿子。其中吴苍松是至治二年(1322年)贡生,吴昆山是致和元年(1328年)贡生。他们一家迁入选田经历了一个不短的过程。其中吴苍松是直接从新会迁入选田的。吴成芝留居新会,其子孙发展到沙头一带。吴昆山则由新会城先迁到云乡,在云乡居住数十年之久,在那里建有吴氏宗祠、万安禅院,一直生活到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年)。吴登的三位夫人合葬在云乡大虎山下,昆山夫妇合葬在万安禅院附近。后来昆山的子孙觉得云乡的生活生产条件还不够理想,便再从云乡迁入选田,与苍松的子孙生活在一起,并把吴登的墓地迁葬到选田乌石台下“仙人蹻足”地方。现在选田村民都还记得他们的开居祖叫登公,下分昆山房、成芝房、苍松房三大房。其实定居选田的只有昆山与苍松两房,成芝房并未迁来,但是在明朝崇祯年间编纂族谱时,编者吴驯还是把成芝房的子孙也搜罗进去,把该书命名为《新会新兴吴氏族谱》。这是鹤山建县以前的事,那时选田还是新兴县属下的一个村。从吴登开始,经过700年左右的繁衍,至今已传承了27——28代人左右。
(二)
吴姓的起源在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初年。吴姓是从周王室姬姓中分支出来的。
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在渭水流域(今陕西省西部)兴起一个姬姓政权,国号周。它起初还是商王朝属下的诸侯国。周太王(古公亶父)为君时,生有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按传统礼法,太王年老后应将君位传给长子泰伯,但是太王发现季历的儿子姬昌贤能过人,有意把君位先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给姬昌。泰伯和仲雍知道了父王的心思,便决定“让国”,兄弟结伴出逃到荆蛮之地,断发纹身,扮作荆蛮之民,以成全周太王的心愿。后来姬昌继位称周文王,果然治国有方,使周国强大起来,“三分天下有其二”。姬昌传位给姬发,称周武王。武王顺应民心,发动了讨伐商纣王的战争,灭掉商朝,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武王灭商后,分封功臣及自己的兄弟叔侄为诸侯。他找到了仲雍的曾孙周章,把他封为吴国诸侯。吴国的后人以国为姓,并盛扬泰伯让国的美德,奉泰伯为吴氏始祖。
泰伯、仲雍当年所到的荆蛮之地,在今天的江苏省地区。泰伯最初避居梅里(今江苏省无锡市东南),传至19世孙寿梦,进位为吴王。寿梦死,其子诸樊立,把都城南迁至吴(今苏州市),这就是春秋时代吴国都城姑苏所在地。这时吴国强大起来,与相邻的越国争战数十年。吴王阖庐、夫差与越王勾践都是“吴越相争”这场历史活剧的主角,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吴氏的祠堂号称延陵堂,也是有来历的。原来吴王寿梦有四子,唯幼子季扎最贤,而且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