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刚 从家谱折射辛亥革命 浅议家谱的重要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志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28 22:34:02  文章录入:吴志刚  责任编辑:gohwu
 

从家谱折射辛亥革命  

浅议家谱的重要性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湖北武汉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百年辛亥”、“首义百年”的标语。我成长在新中国,对辛亥革命知之甚少。从网上得知,湖北武昌首义辛亥革命临时总指挥是我吴氏吴兆麟。为了解更多有关吴兆麟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我于2011511日,前往吴兆麟家乡鄂州市。在那里我参观了“吴兆麟将军纪念馆”,查阅了1995年续修《鄂州吴氏宗谱》及1996年族人吴德志著《吴兆麟传》。

从家谱得知吴兆麟这一支的祖上是以万钟公为始迁祖。万钟公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江西鄱阳瓦屑坝迁到湖北鄂城(今鄂州市)葛店吴家畈定居。今已传至第二十二代,历时四百余年。万钟公为吴氏始祖泰伯公第八十一世孙,吴兆麟为万钟公第十六世孙,故吴兆麟为泰伯公第九十六世孙。清光绪八年壬午,一八八二年正月十一日(1882228日),吴兆麟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谱名锡敏,字宽元,号畏三。父亲吴其意,以种菜为生。哥哥兆祺,弟弟兆鲤,他排行老二。在父母调教下,兆麟少年立志,将来一定效法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报效祖国。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兆麟16岁,投笔从戎,参加了湖北新军。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孙中山第一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在他的号召下,革命组织纷纷成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兆麟23岁,参加了革命进步秘密团体“日知会”,并担任干事。清宣统元年(1909年),兆麟27岁,以最优等生毕业于参谋大学,回工程第八营继任左队队官。宣统三年辛亥,八月十九日(公元1911年10月9日),密设在武昌的起义指挥部遭破坏,起义有关负责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就义于湖广总督署前。清吏的血腥镇压,更激起革命党人和爱国士兵斗争的决心,群起哗变,乘机发难,自行发动了武装起义。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但由于临时起事,缺乏得力的领导,于是,众兵士一致公举在楚望台当值的左队队官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吴兆麟不负众望,临危受命,火速布置。先定下九条规定,请众士兵务必执行。然后发表了简短的出师演说,表示了“牺牲一切,与诸君相终始”的决心,赢得了全体起义官兵的一致赞许。起义军的总指挥部设在了楚望台。紧接着下达了第一道战斗命令,全方位布署了作战计划,将各战斗队的领队,路径及任务,一一交待清楚,有条有理,胸有成竹。

1010日深夜,天下小雨,起义军为防备清军反扑,将各处电线割断,全城黑暗。此时炮兵、士兵皆无法射击,关键时刻,吴兆麟火速挑选百余人敢死队,亲自督率前进,抄后街买煤油数罐,易燃物多件,命令士兵纵火。顷刻之间,火光冲天,吴又令兵士猛烈发炮。此时湖广总督瑞澂听炮声隆隆、吓得令人打洞、穿墙而逃。统制张彪也不知所措,吴兆麟了解到瑞澂逃走的实情,迅速将此消息传播开来。风猛、火烈中革命军愈战愈勇。

10日拂晓,各路起义队伍奋起进攻,遂将督署占领。由于瑞澂、张彪临阵出逃,清军溃不成军,城中无兵为敌。起义士兵纷纷手缠白布,赶制军旗,遍插武昌城,武昌辛亥革命一举成功。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

之后长沙、西安、太原……乃至全国,各省纷纷起义。迫使清宣统帝退位,中国终于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各省公推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11日共和国成立。国民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孙中山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吴兆麟曾编著《武昌辛亥革命工程第八营首义始末记》来纪念辛亥革命的胜利。

19124月,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由于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成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

19129月(民国元年)北京政府授吴兆麟为陆军中将。1913年(民国二年)北京政府加授吴兆麟为陆军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