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查看所有留言 签写新的留言 | 源流寻根 | 网友留言 | 网建平台 | 切换到留言本方式
  主题: 1 :2004/2/9 20:27:54


用户
OK
吴联军解散,退回本国。吴军无功而返主要是受了运输掣肘。吴人向北扩张,悬军千里,军需物资,不能完全依赖占领地区供应,而需要国内源源接济。这次吴军由海上对齐作试探性的进攻,被打败,所以放弃了海上运兵的设想,改由江淮水路进军。 此前一年,吴王夫差为了向北运兵,吴国在邗地筑城挖沟(扬州的初建),凿通运河,使长江与淮水贯通,成为尔后军事运输的重要水道(即是古代有名的“邗沟”, 全长150公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是后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江苏段的基础,成为我国东部平原的水上运输大动脉,流淌2500年,滋养华夏民族,至今尤在使用)。 夫差为配合倾举国之师北伐齐鲁,已经开始开凿邗沟运河,以开通北上粮道。越王勾践派文种带领一万人工、百船粮食助吴开河,以坚定夫差北进的决心。伍员见时势紧迫,再次进谏,说“吴越势不两立”。 关于,北上与齐国争锋,老头子伍子胥一直持反对意见。伍子胥认为越国是吴的心腹之患,齐国只是疥癣之疾,夫差搞反了它们的权重。齐国人有可能到江淮之间与我们争利吗?不可能。只能是越国,和我们同被三河包围,两者不能独存。我们夺取了越国土地,立刻就可以乘他们的船,吃他们的大米。而北方人乘车服马,我们乘舟船,我们得到遥远的齐国土地,就象得到一块石田,长不出苗来的。” 夫差想想也对,刚要再次征伐越国,越国使者跑来哀求:“吴王饶恕了我们国家的罪愆,好比给白骨生上了血肉。如今又要攻伐我们,好比种下的禾苗又砍掉,四方诸侯知道了,如何侍奉吴国啊。谚语说,狐狸埋下了它想储藏的野味,又不放心,再扒开来看看,翻来覆去,终于无成功。” 伯嚭受到越王的重贿,极力迎合越方意愿,向吴王陈述伐齐可以使吴威镇四方,四夷宾服,诸候来朝,包括越国,全都摆平啦,一举两得。 夫差于是作罢。正这时候,子贡(大圣人孔子最有出息的学生),也来添火加油,怂恿吴国攻齐了。缘由是这样的: 齐国的相国田常(陈氏),刚刚杀掉国君齐悼公,想独掌政权,但国内的四大家族“国、高、鲍、晏”实力依旧不弱,都想攻击他。他于是采取“外放政策”,鼓励大伙向外侵略扩张,让大伙happy happy。于是齐兵大举伐鲁。 孔老夫子这时候已经周游完了,回国了,听说之后,愤然而起,和门徒商量挽救国家的对策。自贡最善于辞令,前往齐、吴、越、晋等国游说。 子贡展开外交活动,先找齐国田常说话:“吴国的城墙很高,很厚,护城河又深又广,甲革坚固簇新,兵器锋利无敌,士兵经过严格挑选并且喂得很饱。我建议贵军去打吴国好了。” 田常鼻子差点气歪:“您没吃错药吧,让我们找死去啊。” “目的就是找死啊。国、高、鲍、晏四大家族的战士,遭遇刚猛勇厉的吴国兵,不死也擒。那么,你的反对派不就力量削弱了吗?(借刀杀人啊!)。如果他们来打我们最没出息的鲁国,城薄池狭,大臣无用,国君鲁钝,必定大获全胜。那他们有了战功,您的国内的位置,还想好吗?” 田常一听,拍案叫绝,“可是,我也没法无缘无故让他们改去打吴国啊,他们也不傻。” “我让吴国来打您齐国不就可以了吗?哈哈。” 于是,子贡南奔吴国,利用吴王夫差全力称霸的心理,鼓励吴王放弃伐越,转而攻齐,以与齐争雄天下,从而还获得解救鲁国的美名。否则,齐国一旦控制了鲁国,您再动手就晚了。 