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吴氏渊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cnwwl  文章来源: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8 0:35:03  文章录入:cnwwl  责任编辑:gohwu
 
  莘县吴氏为周朝时吴人后裔,远祖可追溯到黄帝,故以其为远古初祖,以太伯为开氏始祖,以仲雍为传代始祖。   1989年修《吴氏族谱》收录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立(吴氏家谱)《规则》”,此《规则》载:“昔周太伯封于吴,遂以吴为姓。其后子孙散满天下,而我祖为太伯苗裔似有所据”。   吴氏远祖世系表: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泰伯(开氏始祖) 、仲雍(传代始祖) 。   开氏始祖讳太伯,又泰伯(古泰通太),周太王古公长子。初,太王有意传位三子季历(因其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生时有祥瑞),太伯与二弟仲雍有意成全,乃一起逃至荆蛮句吴,史称吴国。因太伯无子,吴氏子孙实为仲雍后人,故太伯被尊为吴氏开氏始祖,仲雍被尊为吴氏传代始祖。 周武王姬发(周文王之子)建立周朝后,派人寻访泰伯、仲雍后裔,得知仲雍曾孙周章已成为吴国国君,即加封他为“子”爵,并将周章之弟仲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列为诸侯,建立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因此,虞吴本一家(金文中虞吴写法相同)。 吴氏始祖世系表:泰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虞仲—熊遂—柯相—疆鸠夷—余桥疑吾—柯卢—周徭—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勾卑—去齐—寿梦   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历十五代,寿梦生四子:诸樊、余祭、余昧、季扎,其中季扎最贤,有太伯、虞仲遗风,故寿梦有意将王位传给他,但季扎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兄终弟继制,先命诸樊继位,诸樊传位余祭,余祭传位余昧,余昧遗命传位季扎,但季扎仍旧谦辞,再次出逃。吴人只得立余昧之子僚为国君,是为吴王僚。诸樊之子公子光对此不满,让专诸伺机刺杀吴王僚后自立,称吴王阖闾。阖闾之子吴王夫差继位后先伐越,后出师北上与齐晋争霸中原,越国趁机攻入吴国,夫差被迫自杀,吴国灭亡,吴国子孙只好逃往四方,他们感念故国,便以吴为姓。 余祭为吴国国君时,曾封四弟季扎于延陵,故季扎又号延陵季子。季扎逝世后葬于上湖(今江苏江阴)岛上,相传孔子因推崇季扎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氏子孙以太伯、虞仲、季扎三位先祖而自豪,后世吴氏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让堂”、“三德堂”,以彰显其祖先谦让之德风。 季扎次子征生世系表:季扎-吴征生-吴启蕃-吴诩-吴售-吴庸 季扎生有五子,个个都道德高尚。次子吴征生在亡国之难中孤身一人逃往齐国,后吴征生之子吴启蕃至鲁任相,定居于曲阜。吴启蕃之子吴诩早年就学于孔子弟子颜高,以学问称名于世,生有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售生有三子,次子吴庸卷入鲁国政坛之争,失败后逃往晋国,逝世后葬于今山西翼城。至此,季扎后裔从山东迁至山西。 上述吴氏世系情况乃根据史料整理,可资参考。具体世系请以族谱记录为准。   明朝初期,吴氏诸祖从山西洪洞县出发离开山西东迁山东,续修《吴氏族谱》曰:“我祖自东迁以来,南小流北沙河中有吴老家,异地同源相传已数百年所矣”。   据续修《吴氏族谱》,吴氏东迁始祖为吴通正,有兄弟五人即通正、通甫、大法、道焕、秉忠,后四者陆续从居住地搬出,记载不详。吴通正生子五人,吾乃长子彦祥之后,其他四子无记载。   二世吴彦祥生子四人,四子名均用,吾乃均用之后。均用诰封奉正大夫,安人张氏,子五人,二、四分别名珏、珪,分别做官至福建盐运司、知县,其他失传。东沙河为珪之后也。   第十世祖中有性传、道传、教传、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