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书籍 >> 历史 >> 正文
第二章 生逢乱世  弱冠从军
作者:柳林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         ★★★★★

第二章 生逢乱世  弱冠从军

北宋王朝,是在平定内忧外患、统一五代十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统一只是相对的统一,它一开始就没有恢复到汉唐旧疆。因此,当北宋统治者罢兵制内,过分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导致国力不强、武功不兴的时候,占据着东北燕、云一带的辽国,不断向南拓展。于是,宋、辽之间的战争风云再起,持续了长达40年之久。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宋、辽双方首脑在澶州(治今河南濮阳)订立了“澶渊之盟”,结束了长期对峙的局面。

东北边防暂平,蟠据在西北地区的党项族首领元昊,又于 1038年(宋仁宗宝元元年)宣布建立了西夏王朝,不断向北宋入侵。为防御西夏的进攻,北宋仁宗庆历初年,朝廷派重臣韩琦、范仲淹经理防务,在西北地区的鄜延路、环庆路、秦凤路、泾原路设置了四个经略安抚司,简称“帅司”。帅司的长官同时兼任该路的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及所在州府的行政长官。神宗熙宁年间,王韶开熙河,拓边二千余里,收复熙(甘肃临洮)、河(甘肃临夏东北)、洮(甘肃临潭)、岷(甘肃岷县)、叠(甘肃迭部)、宕(甘肃宕昌)六州,置为熙河路。加上关中内地永兴军路,号称“陕西六路”,驻军二十余万。

六路的辖区为:

永兴军路领京兆(西安市)、河中(山西永济蒲州镇)二府,陕(河南陕县)、同(陕西大荔)、华(陕西华县)、耀(陕西耀县)、彬(陕西彬县)、解(山西解县)、虢(河南灵宝)七州及清平(陕西周至县东)一军,相当于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及关中地区。

鄜延路领延安一府,鄜(陕西富县)、丹(陕西宜川县)、坊(陕西黄陵县西南)三州,保安(陕西志丹县)、绥德(陕西绥德县)二军,相当于今天的陕北地区。

环庆路领庆阳一府,环(甘肃环县)、宁(甘肃宁县)、醴三州(陕西醴泉县),定边(陕西吴旗县西北)一军,相当于今天的甘肃东部地区。

秦凤路领凤翔一府,秦(甘肃天水)、陇(陕西千阳县西北)、阶(甘肃武都)、成(甘肃成县)、凤(陕西凤县)五州,相当于今天的陕西西部及甘肃南部地区。

熙河路领熙、河、兰(甘肃兰州)、廓(青海贵德县)四州,相当于今天的甘肃西部及青海东部地区。

泾原路领渭(甘肃平凉)、泾(甘肃泾川)、原(甘肃镇原)、西安(宁夏海原县西)、会(甘肃靖远)五州,德顺(甘肃静宁县)、镇戎(宁夏固原县)、怀德(即平夏城,在今宁夏固原以北的黄铎堡)三军,相当于今天的宁夏南部及其相邻的甘肃部分地区。

陕西六路除永兴军路之外,五路与夏国接壤,习称“沿边五路”。此外,河东路西边,尚有麟(陕西神木西南)、府(陕西府谷县)、丰(陕西府谷县北)三州与夏接壤,由世袭领主折家将掌管。

1040年至1041年(庆历元年),宋、夏之间较大的战役有三川口(今陕西志丹县)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砦(今甘肃平凉北)之战三次。由于宋军加强了防务,虽然三次大战失利较多,但基本上遏制了西夏的扩张。在宋、夏战争中,吴玠吴璘的家乡德顺军一带处于前沿阵地。残酷的战争,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熔铸了他们传统的尚武精神。《宋史·曹彦约传》中载:“昔秦、陇之俗,以知兵善战闻天下。”杨万里称:“陇西诸郡道近羌、胡,民习战备,固风声气俗崇尚武勇。”(《诚斋集·兵论》)北宋进士王陶在《有窦复者世居镇戎能道边事》一诗中,对当时当地给田屯守的民兵弓箭手刚强、武勇的性格和他们习以为常的战地生活,则有更入微的描写:

