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忠厚诗书传家--丹阳吴文正家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6 1:01:3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第六章 忠厚诗书传家--丹阳吴文正家族

忠厚诗书传家

--丹阳吴文正家族

吴国灭亡后,固守家园的吴子玉一支在艰难中生息繁衍,至第五十四代吴赢时,家族发展重现生机,历经吴文正、吴淑及吴淑的三子进士:吴安节、吴让夷、吴遵路,代代以忠直相劝勉,以勤奋相砥砺,在吴越至北宋的二百年间,续写了丹阳吴氏的家族复兴史。

(一)家族渊源

丹阳吴氏是吴季札四房吴子玉的直系后裔。吴国灭亡后,吴季札的家族成员或隐居山林,或逃亡异乡,惟独四房吴子玉一支固守家园,奉祀匡陵季子的庙祀,世代族居延陵,繁衍生息。到第五十四代,出了个隐居山林自号"延陵散人"的吴薷,潜心研究宗族历史,编就《丹阳吴氏家谱》二卜余卷,家族开始显名。吴燕子文正刻苦攻读,勤奋好学,终成饱学之士,乓家族亦随之勃兴。吴文正子吴淑,继承家风,成为闻名于吴越、北宋的大文豪。吴淑曾仕吴越,但不久吴越纳入了大宋王朝的版图。国家的统 一可喜可贺,但作为亡国之臣的吴淑,顷刻间便陷入了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但他凭着吴氏族人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克服暂时困难,博得了宋太宗赵光义的青睐,成为北宋王朝的一名要员。

吴淑的三个儿子,个个争气,他们都凭个人的才能,高中进士,使丹阳吴氏更显辉煌。其中三子吴遵路,为官忠直敢谏,具有除旧布新的开拓精神,是北宋中期的显宦。而吴遵路的儿子,吴淑的孙子吴瑛,却淡泊名利,厌弃 ,仕途,辞官归里,过上了隐居生活。不慕名利的吴瑛成了宋代著名的隐士。

(二)饱学之士吴文正

唐朝末年,在黄巢领导的急风暴雨式的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延续近三百年的中央政府土崩瓦解。农民起义军的叛将、唐宣武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朱全忠,在吞并了其他几个藩镇后,控制了名存实亡的唐朝巾央政府。天佑四年(907),朱全忠杀死了十三岁的傀儡皇帝唐哀帝李祝,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开平,立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朱全忠为减少他篡唐称帝的阻力,晋封了一批节度使为王。两浙节度使(沿所在今杭州)钱谬被封为吴越王,吴越成为实际上的独立王国。吴季札的古老封地延陵,时称润州(今镇州市)丹阳,就在吴越王国的辖境内,此时丹阳吴季札的后裔中,出现了一位爱书好学,勤奋习文的大才子吴文正。吴文正爱书如痴,视书如命,勤奋用功,终成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他出仕吴越朝廷,官至太子中允,把丹阳吴氏带进了官宦之门,大大提高了吴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吴文正不仅勤奋好学,而且特别喜欢习文写书,他自撰自编了多种书籍。吴文正不仅自己具有渊博的学识,而且也培养了爱书好学的家族风尚,为丹阳吴氏家族的兴盛奠定了文化基础。

