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宋代延陵吴氏舶堀起 1.延陵:季札四房的中兴 作为天下吴姓正宗的延陵吴氏两大主系之一的季札第4子吴子五宗,于唐宋之际开始崛起。据公元1012年吴遵路《丹阳吴氏宗支录初次编订叙》,-吴子玉的后裔有一部分自吴国灭亡后,一直坚守家园,世代族居延陵,人称延陵吴氏。延陵吴氏传54代,出了个吴*(上才下鼎)。谱称吴*潜处山林,隐居不仕,但他却对吴姓宗族历史很感兴趣,首次编成《丹阳吴氏家谱》20余卷。为了表明自己是延陵正宗,他自号“延陵散人。自此,延陵之名开始再度为世人所知。
吴文家族六代显宦 吴*的儿子吴文;字文正,仕南唐主李升,官任太子中允。延陵吴氏自吴文开始,六代显宦,勋名灿然,赫赫如日中天。吴文生子吴淑;字正义,是南唐至宋初最著名的一代大学者、大文人。早在南唐时,吴淑便以超常的才华被时人器重,官任校书郎直内史。宋平江南后,授大理评事、起居舍人等重要职务,预修北宋三大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又注《事类赋》一书流传于世。 吴淑生3子:吴安节、吴让夷、吴遵路,个个都是进士出身,不但地位显赫,人丁也兴旺发达。其中第3子吴遵路,字安道,历任殿中丞秘阁校理、工部郎中、陕西都转运使等要职,封荣禄大夫、柱国少保。龙图阁大学土,入《宋史•循吏传》。吴遵路后又封为“延陵侯”,延陵吴氏之名,更加荣显。 吴遵路生3子,也都身居要职。长子吴璞,官至比部员外郎。次子吴瑛,官任虞部员外郎,通判池、黄二州,知郴州。但他不乐仕叙,年仅46岁,便辞官回家,种花酿坛,消遥自乐。三子吴琚,也官任中书舍人。他还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曾题字甘露寺‘天下第一江山’,至今碑刻仍在。吴遵路3子又分3支。 次子吴瑛一支,传儿子吴中起,也是进土出身。吴中起生两子:长子吴交如,次子吴班如。吴交如中宋高宗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进土,官任飞部郎中、大理寺正卿等职。延陵吴氏自吴文至吴交如,六代显宦;自吴遵路至吴交如,祖孙4代都是进土,宗族繁荣兴旺至此臻于极盛。吴交如以后,宗族又开始衰落,但人丁却很兴旺。吴交如生3子:长子吴尧卿,后裔居住在江苏丹阳县高庄;二子吴万卿,居丹阳沛村;三子吴禹卿二支,居丹阳东流。
丹徒吴氏世系 吴遵路长子吴璞一支,传吴中迪、吴纯如.吴显、吴致尧、吴棠、吴质6代,家族远不如二房吴瑛一支兴旺。直到吴质的长子、季札第65世孙吴椿,元初官任太子中丸,家族开始中兴。据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吴椿第15世孙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吴椿于元初自丹阳迁居江苏丹徒。子孙世居于此,发展成今日丹徒吴氏。丹徒也是古延陵属地,这里也有吴季子庙,吴椿一支,即奉祀这里的季札庙祀。丹徒吴氏以吴椿为一世祖。谱载,吴椿生了9个儿子,子孙人丁非常兴旺。自吴椿以下15世,也就是吴季札第80世起,丹徒吴氏派语行字如下:“土、正、益、文、学,绍、述、启、宏、昌、积、善、传,家、远,居、仁、衍、世、昌”。