                 君不见,

       镇戎德顺弓箭手,耕种官田自防守。

       相团置堡御蕃军,下视贱廷殊不有。

       杀羊取骨燃艾灸,试卜贼兵知入寇。

       都校招呼入堡居,堡外重围百余里。

       墙低城小不难破,贼箭如棚城上过。

       堡中不及数十人,且斗且骂且欣欣。

       登陴斫门谓平取,应弦死伤已无数。

       窗外走箭射酋豪,一箭已闻哭声举。

       争将锦囊裹贼尸,鸣金收众唯恐迟。

       不唯城堡依然固,吾众不伤毫与厘。

       自从干戈动西鄙,覆军杀将曾无耻。

       朝廷未省遗边功,何事此勋不能记。

安得天兵百万众,尽如此辈坚且勇。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吴氏兄弟与习武结下了不解之缘。吴玠从五六岁起,就开始习武;十一二岁,不仅鞍马娴熟,且精通各种兵器,于刀枪、弓箭犹自擅长;十五六岁,已经熟读兵书,胸怀报国大志。1110年(北宋大观四年),泾原军在水洛招募兵勇,不满18岁的吴玠以“良家子”的身份和出众的武艺入选,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9年的军旅生涯。宋代兵士来源,大概有四种类型:“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宋史》卷193《兵志》)第二种情况类似于“良家子”,其从军后供给也优于其他士兵。

吴玠刚入营伍,正值泾原军招兵买马,扩充力量的时期。他被选派到秦、陇一带买马,曾在静宁县马圈山小住过一段时间。马圈山是一座人工筑起的小城堡,位于城北二里许,上有烽火台,下通六盘古道,是北宋末年官方修筑的一座兵站。吴玠在此究竟住过多久,没有确切记载,后人把它作为一处留下将军足迹的遗址,一直保留到现在。

1115年(政和五年),宋、夏边界狼烟再起。宋军在童贯、刘仲武、王禀的指挥下,合泾原、鄜延、环庆、秦凤四路之师攻夏臧底河城(陕西志丹县),结果大败。第二年6月,宋将刘法率军攻克了西夏仁多泉城(青海门源东南)。7月,种师道率军攻克了臧底河城,并收复了唃厮啰(吐蕃赞普后裔)旧辖区(青海东部及甘肃部分地区)的大片失地。吴玠作为一名青年士兵,参加了这场战争。战斗中,他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凭武勇和战功被提升为进义副尉,权队将。这虽然只是一种兵头将尾的职衔,但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提升。1119年(宣和元年),宋军在种师道、刘仲武、刘延庆率领下出萧关(宁夏固原县东南),大败夏军。西夏最好的兵源地横山(位于陕西横山县东南)被宋军夺取。

吴玠从军之后,家里只有母亲和弟弟。母亲刘氏没有辜负丈夫的遗愿,她勤劳节俭,刚强自奉,含辛茹苦,一心想把吴璘培养成有用之才,为他提供了水洛当时大户人家子弟练文习武的最好条件。吴璘从小就是一个天资聪颖、讨人喜欢的孩子。在母亲的支持下,他遍求名师,熟读经卷,以沉毅的性格和过人的才勇闻名乡里。1120年(宣和二年),刚满18岁的吴璘听到哥哥参战立功的消息后,再也按捺不住一腔报国热情,征得母亲的同意,慨然从军,被编入环庆路经略使杨可世的部下。

