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现代史文学栋梁--义乌吴晗家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7 11:26:2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这些文章立意明确,开门见山,文风清新。就内容看,一大部分文章是歌颂党和人民革命事业以及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有的是针对当时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批评的。在写作方法上,许多文章以古代历史资料为题材,以古鉴今。"在《三家村札记》中,吴晗共写了二十一篇杂文,大部分是关于倡导好的学风,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勤奋、端正的学习态度的文章。但是,这些良好的愿望以及在这些良好愿望下所发表的文章,使他们在"文革"中陷入政治旋涡而成为他们政治和人身灾难的导火索之一。

造成吴晗在"文革"中遭受批判的另一个导火索是他的历史剧《海瑞罢官》。作为明史专家,吴晗对敢于犯颜直谏的明代著名清官海瑞印象自然不坏,但真正促使他重视海瑞,由写有关他的学术文章到编历史剧本,还是秉承了毛泽东的指示。

1957年反"右"扩大化以后,干部和知识分子说真话的积极性受到伤害,许多人为了避免招惹是非,不再说真话。而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思潮,更加重了顺风使舵、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的恶劣风气。毛泽东觉察到这个问题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次看完了湘剧《生死牌》中海瑞敢于骂皇帝的历史故事后,授意宣传一下海瑞刚直不阿、敢于说真话的精神,以扭转不讲真话的不良之风。这个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到了精通明史的吴晗身上。吴晗很快写成了《海瑞骂皇帝》一文,刊登在1958年6月16日的《人民日报》上。以后,又以同类题材陆续写了《海瑞》、《清官海瑞》、《海瑞的故事》等文章,这些文章全部围绕一个主题:敢说真话。1959年9月,北京京剧团著名演员马连良又约请吴晗将海瑞的事迹写成剧本,搬上舞台。吴晗虽然感到写剧本对自己而言未免勉为其难,但在几经犹豫之后,还是在朋友的托付和普及海瑞精神的期望下答应了此事。剧本七易其稿,到1960年底开始彩排,并正式定名为《海瑞罢官》。

《海瑞罢官》公演后,"毛主席很高兴,在家里接见了主演海瑞的马连良,同他一起吃饭,请他唱海瑞,并说:戏好,海瑞是好人。还称赞剧本的文字写得不错,马连良回来告诉吴晗,说毛主席真伟大,礼贤下士,接近群众。吴晗听了非常高兴"。但是,吴晗所不能预料到的是,随着政治风向的转变,他的这本历史剧本竟成为后来"文革"开始的导火线,也成为他政治和人身灾难的开始。

7."文革"罹难与历史的公正

与吴晗命运相关的政治风向的变化是1959年七八月间在庐山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又称"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被打倒。这次会议的原定议题本来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的意见。毛泽东认为这是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主义者向党进攻,会议遂转向批判彭的"右倾"。由于《海瑞罢官》中有"平冤狱"等情节,可以与"为彭德怀抱不平"相联系,于是江青从1962年始就以《海瑞罢官》"想替彭德怀翻案"为由,从此人手,批判彭德怀及与彭德怀有相同思想基础的"右倾"主义者们。1965年春,江青在毛泽东的默许下在上海组织了一个以柯庆施、张春桥和姚文元为成员的秘密写作班子。经过近一年的充分准备,1965年11月10日,由姚文元执笔的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正式发表,这篇文章以"平冤狱"为替彭德怀翻案,海瑞逼徐阶退田为要分人民公社的田等为理由将《海瑞罢官》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政治敏感的年代,这篇负载着特殊政治任务的文章的发表,自然要引起不同的政治态度和不同的政治阵营的对抗。由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于2月4日讨论拟定,由刘少奇于翌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简称《二月提纲》)为《海瑞罢官》定性为学术问题。但是,这个提纲受到毛泽东的批评。5月10日,姚文元又在《解放日报》、《文汇报》上发表《评"三家村"》一文,由对吴晗的批判深入到对邓拓、刘少奇的批判。5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了著名的《五一六通知》,《五一六通知》被认为是"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开始,也同时将吴晗的《海瑞罢官》正式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问题。事实上,从4月开始,对吴晗的批判就已经由原来的学术批判转变为政治声讨了,并且声讨的对象由原来的吴晗个人扩展到了"三家村"所有成员。邓拓于《五一六通知》发表的"第二天晚上,或者是说在第三天凌晨,服安眠药离开了人间"。吴晗先是遭遇红卫兵的揪斗,1968年3月又被以"叛徒"、"苏修特务"的罪名逮捕入狱,精神和肉体上的迫害不断升级。1969年10月11日,吴晗被迫害致死。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为"文革"期间造成的冤假错案平反。1979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三家村"冤案的平反决定》。1979年9月14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晗和先他而被迫害致死的夫人袁震举行了追悼会。由北京市委第三书记贾庭三致悼词。悼词对吴晗的一生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和公正的评价。

(三)家庭生活

由于吴晗的祖父早死,父辈又很早就分家单过,所以吴晗的家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个少有的人口简单的小家庭。除了父母亲外,还有兄弟姐妹四人,吴晗是长子,其余是大弟弟吴春曦,大妹妹吴溥月,小妹妹吴溥星。因为吴晗是长子,所以父亲对他的要求特别严格。吴晗七岁时父亲就亲自监督他读御批《通鉴》,每天念多少页,熟悉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规定,完不成任务就要受严厉的训斥,甚至受罚。严厉的家教为吴晗的学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严格的家教管束下,吴晗童年最大的乐趣是和弟妹们在田野、池塘中嬉戏。因此,吴晗一生都和弟妹们感情融洽。

1.结识袁震

大学毕业后,吴晗结识了同在清华史学系读书,比他大三岁的女学生袁震。从此二人伉俪情深,相伴终生。

袁震是湖北光化人,原名袁震之,出生于比较开化的小知识分子家庭。因而袁震能够得以从小读书识字,以她的好学聪颖,学习成绩始终很好。1921年,袁震被叔叔袁书堂带到武汉,考入湖北女子师范。由此,袁震受到当时在该校任教的革命先驱董必武、陈潭秋进步思想的影响。袁震的家庭应该算一个革命之家,他的叔叔、婶婶(王坚白)、堂妹(袁熙之)都曾先后加入共产党和共青团。大革命时,袁震积极协助北伐军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袁震的叔叔、婶婶相继牺牲。袁震被迫离开武汉,于1930年转学到清华大学史学系。清华大学教授吴之椿非常赏识这位聪敏、有才华的女学生,在经济上和学识上给予她极大帮助。大四时,袁震受父亲传染得了肺病,只好休学,但仍住在校内。吴之椿后离开清华,把照料袁震的任务交给好友梁方仲,后梁方仲又离开北平到广州,把照顾袁震的任务交给了好友吴晗。吴晗从此结识了袁震,虽然不久袁震的病加重为当时难以治愈的骨结核,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兴趣、爱好,使二人由相识到相知到相爱。

2.真挚的爱情

吴晗的母亲在得知自己的长子与一个得了不治之症的女子相爱后,从一个母亲对儿子终生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