在读书好学家风的熏陶下,吴文正的儿子吴淑,成为吴越北宋两朝名闻遐迩的大文豪,三个孙子吴安节、吴让夷、吴遵路,都高中进士,古老的延陵吴氏再度辉煌。

(三)少年才子吴淑

吴淑(946~1002),字正仪,因受其父吴文正读书好学家风的熏陶,自幼就才华出众,善写文章,聪慧敏捷,并很快成为同代人中的佼佼者。当时以写文章名重江左的两个文豪韩熙载、潘佑都非常器重他。自此之后,在治学研经的过程中,凡有不明白的文句,或者难于用准确语言表述的地方,他们都去找吴淑,共同研究,让吴淑阐释,三人教学相长,很快便成为知己。吴淑在吴越官至校书郎,在中书省当值,执掌校勘书籍订正讹误的工作。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王钱锷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降宋。至此,自唐宋以来,几个政权割据江南的局面宣告结束,整个江南地区统一在北宋王朝的有效管辖之下。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但吴淑作为亡国之臣,自降宋后长期得不到重用。个人不得志,家境亦每况愈下,吴淑只好通过关系举荐,被待遇优厚的学士院录用,经试用,授予大理评事,协助大理寺卿等共同处置决断疑狱之事。由于吴淑知识渊博,又是文章大家,于是参加了盛世之典,著名的北宋三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的预修工作。一天,宋太宗在便殿召见吴淑和当朝两位太学者吕文仲、杜镐,让他们共同释读一篇古碑文。吴淑释读得流畅通俗,浅显易懂,给宋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吴淑又担任了太府寺丞(掌祭祀用物品等),属正八品的著作佐郎(协助著作郎汇编朝廷每日时事,称"日历")。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朝廷决定在崇文院中堂建秘阁,收藏管理珍贵的珍本书籍,古画墨迹等。秘阁初建,吴淑即以著作佐郎之职担任第一届秘阁校理。

在秘阁校理任内,他曾把自己的著作《九弦琴五弦阮颂》献给宋太宗。此书的内容我们现在已无从知道,但他献此书后,宋太宗"赏其学问优博",足见其满腹经纶已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或许这正是他进献此书的目的吧。以后他又作了《事类颂》百篇献给皇帝,皇上命令他做出注释。于是,他又将这百篇文章注释后合计三十卷分册进献。不久被提升为正七品的水部员外郎,掌管水道政令、河渠整修用舟、械、物料等。

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吴淑兼任起居舍人,协助大臣修皇帝的起居注,与此同时,参与预修《太宗实录》。《实录》是皇帝在位期间的编年大事记,一般每一位皇帝死后由其继任者敕令大臣撰修。宋太宗在位已过二十年,时间久远,故先预修。预修不仅可防止资料丢失,而且有利于一些军国大事的查考。不久,吴淑又升任职方员外郎,为从六品官。职方属兵部,掌管天下图籍,郡、镇、砦距离,各地物产民俗等。当时,诸路所呈上的"闰年图"(每逢闰年,诸路把本路州县的地理形胜制图呈报中央),都由卫尉寺仪鸾司掌管。为此,吴淑向朝廷进言说"掌握天下的地形险要诸情况,是皇室和朝廷的机密,国家当今紧急的事务,所以《周礼》职方氏执掌天下的图籍户籍等。汉高祖刘邦入关,萧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接收了秦朝的图籍,由此他全部掌握了天下地形险要,户口多寡,财赋收人多少等情况,我朝请自今年开始,将'闰年图'交给职方掌管。同时,各州郡的地界犬牙交错,过去只画单个州郡的地图册,这怎么能与其他州郡的地图册结合在一起呢?希望4"-后朝廷诏令各路的转运使,每隔十年各画本路的地图一册呈报职方司。职方司汇总为一统图。这样,各地的地形险要,不用查阅观看用绳连接的厚厚的地图册,就可把中国九州的概貌,了如指掌了。"朝廷采纳了吴淑的建议。

北宋时期,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兴起并不断南侵,由皇帝下诏征询防御敌人的策略。吴淑官职低,不在皇帝征求意见的大臣之列,但他忧国忧民,关注国事,向朝廷提出了用古代车战法御敌的意见,在火药已用于军事的情况下,仍然提出用古车战法,自然有些迂腐,但皇上还是下诏嘉奖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

宋真宗咸丰五年(1002),吴淑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吴淑性情纯正,爱静崇古,他不仅学识高雅,博大精深,文章典雅俊美,而且为人善良忠厚,常怀仁爱之心。当年,北宋军队包围建业(今南京),被困在城中的人缺乏食物,很多人由此丧命。与吴淑同街居住的同宗一家人,除两个小女儿幸存下来#1-,其余全被饿死,吴淑收养了这两个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