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书籍 >> 社科 >> 正文
第二十八章 物理第一夫人--太仓吴建雄家族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7         ★★★
吴近有二子一女,其女为南宋高宗宪圣慈烈吴皇后(1114~1197)。吴皇后十四岁选人康王赵构宫中,以戎服侍王。赵构即帝位称高宗,吴皇后曾随高宗巡幸四明,她哄骗欲谋乱的卫士,保护了高宗的安全,又与高宗避金人于海上,后册封为皇后,其亲属加官者三十五人。吴皇后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孝宗淳熙十年七十寿辰,其亲属又推恩加官,宁宗庆元三年(1197)八十三岁而崩。

吴近因女为皇后,累官至武翼郎,赠太师,追封吴王,谥号"宣靖"。

吴近子吴益、吴盖皆为吴皇后弟。因皇后故,吴益官至斡办御辇院,带御器械,吴盖官至宣赞舍人。高宗与皇后皆喜欢翰墨,益、盖师法帝、后,亦有名声。吴皇后受册封,吴益加官成州团练使,吴盖加官文州刺史。吴益娶秦桧长孙女,又与宦官王继先亲密,吴、秦、王三家联姻,皆得高官美职。在秦桧父子帮助下,吴益官至保康军节度使,加太尉、开封仪同三司、敷文阁待制,后累官至少保、少傅、太师,封太守郡王,死后谥"庄简",追封卫王。

吴盖历官宁武军节度使、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少保,封新兴郡王。死后赠太傅,追封郑王。

吴益子吴琚,以外戚恩荫官至镇海军节度使,以才干任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累官至少师判建康府兼留守。孝宗崩,光宗以疾不能执丧,大臣请吴太后垂廉册立宁宗,吴琚言太后"垂廉可暂不可久",吴太后第二天即撤廉。吴琚曾使金,以践诺守信为金人信赖。

吴琚弟吴璃,官至保静节度使。吴盖子吴璩,官至昭化军节度使。吴近家族,除吴琚略有才干外,其他成员皆以外戚任官,所幸吴皇后

高寿,该家族成为南宋时的著名望族。

19.静海吴及家族

吴及,字几道,十七岁中进士。

吴及居官守正,能言敢谏,知名于时。在任侯官(今福建福州市)尉内,革除该地自毒死以诬仇家的旧俗,为本路表率。后改任大理寺检法官,转审刑院详议,升太常博士。至和元年(1054),以宋仁宗年高无子论及减宦官顺天心以求继嗣之事。嘉{;占三年(1058)为右正言,又督促仁宗择亲贤宗子立储,上疏论内官养子之非,使之暂罢。又因日食论及边事,使并州帅孙沔失职。再上疏废除了邻路灾伤闭籴之令。此后不久,升右司谏管勾国子监。他为谏官,常论及朝中之事,因触犯朝廷主铁冶者不得补班的律令,出为工部员外郎知庐州,又升户部、直昭文馆知桂州。吴及在朝廷"居官守正",遇事不畏官高权重者,而以"义理为先",受世人尊重,亦为冢族争得了荣光。

吴及弟吴齐,因兄故被朝廷录为太庙斋郎。

吴及年轻得势,泽被其弟,为其家族赢得江南名门望族之称。20.潼州中江吴泳家族潼州中江(今四川内江西)吴泳家族是南宋著名的进士门第。

吴泳,字叔永,嘉定二年(1209)进士。历官军器少监,转升著作郎,暂权直舍人院。皇帝轮流召对,他两次论及内修政事,认为朝廷正人心服,合内修外攘为一则"神州赤县,皆在吾指颐中矣"。京城失火,他上疏指斥兵役酷吏猛于火灾,再升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迁起居舍人兼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论"砥柱倾颓之时"须"随才器使,各尽其分"的道理,并提出许多具体建议。后来,升宝章阁学士、差遣知温州,中途闻温州饥荒,积极减税救灾,使匹千余人免于饥荒,朝廷赐衣带、鞍马以示奖赏。又改任知泉州,以言罢官,著作有《鹤林集》等。

吴泳弟吴昌裔,字季永,幼孤,养成刚强自立,不趣世随俗的性格,崇尚程颐、张载、朱熹之学,嘉定七年(1214)中进士。

吴昌裔历官阆中尉、眉州教授、华阳知县、眉州通判。所在任内,赈灾济贫,修学堂,重教化,弘扬朱熹之学,著《苦言》十篇,曾详论四川防卫。后权知汉州,令属官见面礼按正式知州的一半奉送,直言边事,郡政有声。端平元年(1234)任军器监簿,改将作监簿,再改太常少卿,吴王、益王府教授。皇帝召对,痛陈他人不敢言之事,升监察御史。任内"弹劾无所避",权贵赵善相两子霸占民田一万五千亩,州县不敢管,昌裔连疏罢其官,又对朝廷多有建言,改任大理少卿。因受谗以权工部侍郎出参赞宣抚司军事,中途得病,推却朝廷就近安置的照顾,就任于久旱成灾的婺州。他急灾民之所急,裁减官府费用,蠲免民粮八万一千石、钱二十五万缗,加官集英殿修撰。吴昌裔以宝章阁待制致仕,死后谥"忠肃"。

