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吴佩孚的墓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清风  文章来源:蓬莱信息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5 6:57:28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如果说吴佩孚的墓初建时属于“半成品”,“文革”中又惨遭破坏属实的话,但总比汪精卫墓地的命运要好得多。汪精卫于1944年11月10日客死日本后,葬于南京郊外的梅花山。蒋介石从重庆还都南京后,于1946年1月派人将汪精卫的坟墓炸毁,遗体烧却,在原址上建“望梅轩”亭子,汪精卫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1994年,在汪精卫的原墓地上还修建了一座汪精卫跪像,似乎是模仿岳飞墓前的秦桧跪像供人们唾骂。但到1999年1月,汪精卫跪像突然被撤除,原因尚不明了。
      查找有关资料得知,由于吴佩孚没有儿女,吴佩孚的弟弟吴文孚的后代于2002年6月全家集资对墓地做了简单修补。主要是补好墓顶的窟窿,封墓门于台下。同时立了一块简朴的普通石碑,上书:“吴佩孚 张佩兰之墓”。整个工程于2002年7月27日竣工。而张佩兰是吴佩孚再娶的妻子,1907年结婚后,直到1939年吴佩孚被害死,做了32年夫妻。32年间张佩兰跟随吴佩孚转战南北,屡经战火,同风雨,共患难,照顾着吴佩孚的饮食起居。1949年10月15日张佩兰病逝后,即合葬于此墓内。
      当我告别这位老者及他的乡亲,从标有玉泉5号街牌的“御丰观光采摘园”铁牌坊进入墓地时,正好碰上一位手捧绢花,走向吴佩孚墓地的年轻人。我上前打听,得知小伙子是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学生,老家在陕西省榆林市。据他讲,进入大学后,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过吴佩孚与共产党、国民党以及日本结下的恩恩怨怨,既对吴佩孚的人生污点感到惋惜,又对吴佩孚在民族大义上的不妥协态度感到敬佩,便利用清明节放假时间来到吴佩孚墓地献上一束花,表达发自内心的敬意。临走时还把特意带来的苹果和香蕉放在墓碑前,说这是老家的规矩,鞠了三个躬,离开了墓地。
      我从在“采摘园”劳动的一位中年妇女嘴里得知,上个月也有人带着酒等祭品到吴佩孚墓地,临走时还放了鞭炮。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到吴佩孚墓地进行祭祀的人并不是个例。
      如果苍天有灵的话,也许这个大学生的举动和对吴佩孚人生的看法能给在九泉之下的吴佩孚带来一丝安慰。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吴佩孚这样的历史人物评价应该是越来越客观了。
      我既用镜头记录了这位大学生献花、放苹果和香蕉的整个过程,又拍下吴佩孚墓地及周边环境的资料照片。我发现这个由原来种植桃树的果园改造而成的“御丰观光采摘园”内,建有成片塑料薄膜大棚,大棚内种植草莓等反季节水果。这个采摘园在建塑料大棚时,已按上级要求在吴佩孚墓地周围留出1亩多地,显得墓地空间还不是那么拥挤。墓碑前方栽种了葡萄,用铁丝拉起水泥杆子,这正好与吴佩孚家乡蓬莱发展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吻合起来。而坟冢左右及后方显着荒凉,有的地方还堆放着袋装有机肥料,让人看着不太雅观。不过,这个“采摘园”周边围上了封闭式铁栏杆,只设东部一个出口,在客观上为吴佩孚墓地起到保护作用,或许这也是当地政府对吴佩孚墓地的一个态度。
      对于吴佩孚功过是非,受本人水平和眼界限制,不想随意评论。在此,我借吴佩孚自我评价和董必武、蒋介石对吴佩孚的评价结束全文。
      吴佩孚晚年撰联自我评价为:“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时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层领导人之一。一九三九年二月,吴佩孚还健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身在重庆中共南方局工作的董必武,在《群众》周刊上发表《日本企图搬新傀儡》一书中,有一段话也许代表了中共对吴佩孚的评价:“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但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他在失势时还能自践前言,这是许多人都称道他的事实。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对吴佩孚之死,“代表”当时国家政权形象的蒋介石亲致唁电给北平什锦花园吴公馆:“先生托志春秋,精忠许国,比岁以还,处境弥艰,劲节弥厉,虽暴敌肆其诱胁,群奸竭其簧鼓,迄后屹立如山,不移不屈,大义炳耀,海宇崇钦。先生之身虽逝,而其坚贞之气,实足以作励兆民,流芳万古。”这也许就是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对吴佩孚人生的“盖棺定论”。
  

                     二0一二年四月五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