2、季札次房回归延陵 回归:吴元三做领头雁 季札次子吴征生宗,经吴芮。吴汉到唐末呆翥、吴融父子,形成山阴吴氏。据民国八年《山阴州山吴氏族谱》,吴太伯的第69代孙吴融娶妻李氏,生了三位公子:长子元三、厂元睿、季子少邓。吴融之后,山阴吴氏分成三支,次子吴元睿—支,迁到湖北江陵;三子吴少邽一支,迁居浙江渚暨。而山阴吴氏正宗,长子吴元三一支,几经繁衍变迁,至五代赵宋时期,宗族成员大批回归到吴姓故国姑苏、无锡等地,家族随之兴盛起来。 谱载吴元三娶唐宗室惠昭太子李宁的曾孙女为妻,也生了三子:吴彬、吴彪、吴伊。宗族又一分为二:次于吴彪。为季札的第71代孙,他迁回江苏无锡;主持那里的吴姓始祖吴太伯庙祀,成为无锡吴氏主宗。据明嘉靖三十二年杨继盛《吴氏叙宗》-无锡吴氏宗派后来又衍生出闾江、六合、高邮、河南、晋陵、邗里、玉带桥、研塘、毛村、历下等众多的吴氏分支。长子吴彬,则迁居咸阳。
吴彬家族讲究死后“落叶归根” 吴彬,字文郁,官封骠骑将军,家族因此迁居咸阳。据谱载,他是后世姑苏吴氏和山阴吴氏的共同始祖。自吴彬开始,吴季札次子这一宗形成了股强烈的回归故国意识。吴彬死后,遗嘱认祖归宗,转辗数千里也要妇葬吴国故地旧乡吴郡虞山(今江苏常熟虞山);这里是吴姓的传始祖吴仲雍的墓庐所在,吴彬归葬于此,可真的是叶落归根了。吴彬娶妻支氏;生二子:吴顺、吴颐,部没有什么功名。吴顺,字公孝,娶上官氏,生子吴兆尽。吴兆辰,字南应,后唐天成年间(公元926—927午),吴越王钱元瓘召他做司马的高官,他却避而不就。吴兆辰娶妻言氏,生二子:吴穆、吴彰。吴彰,字泽着,颇富文才,于周世宗广顺二年(公元952年)专中运士,吴征生一支吴氏家族至此又开始中兴,但这时其家族迁居在开封。吴彰娶妻苗氏生子吴旻,字丽章。吴旻之时,已当北宋;家族进一步兴旺。吴旻博学多千,中宋太祖干德间(公元963—967年)进土,官任刑部尚书、知制诰翰林学士加左谏议大夫。他又娶广西提督黄育之女为妻,从而与显宦家族联姻,使宗族地位更加牢固。吴曼去世后,谥“文靖”,葬在襄邑(今河南雎县)西。吴曼独子吴感,字应之,宋仁宗天圣年问(公元1023—1031)官任殿中丞。这位吴感先生,也象乃祖吴彬一样,去世后叶落归根,被葬回吴国故地姑苏(今江苏苏州)。 吴感妻李氏,生三子:吴万钊、吴万镒、吴万钟。次子吴万镒字居厚,官任曲阜县令,后升力京东转运副使。吴万镒的家族又随着他的任职而迁到山东,他去世后也没能回到吴国故地,只好葬在鲁城(曲阜)西。吴万镒与妻何氏生一子吴顦。吴瓯字永和,他虽没有做什么官,但由父亲作主,娶孔圣人的第48代孙封衍圣公孔瑞友之女为妻。与孔子家族的联系,又给吴氏正宗增添了一层神圣的荣光。吴颐的独子吴原,字叔本;任浙江青田县尉,虽是一个七晶小官,但他却与妻祝氏生了两个了不起的儿子:吴相、吴梓。吴原之后,分为两支,吴相成为苏州:山阴吴氏基同始祖,吴梓则成力江阴吴氏始祖。
显赫的吴相家族 季札的第80代孙吴相,字世翊,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2)高中状元。这是吴姓宗族史土第二个状元。随后,任著作。郎;夫章阁侍制、翰林大学士等——系列高职,死后谥“忠简”。地位比乃祖乃父大为显赫。吴相的高中状元,标志着吴氏主宗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吴相之后,其家族人材辈出,在宋明时期产生了大批重要人物。 吴相与妻王氏的独子吴造,字文立。官任乌伤(今浙江义第五章 宋代延陵吴氏的崛起乌县)主簿。至此,山阴吴氏一支又迁居到浙江义乌。吴造妻孙氏,生二子:吴让、吴尧。亲族又一分为二,吴让留居义乌,后裔繁衍成浙江义乌吴氏。吴尧之后先居义乌,后迁苏州。 吴尧之后,不但人丁兴旺,而且4代显宦,宗族备极尊荣。吴尧,字师圣,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进士,官做到礼部尚书。吴尧娶妻葛氏,生4子:吴禄、吴实、吴袍、吴湛。长子吴禄,字无秩,号默斋,宣和三年进士,官任左丞相之职。这是吴氏宗族为数极少的几个丞相之一。吴禄夫人郑氏,生3子:吴占、吴瑜、吴晟。长子吴占,字美成,官任集贤院侍制,而且娶宋代皇室宋太宗8世孙赵汝述之女为妻。吴占与赵氏共生5子:吴欢、吴滂、吴大猷、吴修;吴随。长子吴欢,字廷悦,也是一个进士,官任江西转运使,他娶钱端仲女为妻,生4子:吴亮;吴乔、吴宜、吴亦。吴欢的后裔也非常发达,人丁兴旺,并分衍出众多分支。吴欢的第3子,吴太伯第86世孙吴直,于南宋中期迂回吴国故地苏州吴县至德庙;奉祀这里的吴太伯(至德)庙祀。
