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吴氏(安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6/7 10:50:01  文章录入:吴卫东  责任编辑:gohwu
 
际由徽州迁来,但分为三个不同的宗派,即麻溪吴氏、马埠吴氏、高甸吴氏,其中以高甸吴氏最兴旺发达。 高甸吴氏以始迁桐城的吴泰一为一世始祖。大约在元朝末年,吴泰一为了逃避兵乱,携带老母程太君和夫人汪氏,由安徽婺源黄岭花桥迁来桐城南乡峡山一个名叫高甸(《桐城吴先生(汝纶)全书·传状》又作高店)的地方居住,后裔子孙繁衍发达,遂称高甸吴氏。并在峡山建立吴氏宗祠。 高甸吴氏自第二世起便分为两大支。吴太一生了两个儿子:吴七评、吴八评。长房吴七评一支后裔叫做高甸吴氏保庆(姚永概《吴挚甫先生行状》中作"宝庆")股,他们在高甸中庄建立吴氏支祠;二房吴八评一支后裔叫高甸吴氏荣华股,他们则于老冲建立支祠。《吴挚甫先生行状》记载说,高店吴氏两支兴衰荣显有别,长房保庆一支"多科甲仕宦",家门备极兴盛,而二房荣华一支,除请前期有一位名叫吴生南的"以古文名于京师"(其实也只是小有名气)外,其余则衰微不显,直到近代,才产生了"曾门四弟子"之一的著名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 据《吴回照轩家传》,高甸吴氏长房保庆一支,传到第3世为吴庆一、吴庆二。吴庆二之子第4世是吴天财,吴安四、吴安六、吴天富、吴天富又生有吴福一、吴仲善、吴仲诚、吴仲铭、吴仲贵、吴仲显、吴仲义、吴仲仁等8个儿子。这8子"或数传而衰,或至今犹兴,其子孙繁滋,家声显著,则以钟诚支下为最"。 据《桐城吴先生全书·传状》称,高店吴氏荣华股为吴汝纶所自出的支派。吴汝纶的曾祖父以前都衰微不显。其曾祖父名叫吴太和,只是一个小小的候选府经历,祖父吴廷森,也默默无闻。吴汝纶的父亲吴元甲,咸丰元年(1851年)以诸生举孝廉方正,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读书人,曾国藩欣赏他的文才,曾聘为家庭教师。传状又称吴元甲先生居乡里、以孝友任恤著称,又"勇于作事,不顾籍利害',而吴汝纶则颇受父风影响,吴元甲去世后,由武昌张廉卿为他撰写墓志铭。 吴元甲娶妻马氏,生了四子,其中以次子吴汝纶而使家族最贵。吴汝纶,字挚甫。传称他自幼刻苦好学,聪明过人,少年时即以文章著名,后随学曾国藩门下,成为"曾门四弟子"中最杰出者,同治甲子(1864年),吴汝纶中举人,次年又高中第8名进士。委仁见其廷试策而奇其才,拔置一甲。初任内阁中书,后入曾国藩幕府,成为曾国藩最得力的佐僚之一。十余年后,曾国藩去世,吴汝纶又入李鸿章幕府。深受李鸿章礼遇。曾、李二人的奏议,多出自吴汝纶之手。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时,调派吴汝纶任深州直隶州知州、天津府知府,后任冀州知府,其间发展文化教育、兴修水利,政绩显著。后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曾赴日本考察学制,颇受日本教育名家推崇。他主张开启民智,经世致用,举办洋务,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明的土大夫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正是他的出现,使桐城吴氏家族的名声.闻于海内外。 吴汝纶娶妻江氏,封淑人,生四女,长女嫁直隶候补知县薛翼远,次女嫁举人汪应张,三女嫁翰林院编修湖南学政柯劭斋,四女嫁直隶候补知县王光鸾,都是当时官宦之家。吴汝纶又娶欧氏为妾,生一子一女,独子吴闿生,年少有才,游学日本,后与父亲门人弟子编次呈汝纶的诗文集行世。 《中华姓氏通史》 刘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