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宸衷独断(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李治亭  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7 10:22:08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尚、耿同三桂一样,都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种种特权。他们恃此来扩展自己的实力。尚可喜专制广东,在广东私设征收苛捐杂税的“总店”,连日用鸡豚及蔬菜水果等不税之物一概加倍抽税,其他如铜、铁、锡、木材等除按规定纳税外,又加私抽税,此种盘削,每年不下十余万两白银。郝玉麟:《广东通志》,卷62,“艺文志”4;吴兴祚:《议除藩下苛政疏》。总之,“凡米谷鱼盐,刍茭布帛之属,市侩侵渔,利归王府”刘嗣衍:《广州府志》,卷28,“金先祖传”。。广东有通海之便,尚可喜大搞海上私贩,牟取巨利。“藩府之富几甲天下”。《觚剩》,卷8,“粤觚”下。耿藩所在的福建,盛产鱼盐,其“利为天下最”,百姓皆以此为生。许旭:《闽中纪略》。耿藩“横征盐课”,“荷派夫驿,勒索银米”,掠取大量财富。《清圣祖实录》,卷94,13页。他利用海运之便,跟荷兰及东南亚各地大搞走私贸易,无所顾忌。他们同三桂一样,各在自己的统治区非法从事种种经济活动,已经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带来了不良的政治影响。

吴、尚、耿一方面搜刮民财,聚敛财富;一面伸手向朝廷索取千百万粮饷和经费,用于养兵和行政及生活开支。三藩所属将吏士卒所需俸饷,动以巨万,征调各省“协济”云贵、广东、福建。以顺治十七年为例,云南一省年需俸饷900余万两,“天下正赋钱粮其数当不及此也”王命岳:《耻躬堂文集》,卷4,“论滇饷疏”。!加上福建、广东两省饷银。共需2 000余万两。而这年的全国军饷也才不过1 700余万两。康熙五年(1666年),左都御史王熙指出:“直省钱粮,半为云贵、湖广兵饷所耗。就云贵言,藩下官兵岁需俸饷三百余万,本省赋税不足供什一(十分之一),势难经久。”《清史稿·王熙传》,卷250,9694页。因此说“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圣武记》,卷2,62页。,实非虚语。朝廷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还是常常不够用,因欠饷而发生兵士逃亡、暴动的事时有发生。每有饷不足,他们就连章告急;有了剩余,隐匿不报告,支用情况,也不叫户部核查。三藩需求浩大,常使各省为难,也使负责钱粮的户部疲于奔命,整个财政为此陷入困难的境地。《明清史料》丁编第8本,“平西王吴三桂密奏本”。

三藩的存在,在经济上已成为国家的巨大负担。

至撤藩前,尚可喜年老多病,获准由其长子尚之信理事,《清圣祖实录》,卷37,9页。他“以凶虐横于粤”;耿精忠“以税敛暴于闽”,三桂在云南“尤骄纵”。《圣武记》,卷2,62页,参见《清史稿·吴三桂传》。

显而易见,三藩问题日益变得严重起来。造成这一后果,要而言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吴、耿、尚“三王”有意保持和扩大自己的实力;二是从顺治到康熙初年,两朝给予他们过多的特权和优待,在客观上鼓励和助长了他们的势力的恶性膨胀。他们久握精兵,横行一方,自行其是,不能不与日益加强的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产生尖锐的矛盾。因此,造成这个政治后果,朝廷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康熙六年(1667年),圣祖刚满14岁,已到了独自处理政务的时候了。七月,举行亲政大典,辅政四大臣(首席辅政大臣索尼刚去世)已完成历史使命,正式把朝廷大权移交给这位少年天子。过了两年,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圣祖毅然下令逮捕了专横跋扈的四辅臣之一鳌拜,才真正把权力收归自己手中。圣祖亲政,乾纲独断,标志着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在迅速加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开始。不言而喻,形同割据的“三藩”跟日益加强的中央集权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圣祖久有撤藩之意,据他自己说,“朕自少时,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清圣祖实录》,卷99,8~9页。。他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至康熙三十一年,字迹还保留在柱子上。《清圣祖实录》,卷154,10页。圣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三藩对国家已构成腹心之患,把它列为自己执政所必须解决的三件大事的头等大事,时刻思虑裁撤的时机与办法。

圣祖深虑“三藩俱握兵柄,恐日久滋蔓,驯致不测”《清圣祖实录》,卷99,8页。,虽早有撤藩的打算,又以三藩掌握精兵猛将为忧,不敢贸然采取行动。在撤藩前的一两年间,即从康熙十一年到十二年初,圣祖十分关注云贵的动向,有目的地进行人事变动,多方笼络三桂的部属。

康熙十一年(1672年)七月,圣祖突然决定“叙征缅甸,获伪永历朱由榔及进云南、贵州、征水西功”,大赏三桂属下有功将士;授给都统何进忠为一等精奇尼哈番,护军统领夏国相、副都统吴应正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都统吴国贵、副都统高得捷、高拱、参领傅其栋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已故副都统杨珅之子杨延先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已故副都统李天植、傅文元之子李廷璧、傅天柱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自护军参领杨奉元等以下127人,都各授给世职不等。《清圣祖实录》,卷39,12页。

征云贵事已过去了十余年,却迟至康熙十一年才叙功给授,从中可以窥见圣祖有意施恩于三桂将领,加深他们对朝廷的感情,使他们对朝廷怀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