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吴氏家族探源[/align]
吴氏家族远祖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期的后稷(弃),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姬姓。约公元前11世纪,后稷第13代孙太伯和禹仲兄弟流亡荆蛮吴国,让三弟季历继承王位,放弃姬姓改姓吴,后由周武王追封为吴太伯,为吴氏家族的始祖。司马迁的《史记》中“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两篇文字,有详细的记载。
唐尧时代后稷的母亲名姜嫄,她在野外见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就踩着脚印走,感觉导象受孕一样,导足月时生下一男孩。姜嫄认为这样生下的孩子不吉利,就丢弃在小巷路上,不料马牛走过小巷时,却不伤害孩子,又想把孩子抛弃到树林中,恰巧林中正有很多人,就把孩子放在沟渠的水上,此时飞鸟用翅膀掩护孩子。姜嫄感到太神奇了,就把孩子收养下来。因为曾经想丢弃他,就取名为弃。
弃幼年游玩时爱好种植麻类、豆类植物,成年后喜耕地务农,选择合宜的土地,按时播种和收割。当地群众学他的方法种地,得到好处,他也立下功劳。弃最初教别人耕种的地点为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在侯马市和黄河间)。帝尧知道后,推举弃为农师,帝舜给弃的封地在邰(今陕西扶风),姓姬,号后稷。
后稷死后,子不窟继承官位,到不窟晚年,因为夏朝第三代帝太康废政事,被羿驱逐出国,后稷传下的官职被废,不再务农了。到了第四代公刘,虽然居住在异族地区,却恢复了后稷的务农工作,因地制宜,勤奋经营,有了资金积蓄,群众团聚在公刘的周围,为今后周朝的兴起打下基础。公刘死后,子庆节继承,在邠州立国(今陕西彬县)。到了第十二代古公郸公,恢复后稷和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受到公众的爱戴。这是强大的熏育族(匈奴族祖先)向古公郸父勒索财物,古公付出财物,仍不满足,继续进攻,想要掠夺土地和民众,这时群情愤怒,要进行战争。古公认为战争会有伤亡,不忍走这一步,就带领近亲家属离开邠州,跨过漆河,停留在岐山下的周原,改国号为周国。后来邠州民众也跟着迁居周原,并且改变了原先风俗,兴建城郭和住房,分别居住。
古共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三子季历生姬昌,有吉祥预兆。古公说:“我家应该兴旺起来,难道就在姬昌身上吗?”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将要立季历,以便传给姬昌,二人就流亡到江南吴地(今苏州一带),文身断发,归化当地习俗,以便让位给季历。古公死后,季历继承,为公季,公季遵循古公遗愿,笃行仁义,诸侯归顺。公季死后,姬昌接位,称号西伯。西伯死后追封为文王,传位太子姬发,即周武王。
所谓“三让”,在《史记》“集解”中有说明:古公死后由季历继位为一让;季历死后由姬昌继位为二让;姬昌死后由姬发继位,并讨伐商纣成功,建立周朝天下是为三让;太伯虞仲及其子孙并未提出异议。另一种说法是:古公卧病,委太伯采药,太伯未按长子孝礼采药为一让;古公病故未奔丧,由季历主持丧礼为二让;断发文身,不再按宗法祭祀姬姓列祖,让给季历主持为三让。史家视“三让”为高贵美德,避免兄弟争夺王位,起教化作用。但到了吴氏后代,仍发生了争夺事例。
周武王登帝位后追封吴太伯,因吴国较弱小,只是伯爵,到十九代孙寿梦时,国势强大,才进封为吴王。寿梦有四子,依次为诸樊、馀祭、馀昧和季札,其中季札人品、能力得到民众的尊重,劝说季札继承王位,季札拒绝,后按兄死弟立的次序,由诸樊、馀祭、馀昧相继登位,馀昧死后,季札仍不登位,回到封地延陵(今江苏常州市),乃由馀昧子僚继承王位。但诸樊子光认为父辈兄弟四人,当传给季札,现季札不允,理应由光接位。吴光派勇士专诸刺杀王僚(戏剧“鱼藏剑”描述这项事件),自立为吴王阖廬。可见在“三让堂”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