吴亦繁衍出萧山吴氏和州山吴氏 吴欢的第4子吴亦一支.先迁到浙江萧山。吴亦妻卞氏,生二子:次子吴铨,留居萧山,成为萧山吴氏。19珪2年人口普查表明,萧山吴氏在全县502个姓中是第22位的大姓,人口已达14617人,主要集中在城厢镇、城南乡、闻堰乡等地。 吴亦的长子吴钮,娶妻张氏,生—子吴兹。吴兹由萧山入赘山阴县壶觞月潭,从此,他的这一支家族便又回归到唐代吴翥先生族居地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吴兹生二子吴涧、吴润。长子吴涧,世居月潭。次子吴润,元初官授观察使司。他娶本地朱氏为妻,生两子:吴德一、吴德二。德——支后绝传。德二娶华家岭华曾七之女为妻,家族因徙居山阴州山,成为州山吴氏。吴德二生两子:长字吴慎一绝嗣;次子吴慎,名均礼,字慎直,排行慎二,生于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在《山阴州山吴氏族谱》中,以他为州山吴氏的第—世祖。吴均礼的后裔山阴州山吴氏宗族人丁极为兴旺。据谱载,吴均礼生了4个儿子、16个孙子、6个孙女,55个曾孙。传到今日,州山吴氏已到第30代,也就是季札的第121代。州山吴氏后裔,也产生过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州山吴氏的第8代吴兑最为著名。吴兑,宇君泽,号环洲,生于1526年,卒于1596年。他是吴均礼长子的后裔。吴均礼之后传吴渊、吴晖、吴璇、吴源、吴便、吴竟,一直都是长子长孙。吴兑是吴竟的次子,他另有一兄吴悦,—弟吴兖。吴兑是嘉靖时进士,初任乒部主事。史称他善于治军,为明代中期的杰出将领。曾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抚宣府(今河北声化县)当时宣府是与蒙古接壤的地区。吴兑因治边有方,于万历二年1574年)加兵部右侍部,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他与张居正为政界之友。张任丞相后,吴兑又升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弃巡坏顺天。吴兑为—代边将,多次打败了北方蒙古人的骚扰侵犯;确保边境安宁。后来,他又升职,当上了兵部尚书。州山吴氏,主此备极尊荣,显赫—时。
江阴吴氏始祖吴梓 季札的第80代孙吴梓,字世材。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梓一支,于公元十一世纪中期迁回吴姓的发源地、古延陵郡的江阴县,主奉延陵季子庙祀。吴梓成为回归江阴的始祖。吴梓传吴思贤、吴盛、吴永龄、吴仲基。吴仲基生两子:长子史铎,次子吴右。传到吴太伯的第85代吴铎、吴石两兄弟,宗族复又兴旺发达起来。长子吴铎,字伯聪,官任修職郎。吴铎的儿子吴博古,字敏求,宋仁宗绍兴二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进士,官至侍郎。吴博古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居住在江阴夏港,这里有—座延凌季子庙,且有孔子所题“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另一支居住在江阴县大桥北七房庄。 吴石,字季明,公元152年进土,官任浙江绍兴府知录。吴石生吴继祖,吴继祖生吴威,吴威生两子;吴浚、吴愈。其中,长子吴浚一支,又迁居吴姓的发源地无锡县梅里村(今梅村镇)。次子吴源,字茂深,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3年)进士。吴源生二子:吴坦、吴埙。其中,长子吴坦居于江阴东城后底泾,成为后底泾吴氏十派的始祖。