吴昌裔刚正庄重,遇事敢言,熟悉国家典章制度,有《储鉴》、《蜀鉴》、《四书讲义》、《乡约口义》、《诸老记闻》、《容台议礼》等奏疏文集行于世。中江吴氏吴泳、吴昌裔家族,忠厚正直,文采出众,是吴氏宗族中以才学闻名的名门望族之一。

21.钱塘吴师礼家族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吴师礼家族是以博学著称的家族。

吴师礼,字安仲,赐居太学上舍,官泾县主簿,天长知县,召为太学博士、秘书丞正字,因宴请主官被免职。宋徽宗初年为开封府推官,升右司谏,改右司员外郎。

吴师礼工于翰墨,宋徽宗求问其书法,他以"臣不敢以末伎对",获时论好评,称其对"得体",终官直秘阁知宿州,死于任所。

吴师礼之兄吴师仁,字坦求,笃学为志,不事科举,丧亲行孝至诚,郡守以"遗逸"举荐入朝为太学正,升博士,终官吴王宫教授。

吴师仁,专治春秋之学,有学官坐堂鸣鼓攻之,吴师礼以兄学对众问,引据"三传",意气自如,为名臣江公望器重,问其得志如何,答日:"但为人作丰年耳",展示了博大的胸怀。

吴师礼、吴师仁家族,以博学淡泊著称于世,为北宋末年的名门望族。22.广平吴元硅家族

广平(河北永年东南)吴元硅家族是元代著名的律吏家族。

吴元硅父吴鼎,为元朝燕南提刑按察副使,他深谙律令章程,并努力传授给子孙,使广平吴氏成为远近有名的律吏之家。

吴元硅(?~1323)字君璋,性深沉多思,自幼受家学熏陶,亦成为律吏专家。至元十四年(1277)为元世祖召见,任为后卫经历,佩金符。十七年随世祖巡幸上都,世祖令其到大都万岁山取药,不及一昼夜即返回,提升枢密都事。有人进献吐蕃铠甲,吴元硅详细回答了元世祖对吐蕃典章制度的询问,受到称赞和器重。此后,他又对元朝的朝政、官吏建制、典章制度等多有建言,由是官至参议中书省事。

兀肌不即位后,吴元硅任吏部尚书,他坚持选官不授乡里,打破地域派别,他还弹劾了贪官数人,并提出宽舒民力的建议。后来出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浙省官吏多与富豪交结受贿,惟有吴元硅"一无所污"。

元武宗时,吴元哇官拜枢密使。他对"切于世务"的用人、科举、律令、财用等朝政,都多有规划。武宗朝,他官至特加平章政事,赐白金二百五十两、衣服四套。

元仁宗即位后,吴元硅出拜江浙行省左丞,因与漕臣在是否检覆江南民田事上议政不合,称病辞官,又拜甘肃行省左丞,再为枢密副使,受仁宗召见,特加荣禄大夫,赐钞五千缗、貂裘二套。他向仁宗进奏限军士多占田亩,诏"并遵旧制",同意其意见。

元英宗即位后,吴元硅又与同事联合上奏军民之政余事,为英宗采纳。随之,他以年老致仕,次年再起用为商议中书省事。至元三年(1323)卒。泰定年间,赠光禄大夫、河南等处行省平章政事、柱国,封赵国公,谥号"忠简"。随之,又加官推诚佐理功臣、光禄大夫、司徒。

吴元琏历官五朝,宠幸不减,为广平吴氏争足了风光。其父子在有元一代长期为官,堪称元代的名门望族。

23.浦阳吴莱家族

吴莱父吴直方,在元代以最下等的"南人"身份官至集贤殿大学士,使浦阳(今浙江浦江)吴氏备受瞩目。

吴莱(1297~1340)天资聪明超人,七岁能文过目成诵,读《汉书》一天一卷,连续三天读三卷,其背诵不漏一字,众人称之为神童。

元仁宗延佑七年(1320),吴莱考进士落第,即隐居山中,专心治学。他著有《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古职方录》、《楚汉正声》等书八种共二百一十一卷,另有《师传科条》、《春秋经说》、《胡氏传证误》三部尚未脱稿。吴莱视作文如用兵,其下笔千变万化,其文章炉火纯青,前辈学者誉其人"绝世之才",誉其文"崭绝雄深"。吴莱的才华,为世人折服。吴莱四十四岁时,有御史荐其为长乡书院山长,尚未赴任,不幸去世,友人为之叹惜,私谥其号为"渊颖先生"。

 

分享到: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