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为吴国,季札功不可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伟勋  文章来源:至德文化博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5 7:42:07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吴王寿梦宏图伟略,整饬朝纲,招贤纳士,强国富民,锐意进取。不数年,小小的吴国便跻身于诸侯强国之列。寿梦有四子:长诸樊、次馀祭、三夷昧、四季札。王位由谁来继承? 几经郑重考虑,毅然决定将王位传给有贤公子之称的季札,此举受到吴王室的一致拥护和季札三位兄长的积极支持。然而,季札却让曰:“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无奈,寿梦遗命:兄终弟及,以次相传,必授国于季札。寿梦卒,长子诸樊主丧,丧毕,诸樊再次语重心长地对季札道:“过去,二伯(指泰伯、仲雍)尊父让贤,结伴出奔荆蛮,建立勾吴而使武王,传颂千古。而今,为了吴国,我愿称臣而耕于野。季札辞谢说:“曹宣公死后,诸侯与国人都不满继位的君,欲立子臧,可子臧不同意,离开曹国而成全曹君,君子都称赞子臧能够守节。我虽不才,但也想学习子臧的为人。季札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王室。为了实现父王兄终弟及的愿望,为了吴国的将来,诸樊、馀祭、夷昧三位兄长,金戈铁马,血战沙场,尽心竭力,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每次让位于季札,季札谢曰:“夫适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季札不受,甚至为此而避耕于舜柯山。

    寿梦决定将王位传给四子季札,是任人唯贤,爱才若渴的充分体现;季札三逊其位,继承先祖泰伯、仲雍的高尚品德,是至贤至圣、忠孝两全的典型表现;季札兄弟相互谦让尊重,是吴国和谐关系的具体反映。季札三让王位,历来受到世人的称赞和崇敬,故被尊称为至德第三人

    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华出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为了吴国的兴盛强大,他奉命通好北方诸侯,历访鲁、齐、郑、卫、晋等国。在鲁,请观周乐,季札借此议论了周和诸侯的盛衰大势,颇中时要,故司马迁称道他:“见微而知清浊;在齐,他规劝晏平仲还邑,还政于齐后,避免了灾难;到郑国,他劝勉子产以礼治国;在卫国,他赞扬了卫国用人之道;到晋国,他分析了其人心归向;往返徐国,留下挂剑君墓的千古佳话。宋武帝盛赞延陵王季札:“维王延陵,全义让国,见礼知政,闻乐知德,观风审音,挂剑酬心,怀哉高风,无古无今。这是对季札一生确切的写照。

    季札的贤德之举大大丰富了吴文化的内涵,他重友情,守信义,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道德里程碑,他的高风亮节永远为后人所敬仰。

    对于这样一位伟人,有些人出于对他的敬佩和期望,说出了吴之衰也季子让以失之的惋惜之语,尤其是公子光设计,专诸刺王僚,遂自立为王一事发生后。公子光此举,破坏了旧制,践踏了王礼,季札怀着仁德之心,悲惋地表示:你杀王僚,让我继承君主,是我与你为乱了。为了吴国的大局,为了不再发生父子兄弟的互相残杀,毅然隐居延陵。如果当公子光欲将国政还予季札,而季札也接过王权,凭他的聪明才智和德高望重,是能掌管好吴国,并相对延长吴国兴盛繁荣的时间,但不能永恒。同时,这样做后以前的一切也就皆不存在。然而季札没有这样做,他的忠节之举,再次感动了大家。公子光更是自知理屈,于是即位后更加奋发图强,安邦治国,吴国由此步入了鼎盛阶段。

    然而仅仅经过40来年,吴国由盛及衰直至灭亡,这是由内外多种因素所决定的,详见夫差失国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