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邱家店祖莹碑谱及碑记解读之二[/align]
一、 邱家店碑谱及碑记是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7年)所立。邱家店祖莹是在明末清初所建,经历至少七十余年(顺治到康熙年间),其证有三。
其证1:“人广地狭,各卜地迁居焉,即不穴圹于此。”说明了立碑谱是祭祖先,此处坟满再不埋葬,人们各自迁居再卜地埋葬。
其证2:“邱祖莹坟墓累累,多无碑记,所有者唯之俊公墓碑巍然有堪识,族众遂以此为主坟,集林社一道四时奉祭不稍衰。”
其证3:笔者儿时(1952年)曾目睹过邱家店祖莹圣地,坟墓百余,古树参天,纵观碑石宏大,碑谱庄严,有段姓者守莹。
二、 邱家店祖碑谱记载了八代的人,上记父(八世)、祖(七世)、曾祖(六世)、高祖(五世),下续子(十世)、孙(十一世)、重孙(十二世),计八代136人。
会首:应是德高望重的,有声望,有能力的老辈人,坐在一起商讨决定事项。
公立:应是出资、出力、操心办事建碑立记的人。
1、 碑刻会首和公立人计17人,而细阅邱家店和官庄老家谱这八辈人,邱家店为18人,官庄为10人,却仅有官庄的九世祖盛1人参加了公立,没有参加会首的人。邱家店无人参加公立和会首。
2、 十一世的人应该在当时在世,且邱家店有3位庠生,更重要的是他们家保存有明朝时的清泉村祖莹碑记,就在自己的家门口发生这么大的事,不能说不知道,可事实上就是没有参与。为什么不参与,也不说破存在的误差?这只能说明当时是有难言之隐,佯为不知,隐藏着明末清初的一段家族历史。
3、 查当时邱家店老谱上有八世1人、九世2人、十世3人、十一世7人、十二世2人,计15人;官庄老谱上有八世1人、九世1人、十世1人、十一世3人、十二世3人,计9人;两谱人数占碑刻记载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当时有五分之四的人散居各地,没有联宗续祖。
三、 邱家店祖碑谱及碑记,是在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7年),即清朝盛世,天下太平之际所立。碑谱上记载的人,至少有一半还活着,会首和公立的15个人是在世的。其中不乏明白人,在当时情况下,出现客观的碑误只能说明是表面上的,因为还有家传的老家谱才是内在的。
1、 邱家店祖碑谱虽有差误,毛病不少,但不失其真。多数人决不会认错祖续错宗,决不会同姓异宗地跑到邱家店来凑热闹。七十三年的时间,最多才三、四代人,怎么会不知前宗后祖呢!
2、 疑问一:会首七祖,在碑刻上无名,老家谱上又无人,咋回事?!
3、 疑问二:公立十祖,5人谱中有名,另外5人何在?!
4、 疑问三:谱中族内庠生多名而未用,续谱作记却聘用外族异姓张美。明初1368年到清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只有三百多年,但称“历年四百余岁耳”。连年数都数不清的进士,怎能续清我族谱!五、六世系颠倒,八代嗣序不清,住址村庄不明,好歹记下了一百三十六个名氏,不亏一桌酒饭菜。(不然,我们连研究的一点依据都没有。)
四、 横观邱祖碑谱
1、 五世兄弟3人(族间),七世兄弟5人(族间),六世决不会只永科1人
45、由此可证:首续祖谱中决不会是六代单传。六世中有失考的人。
2、 八世兄弟11人(族间),从起名用字上可以看出,家族观念较强,起名规范,辈分统一。也说明了他们都是明末前(乱世之前)出生的。九世兄弟23人(族间),直至清康熙五十五年,起名字例很乱,各支各系各不相同。社会动乱,各支分居各处,联系中断,各起各名,怎么不乱。
3、 乱世之秋,短者三月半载,长者三年五载,最多十年动乱。我们家族长达73年才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