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吴 珏(1927.12- ) 女低音歌唱家。江苏苏州人,1948年考入南京国光音乐院声乐系,195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黄友蔡、张相影、吕永深、何克、沈湘等。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乐团合唱队,担任女低音声部长。
1951年参加中央音乐学院慰问演出队去新疆演出。1956年与中央音乐学院部分同学,在苏联专家排练指导下,在北京成功地演出了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961年在苏联指挥家阿偌索夫与中央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担任第四乐章“欢乐颂”领唱。
1979年至今,任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声乐教员。
(《中外歌唱家辞典》 1993年 冯光钰 薛良主编)
9吴秀琴(1928.4- ) 高级编辑。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曾任《辽宁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主要贡献:在4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主要从事文化艺术的报道和评论,特别是在电影、戏剧、音乐、曲艺、报道和评论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先后采访荀慧生、云燕铭、宋长荣、李默然、陈颖、郭颂、韩少云、魏喜奎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撰写大量影评、剧评、文化艺术消息、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其中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弦鼓沧桑四十年》、《钢丝绳上的微笑》、《三十年人间冷暖》、《血汗育成“活红娘”》、《荀慧生传艺散记》以及《曹禺、金山谈话剧(报春花)》等系列报道。
(《中国专家大辞典(9)》主编 江涛 刘国雄 王海滨 2000年5月出版)
10吴志灵(1928.9- ) 声乐教育家,辽宁海城人。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5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师从王翘钰、沈湘。毕业后分配到南京艺术学院任声乐教师。1959年调入天津音乐学院。
50年代后期曾活跃于舞台上,在学习民歌、地方戏曲、京剧等民族民间声乐传统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民乐民族化方面有一定造诣。
在声乐教学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声乐人材,成为各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的声乐骨干力量。
(《中外歌唱家辞典》 1993年 冯光钰 薛良主编)
11吴学昭(1928— ) 著名学者、教育家吴宓先生的女儿,母亲陈心一三姐妹,大姐吴学淑,二姐吴学文。
生于北京,长于上海,北京燕京大学毕业。曾任《中国儿童》主编;《中国少年报》副秘书长,负责编辑事物;新华社、人民日报驻外记者;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08年著书《听杨绛谈往事》。
12吴雁南(1930.11- ) 副研究馆员。江苏昆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江苏昆山国营振兴窑厂办事员,苏州人事局办事员,中共苏州市委办公室档案科副科长,苏州市档案局(馆)副馆长。
主要贡献:长期从事全市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改变了苏州市科技档案工作的“四无”状态(无机构、无人员、无制度、无库房)。主要参加了江苏省科技档案学科研究组,对“科技档案工作改革和发挥科技档案作用提高经济效益”等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对指导全市科技档案工作的改革、利用科技档案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获得苏州市先进工作者,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党员等称号10次。先后编撰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必须加强外贸经济技术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科技档案在发展丝绸生产中的作用》、《科技档案在中成药生产中的作用》、《试论对科技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整顿科技档案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和《怎样做好业务指导工作》等8篇论文,分别刊登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工作》及《档案与建设》等国家、省级刊物上,其中《试论利用科技档案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等论文获江苏省档案学术研究成果三等奖。《科技档案工作改革浅谈》被编人《档案工作改革资料辑录》一书中。1990年主编了《建设档案工作》文集,促进了全市城建档案工作的蓬勃发展。
(《中国专家大辞典(9)》主编 江涛 刘国雄 王海滨 2000年5月出版)
13吴雪梅(1932— ) 原名吴淑英,祖籍海南文昌市会文镇。出生于新加坡。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国读书。1951年赴新加坡。1952年在乌桥镇参加培达学校筹款义演,与林熙畴先生搭配演《红旧影》、《糟糠之妻》、《爱河潮》、《爱情与黄金》、《青楼恨》等时装琼剧,获得成功。1961年以后,她组织新加坡繁华剧团,分别在泰国、新加坡演出。是一个在新加坡、泰国享有盛誉的著名琼剧演员。
(《中国吴氏通书》吴健琴20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