这话搁谁一听都觉得有道理,但是吴王夫差担心背后的越国:“勾践苦心劳力,夜以继日,内修其政,外事诸侯,总想报复我。”(夫差并不是糊涂虫,他当初不斩灭越国,是心存侥幸,以为对方可以塌塌实实当自己的附庸)。 子贡说:“可以理解。但是畏惧区区越国,是无勇,越国连鲁国的实力都没有,您怕什么呢?” 夫差认为言之有理,想起这些年来,越国俯首帖耳巴结自己的样子了。 子贡说:“为了打消您的顾虑,我这就去越国,让他出兵帮您,共同伐齐。” OK,子贡来到越国。越国最蛮荒落后,因此它的国君勾践也最诚惶诚恐,亲自弓着腰,到郊外迎接子贡,又造访馆驿,向子贡虚心求教。 子贡说:“你们要完蛋啦!” 勾践一哆嗦:“啊?先生何出此言?” “你们想报复吴国,可是给人家看出来啦。你们暗中交接晋、齐、楚的事情,人家都知道。你们这还想好吗!” 勾践汗流浃背,赶紧辟谣,先说当初自己多么愚昧,触犯吴国,又说吴王多么专横,杀伐我们的人民,鄙视我们的百姓。但是我对吴王那还是赤胆忠心,就象儿子对老子,弟弟对大哥,国家成为废墟荆棘,百姓成为鱼鳖王八,照样不惜重宝侍奉吴王。 子贡不听他胡说,告诉勾践,如今最好的办法,是拿出实际行动支援吴国,出人、出枪、出钱,帮助他攻打齐国,如果不胜,他的兵力将大大削弱;如果胜了,必然接着向晋进军。到那时,吴的精兵被消耗子齐,吴之重甲部队被困于晋,越国趁机灭吴,百无遗算。 勾践惊叹,避席而起,还是中原人敢想敢说啊,立刻赠子贡良马宝剑。子贡不受,临走说:“夫差这个人啊,贪图功名而不知厉害。”(一语道破)。 勾践立刻派大夫文种前往吴国表忠心,派三千兵助战,并把越国镇国之室——屈庐之矛,步光之剑以及二十套祖传的犀甲,一齐献给吴王,一心一意鼓励吴国作军事冒险(以收渔人之利)。并且请示出兵日期。 吴王夫差知道越国不会是诚心诚意的,但至少现在越国不会从后方捣乱。只要自己倾全国之兵北上的时候,越国不捣乱,等回来,也就不怕了。 子贡还没够,又跑到晋国去,劝晋国保持中立状态,修兵休卒,充分准备,等待后面跟吴国争锋。 唉,子贡是把吴国给害了,他的这次外出活动,起了“存鲁、乱齐、破吴、强晋”的重要作用,几乎影响了列国未来十年的发展大局。古来游说君王者,无出子贡之右者。(当然,孔子仍然看不上自贡,说他太入世,是“器皿”,而不是“思想家”。 子贡不以为意,口头上承认自己笨:“颜回闻一知十,我只闻一知二”。并不跟孔老头子计较。” 六 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胜利,它要具备对手所没有的competitive advantage(核心竞争力),在我们看来,吴越在文化经济水平和模式上,没有特大差异。吴国能作到的,越国也可以做到,只是个时间问题,十年生聚,就能并头赶上。所以夫差应该早对越国下手,如伍子胥所说的那样,等蛇长大成蟒了,就没办法了。 但是,夫差因为成功得非常风顺,看不起越国,对敌人估计太低,而一心火热要攻打东方大齐,收取无意义的虚名(一直想学齐桓公,却学成宋襄公)。 公元前484年,夫差率领倾国之兵北伐,兵甲粮草乘船北去,逆长江,出邗沟一直达到淮水,逆淮水支流进入山东,北进鲁境,会合鲁军,经过鲁国首邑曲阜,沿汶水南岸东进,进入齐境。齐国驻汶上部队以敌人势力强大而未加抵抗,即向东撤退,吴军跟踪追击,攻克泰安,进展到莱芜。从汶上东退的齐军,得到临淄增援部队的加强,回军西进,与吴军先遣部队相遇于艾陵附近,当即展开紧张剧烈的交战。“艾陵之战”即刻爆发,时间是吴王夫差十二年,齐简公元年,鲁哀公十一年,越王勾践十三年(公元前484年)。 