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暑假期间,正当吴炎还在对于该上什么样的学校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同学来看他。
"一起报考吴淞商船学校吧。"他来劝吴炎和他一起报考吴淞商船学校。他说:
"将来当一名船长,驾着船,乘风破浪、遨游四海,多么惬意啊。"
听了同学的话,吴炎有些心动,他似乎看到了那无边无际的辽阔大海。
"一个人的一生不应该困守在眼前这个小小的世界里,而是应该开阔视野。当一名海员,或许能满足这个愿望。"
吴炎决定和同学一起报考这所学校。
但是,吴炎和他同学的理想都破灭了。他的同学虽然体格健壮,但是视力不符合要求;而吴炎得过结核病,体格首先就不符合标准。俩人都落选了。
同学并不死心。他又来找吴炎,说:"我们不能驾驶商船,开渔船也不错。"
正好天津水产专科学校此时正在北京招生。
"这所学校对体格和视力的要求应该不会太严。"
"……"
吴炎对驾驶渔船兴趣不大,但还是跟同学一起去报了名,并进了这所学校。
快到19岁的这年夏天,暑假一过,吴炎就该离开北京前往天津。令他厌恶的、在大舅家的寄居生活终于可以结束了。
这时,大哥吴浣回北京来了。由于在日本的生活已经安定下来,所以大哥这次回北京来接寄养在亲戚家的三个妹妹--清仪、清瑛和清桦。1916年出生的清仪当时15岁,1923年出生的清桦才只有8岁。
吴浣是吴家的长子,他有义务为父亲吴毅立墓。这次回北京,吴浣还把先前存放在长椿寺的、父亲吴毅的遗体移葬到了万安墓地。万安墓地位于北京西郊,因秋天的红叶而闻名的香山就位于它的附近。出正门,前面是一大片的桃树,周围很安静。
现在的万安墓地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北京万安公墓"。公墓面积约有九公顷大,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陵园也在这个公墓里面。
吴浣在公墓的西南角买了墓地。
"吴劭龙之墓"
"吴桂氏之墓"
墓碑上刻着吴毅的字"劭龙",旁边是祖母桂氏的墓。现在的墓是1983年重新整修过的,有6.48平方米大小。
吴炎从吴浣那里得知了母亲和弟弟吴清源在日本的近况。
吴清源和家人乘坐的"长安丸"到达门司港的时间是1928年10月21日的清晨。
《天才棋客来临》。
《麒麟少年吴清源来日》。
报纸上尽是这样的大字标题。字里行间洋溢着热烈的气氛,欢迎北京的天才少年来到日本。
经过门司港后船来到神户港,一行人由此下船,并在大阪和京都逗留了几天。期间,在山崎有民的陪同下,他们拜访了京都的女棋士吉田操子。在大阪,还去了朝日新闻社和每日新闻社等处作礼节性拜访。
对吴清源来说,他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他很好奇。例如,当时在大阪和京都之间已经有私营电车(电气火车--译者注)通行,速度很快。吴清源坐在车上,觉得很新奇。住进京都饭店后,第二天一早,就和哥哥吴浣一起上街了。
商店门前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蛋糕,蛋糕上面装点有奶油和草莓等等。
"这个多少钱?"在这里,吴清源第一次开口用日语说话。
一行人到达东京站的时间是10月27日。导师濑越宪作、名人本因坊秀哉和日本棋院的棋士及官员们都到东京站迎接。
吴清源拜访了每月向他提供二百圆生活费的大仓财阀大仓喜七郎,向他道了谢。初到日本后的七、八天里,欢迎一行人的宴会接连不断,弄得他们一个个疲惫不堪。原本担心他们在日本受到歧视的山崎看到这种情形,完全放心了。为此,山崎给日本棋院的机关杂志《棋道》投稿写道:
"日中关系一直处于混沌的状态,只有围棋界为了日中关系的和睦还在努力。我希望围棋界的这种友好举动是一个契机,成为推动两国邦交和睦的一个契机。"
濑越宪作也希望通过邀请围棋天才来日本的举动,能结出日中和睦的果实来。犬养毅则是听了濑越的这种想法后,才参与到邀请吴清源的行动中来的。这时正像山崎所写的一样,日本出现了"推进邦交和睦"的一股浪潮。
中国方面也有着同样的愿望。
一个月后的11月29日,山崎有民回到北京。吴清源在日本受到欢迎的消息在北京已经广为传开了。北京的报纸对热情接待吴清源的日本国民送去了赞美之词。
"极力主张排日的亲美派报纸《益世报》也对日本人的这次热情举动不惜版面加以称赞。北京基督教青年会是排日的一个团体,而我回到北京后不久,这个青年会却为我举行了欢迎会。"(摘自山崎有民《吴清源和围棋》)
山崎出席了欢迎会。在欢迎会上,基督教青年会的一个代表作了这样的发言。
"对于日本国民充满热情的接待,我们只有送去深深的谢意。我们必须分清是非,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吴清源的这件事情上,无论我们怎样做都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北京的各家报纸对山崎欢迎会也作了报道。北京《晨报》评论说:
"我们应该暂时把排日的感情放在一边,努力去发现日本人的优点。"
总之,吴清源的到来,毫无疑问,对处于日本出兵山东和张作霖被炸这样一个险恶环境中的日中关系,注入了一丝和解的希望。《棋道》也在这一年十二月号的卷头上,刊登了题为《欢迎少年吴清源》的欢迎文章。
"人们早已竟相传说的这位少年的非凡天分,已经得到证实。现在,他就要加入我们日本的棋院。自围棋传入日本一千多年以来的历史长河中,还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令人高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