吴氏兄弟从军之时,正值宋徽宗即位,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六贼”当政,北宋王朝揭开了最黑暗的一页。政治腐败,朝纲紊乱,税赋沉重,民不聊生。广大老百姓不堪忍受残酷的经济剥削,纷纷奋起反抗。于是方腊、宋江等领导的农民起义相继爆发,迅速波及全国。1120年底,方腊起义军连续攻克睦州(治今浙江建德)、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徽宗闻讯大震,急忙调兵遣将,组织镇压。为了充实力量,把本来准备与金国联合攻辽的陕西六路汉、蕃精兵也拉出来对付义军。作为官军的主力,六路军马是这样组织的:“辛兴宗、杨惟忠统帅熙河兵,刘镇统泾原兵,杨可世、赵明统环庆兵,黄迪统鄜延兵,马公直统秦凤兵,景翼统河东兵。刘延庆都统制诸路兵马。”(《宋会要》兵1016)吴玠吴璘分别跟随刘镇、杨可世南下,参加了镇压方腊起义的战争。

方腊起义主力部队分东、西两路北进。东路由方七佛率六万义军直攻秀州,在秀州守将与王禀率领的东路官军夹击之下败退杭州。双方在杭州激战六天,义军将士二万余人战死,杭州被东路官军占领。西路义军在八大王率领之下由歙州向江宁进军,攻克宁国、旌德二县,在西路官军刘镇、杨可世部队的阻击下,义军大败。二县失守之后,双方又在歙州潘村激战,一直酣战到半夜,义军将士伤亡惨重,被迫撤退。吴玠吴璘参与了西路作战。

在围剿方腊的战斗中,吴玠表现神勇,连破其众,并生擒一敌酋长。方腊起义平定后,西路军被调往河北、京东,讨伐以宋江为首的河北农民起义。由于这次镇压义军有功,泾原军主将刘镇升任西路军统帅;姚平仲继任泾原帅。吴玠因功提升为忠训郎,权泾原第十将。(《宋史·吴玠传》)北宋初年禁军作战,将帅由朝廷临时任命,意在将不得专其兵。1074年(熙宁七年)实行置将法,在各路添置将帅,就近统辖当地军队,这样军队常随从主将,将官可随时训练士兵。当时陕西五路共设42将,其中鄜延路9将,环庆路8将,秦凤路5将,熙河路9将,泾原路11将。

宋、夏战争期间,北方辽国的女真部落逐渐强大。1115年,女真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连续攻占了辽国的江州、宾州、咸州之后,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南称帝,国号大金。这时的辽国日趋没落,金朝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了辽国的大片土地。北宋王朝尽管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对陷于辽国的燕云十六州犹未忘记收复。于是经过与金国的反复协商,在1120年和金国签定了夹攻辽国的“海上盟约”。 1121年,刚刚参加了平定义军战斗的陕西六路军,又掉头参加了对辽军作战。这次战争持续两年之久。同年底,宋军在童贯、种师道率领下攻取燕京(北京城西南,辽国之幽州)。辽军在金军面前不堪一击,但宋军首次攻城却被辽军击败。1122年,刘延庆统领西路军和辽军降将郭药师部再次攻打燕京。郭部攻下燕京后由于后续部队不继而又退出,刘延庆部焚营而逃。

征辽途中的吴璘,已经是一名下级军官,目睹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灾难。他虽不能改变这一局势,但仍然忧心忡忡。据《吴武顺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记载,有一次吴璘道经河北,住在一家客舍。晚上做了一梦,梦见一名妇女拦住马头,苦苦相告:

“相公在上,恕小女子冒昧打扰!”  

“你有何事,但讲无妨。”吴璘应声答话。

“小女因避兵荒而客死于逃难途中,至今尸骨尚露于水滨,肯望相公垂怜,将它掩埋在高原之上。”

天亮之后,吴璘将梦中所闻告诉身边的军士,并领了几个人去水滨查看,果如梦中所见。他目不忍赌这一惨状,遂将死者移葬。时隔不久,他参加了歙蒲口之战。行军途中,正当他人困马乏的时候,忽见一位老人送来饭菜,还未吃完,老人已经不见。随行之人都感到十分惊异,疑为死者所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这件小事中看得出,吴璘从青年时期就善于体察民情,同情弱者。

  

良家子:《宋史·兵志》载:“绍兴四年,招两淮、关陕流寓及阵亡主兵将子弟骁武不能存立者充。”

 

分享到: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