吴齐两军作战序列 吴军 齐军 统帅吴王夫差 统帅 中军元帅国书 将领中军统帅夫差 上军大夫高无丕 副将伯嚭 下军大夫宗楼 上军大夫胥门巢 大夫公孙挥、公孙夏、闾丘明 下军大夫王子姑曹 督战陈书 右军大夫展如 越军将领诸稽郢 鲁军将令叔孙州仇 兵力吴军10万人左右 越军3000人 鲁军2000人 总兵力10万人左右 兵力10万人左右 (兵力规模够大,淮海战役,一天里面,也没有投入这么多同一战场作战士兵。同时可以看得出来,齐国一方都是“国、高”两姓旧贵族的统帅,新势力田常正躲在幕后,捂着嘴乐,等着给“国、高”收尸呢。 时间正是初夏,浪漫飞花的季节。吴王上军“胥门巢”指挥的先遣部队到达艾陵,与齐军相遇,齐将“公孙挥”率部立即迎击,中军斗志最为旺盛,见胜负不分,而跃跃欲试,统帅国书也控制不住,顷刻间鼓声雷鸣,全部投入战斗。吴军先遣部队兵力有限,支持不住,大败后退。 两军初战,齐将“公孙挥”大胜,骄傲地叫嚣,命令士兵各自准备八尺长的绳子,用于拴吴国人的脑袋(平常打仗,是把俘虏脑袋割下来,用头发编成一串,回去按数目领赏。吴国人是断发,头发短,所以“公孙挥”准备拴脑袋绳)。但是齐国另外的大将,都有不详的预兆,纷纷交换纪念品,唱起挽歌,甚至口中含玉,准备再战(死人下殓时候,嘴里才含玉的) 吴王夫差看见初战失利,有损军威,决定对“胥门巢”军法从事。经各将领劝解才免予处分,但免去其“上军大夫”职务,改派去指挥越军。吴王夫差重新调整部署,对上、中、下、右四军规定各自作战任务: 第一仗由上军主打。第二仗由下军主打。伯嚭指挥右军为预备力量。吴王则直接掌握中军支援作战。“胥门巢”指挥越军担任引诱齐军的任务。 吴齐两军于艾陵附近再次交战,“胥门巢”携带越军(不是越南军)向齐军挑战。 齐将“公孙挥”一看又是手下败将来了,当即奋勇出击,越军不战而退。齐军紧跟追击,吴上军迎上来接着厮杀。齐军元帅“国书”立即饬令“公孙夏”率部驰往增援,公孙夏则遭到吴下军的迎击。 齐国书遂把中军也全部投入战场(太早了,大败笔)。吴王夫差则保留中军主力,看见己方上下两军渐有支持不住对方三军攻击之势,招令伯嚭率兵驰援。齐军抽出部分主力,应付伯嚭。 吴王夫差乘齐军抽兵移动的时机,命全部钲锣齐鸣,金声四起(收兵的信号)。齐军一听,哦,鸣金收兵,吴军不打了。齐军斗志遂开始松懈。吴王夫差的中军主力这时才全员撒出,趁机从侧面实施出其不意的突然猛烈攻击(也够狡猾,从侧翼攻击也正是绝招,正点)。 原已苦战疲困的齐三军军,突然又遭受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吴中军主力强大兵力的潮涌似的夹击,上下惊恐,阵势大乱,失去斗志,虽有部分将领坚持战斗,也无力抵抗吴军急风骤雨的攻击,终于崩溃而奔散。10万齐国大军,除少数脱逃之外,全部被歼于战场。革车、甲盾,损失殆尽,光是被缴获的,就有800乘。 齐国将领“公孙挥”战死沙场(就是要拿捆吴国人头的),中军元帅“国书”及大将“闾丘明、公孙夏、东郭书、陈书”等被俘,后被吴军所杀;齐下军将“宗楼”下落不明,仅有上军将“高无丕”突围逃脱。 艾陵战役,吴军大胜。齐三军主将只有一人脱逃,其余军将与部将全部被歼,十万齐军,只有3%(3000人)侥幸以俘虏的形式苟活(齐人也够猛的,宁死不降)。吴军自损人数不详。“艾陵之战”,成为春秋以来列国间战争又一次规模最大而又最彻底的歼灭战,写下了公元前七世纪到五世纪初,最惨烈的一页,最惊心动魄的一页,至今读来让人哀惋无比。 吴军于此役全歼齐军,本应乘胜直趋临淄,攻克齐国都城。但是吴王担心楚国乘机从侧背进攻,因而不愿把主力军长久地停留于偏东的齐国,想适可而止。这样既可对齐国留有余地,又可取得其他诸侯国对自己的敬重。 于是主夫差动议和,齐相国“田常”借助外力解决政敌的目的已经达到,乐得安全收场,于是议和。(齐国“国、高”两氏本来是周天子委派的,此役过后,两氏将臣部署,为之一空。