季札长房复姓归宗 初,季札长孙吴濮婪于春秋末年越灭吴之际,逃隐于太湖,东洞庭武峰山南,隐姓埋名,改为濮氏。此后,一隐就是1800年,延续数十代。濮氏一族,世代在此“度地开垦树艺,自食湖波浩荡”,“不识世间理乱”而各朝政府也“未识其有民人焉”(元范寅《(洞庭吴氏)世谱通考》)。 唐宋以来,濮氏宗族日益繁衍蕃昌;开始重视自身历史。唐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季札第.40世孙濮孟初始创修家谱。到宋代又有濮本,复修家谱。随着家谱的兴修,宗族发达,对本身历史的追根溯源,濮氏宗族开始产生一种日见强烈的回归意识。,这时,正值宋室南迁之际,濮氏宗族也渐渐地开始为外界所知。早在北宋崇宁年間(公元1102—1106年),濮氏宗族便以族长濮肇出面,向政府输粟赈荒。宋朝廷曾下召征用为官,但濮肇辞绝不赴任,仍归隐太湖。二十余年启,宋高宗迁国渡肛之际,中原残破一北方人民纷纷南遷,许多移民到濮氏世代隐居妁太湖周围湖山之间开垦谋生。至此,千余年屏迹于世的季札长子濮氏宗族才暴光于世。濮氏宗族,久屏迹于世,却一直保持吴姓先祖纯朴仁厚之风、乐善好施之德。南迁移民,闻名后纷纷前来投奔。依附,太湖周围七十二峰之间,移翠无处不在。移民间尊称濮氏族长濮页为“仁义山长”。移民的增加,需要政府的管理,而濮氏宗族此时也希望恢复本来面目,得到车府和外界的承认。到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濮百上京朝见赵宋皇帝,奏闻本族家世和移民事宜,宋宁宗皇帝圣旨批道:‘这濮首既是季札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作,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冬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见元范寅《(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至此,吴季札长子一支,在历尽艰辛,变姓隐居千百年后,正式认祖归宗,又回归到吴氏大家族中来。 在濮氏复姓为吴的同时,朝廷为了表彰吴氏世代祖先并拓之功,将其地取名吴巷,归属平江路版籍。又划出乘凉山地四,亩六分,永远免税,供吴氏祭祖之费。此后,吴氏家族便以季札翠吴氏嫡宗标世,世称“延陵吴氏”,又称“洞庭吴氏”。到元朝元贞年间(1295年),吴宣教公新修吴氏族谱,阐明世系,始立昭穆。稍后,吴宣教娶荆氏,生4子,属‘寿”字辈:吴寿安、吴寿宁、吴寿昌、吴寿盛。宗族一分为四。皇庆年间(1312年),吴寿宁又在濮公庵故墟改建延陵季子庙,庙旁有范仲淹之孙范寅题名“延陵祠堂•石碑一块。吴寿宁5世孙吴友丘,再修吴姓族谱,统一四派。再传3世到吴友丘之孙,吴季札的第69世孙吴漠(字子嘉)增修族谱:至此,洞庭吴氏家族举谱始至完备。自第66世起至第82世,洞庭吴氏的排序是:“嘉、时、永、定,克、绍、景、从,懋、光、必、应,继、禮、承、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