田常成了最大的赢家,从此独揽齐国政权,最终他的后代篡齐。) 这一切都源自于“子贡”的推泼助澜,“艾陵之战”具有典型的军事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色彩。 吴军凯旋而归,中原巴尔干卫、宋等国,表示对吴归服。吴军虽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但政治上却埋下了极为严重的隐患。 齐军失败之惨,为当时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中所少见。主要原因是齐军统帅只顾奋勇冲杀,不管其它,并且在初战获胜,就产生了骄傲轻敌情绪,只想怎么拿绳栓人家脑袋。其次是,当战况紧张时,齐军元帅“国书”竟不考虑全局,过早地使用预备队,把中军主力全部投入战斗。等到吴军精锐兵力由侧面迂回攻击时,无力扭转战局,以致全军覆没。 而夫差则表现得难能可贵。最初,附属于吴军的鲁、越军,战斗力脆弱,协同作战也不力,部分地导致了吴军的初战失败。所以当双方主力决战时,夫差并不震惊于上军初战受挫,而是及时地调整力量,把鲁军将领派去督战,越军将领“诸稽郢”,则干脆调为随从观战,越军只担负诱敌任务。说明吴王夫差知己知友,善于用兵(比当年“城濮之战”的子玉,子玉就是被这些面和心不齐的“友军”搞死的)。 吴王夫差在当时已具有先进的“预备队思想”,属于一种创先。双方战斗开始,“胥门巢”指挥越军,动作机敏灵活,诱使齐军上下两军被动出击。在战况呈胶着状况时,齐军将中军主力全部投入,吴王急令伯嚭的预备队挡住。齐军全部力量均已投入战场,而吴王手上仍然保持有强大的机动兵力(中军主力),把握全局,抓住战机,及时地使用机动主力部队,出其不意地由侧面猛击齐军,获得全面的胜利。 可以看出,在兵力部署方面,夫差错落有秩,区分为诱敌、接战和预备力量三种,自己直接控制强有力的机动主力部队,显示出高度的军事指挥艺术,完全突破了前人三军正面作战的陈规,把机动主力运用得臻于化境。使得在冷兵器还很不发达的时代,能全歼10万之众的齐军,而无脱漏。这不是常人和前人所能做到的。 夫差具有清醒的战略头脑 当吴军歼灭齐军后,他能冷静地控制战局的发展,断然止戈,主动议和。这既不结深怨于齐,又考虑和关照了楚、越两国可能从背后袭击吴国的危险局面,实为深谋远虑的一着。 总之,吴齐艾陵之战,由于夫差指挥得当,获得全面胜利,10万齐军除极少数逃脱之外,全部被歼于战场,丰硕的战果,远远超过城濮、崤战,鄢陵、柏举等历次大战,是战略上的巨大胜利。吴国从此成为中原一时之霸主。 吴王夫差确实是一位具有战略头脑,指挥果断,调度有方的帅才,没有这样的雄才,当初也不敢擒纵勾践,说先放了,他要造反,随时再灭之。直到这一阶段回顾,当初饶过越国,还不能判定为是否为失算。重要是要看今后的工作做得如何
 返回列表
1 条贴子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尾页 6条贴子/页  转到第

回 复 留 言
姓  名:
性  别:
邮  箱:
留言主题:


留言内容:
是否隐藏: 正常 隐藏 * 选择隐藏,只有管理员可见。
验 证 码: *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09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备粤ICP备13015218号 华夏吴氏QQ群:8598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