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查看所有留言 签写新的留言 | 源流寻根 | 网友留言 | 网建平台 | 切换到留言本方式
  主题: [转帖]宜侯夨簋 :2008/4/27 21:12:46


用户
吴太雄
宜侯夨簋 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康王时宜(或释俎)侯夨所作的祭器。1954年于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圆形,鼓腹,四兽耳,高圈足 ,有四扉棱。腹饰圆涡纹及夔纹,圈足饰夔纹。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0余字,记述周康王改封夨于宜地为宜侯, 同时赏赐祭祀用的香酒、代表征伐权力的弓矢及宅邑、土地和奴隶之事,为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1954年,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宜侯夨簋”,这位“宜侯夨”就是周章,簋内底部有126字的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封夨为宜侯并赏赐器物、土地、奴隶等之事。“宜侯”即吴侯(宜、虞、吴,古音相近)——此据郭沫若、唐兰考证(也有不同意见)。该青铜器年代是西周早期。 郭沫若、唐兰二先生的考证,认为夨就是周章,也有人认为“夨”是周章的弟弟——虞仲,还提及由于赏赐的级别很高,甚至超过了后来为周室立大功而被封诸侯伯长的晋文公,说明被封者身份很高(王室近族)。由于考据繁冗,恕不多叙。如果感兴趣,可参见:   《中原文物》 1999 第4期 《宜侯夨簋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 王永波   《文物》 1985 第7期 《宜侯夨簋与吴国》 李学勤   (还有更早的,郭沫若、唐兰的,可惜找不到。) 在春秋三传的记录中,周在淮河以东以南的地方并没有转封的诸侯,但是宜侯簋的出土填补了这个缺失,也就是说,曾经有周人转封于长江下游,但是在西周末年东夷的打击之下被摧毁,例如武王之穆中曾有所谓‘邗晋应韩’,其地应该在两淮间的邗沟附近,也不见左传记录,可能也应该已经亡于东夷,所谓诗云:四方姗姗。。。。,因此吴人也完全可能是宜侯之国瓦解与土著文明的后裔。 所谓“宜侯是改封而不是原封,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宜侯是太伯的後人”则不然,首先大伯无后,一直用虞仲之后代表出走之族。那么只要证明吴是虞仲之后就可以了。      然后看看宜侯簋铭文内容:      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卜于宜口土南。王令虞侯矢曰:〔迁?侯於宜。锡〔〕鬯一卣、商瓒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锡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锡在宜王人〔十〕又七裏。锡奠七伯,厥〔庐〕〔千〕又五十夫。锡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大扬王休,作虞公父丁尊。      中间许多字锈坏,但是从可辨别的字来看,这是康王时器,系康王在审视了东国之地图之后,又把虞候转封在宜。参照周公子转封在鲁,那么同样有可能虞公子转封,并保持虞的称号,因此作器的供奉对象是虞侯之父虞公。由于转再宜地,因此改称宜侯,犹康侯改封在卫而称卫侯,叔虞封在唐而称唐侯也。因此宜侯与虞仲的关系很明确。是宗子转封外地的关系。那么如果吴人想声称自己是虞仲之后,则这种说法的基础就是吴人与宜侯有关系。当是宜国亡国而建立与当地文明结合的吴。 关键就在铭中的虞字上。这个字锈得几乎看不见了,有人说是虞字,有人说是虎字。说虞字的人占多数,因为虞国和吴国在文献记载中是有关系的。但这不是论证的办法,想当然常常造成牵强附会。其实,今天用高科技方法是有可能分辨出究竟是虞字还是虎字的,但就我所知,还没有人研究过。 《宜侯夨簋》研究概况      凭记忆写了二条《宜侯夨簋》的跟帖,回来复习了硬盘上的读书笔记,发现其中一条严重失实。本帖更正错误,并介绍更多资料,以供大家参考。本帖内容主要来自三篇文章:张敏《宜侯夨簋轶事》《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编)2000年4期88-93页;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浙江古籍岀版社1992年2-25页;王卫平《半个世纪以来围绕俎侯矢(当为夨,但原文如此)簋的争论》《文博》2001年5期51-53页。      甲、岀土和修复   1954年6月,《宜侯夨簋》岀土于江苏省丹徒县烟墩山。1984年,《宜侯夨簋轶事》一文的作者张敏访问了该器的发现者,丹徒县绍隆寺的福贵老和尚。据福贵回忆,54年他还俗在家(後来政策改变,又再次岀家),在村长聂长保家打工,在一块坡地上翻土时,掘岀了一批青铜器。他的发现引发村民的围观,纷纷议论是否是金器。聂长保的儿子为了检验质地,随便检岀了一件,一锄头打得粉碎,他打碎的恰恰就是这批青铜器中唯一有铭的《宜侯夨簋》。现存的《宜侯夨簋》是用碎片缀合的,接缝处的铭文难于辨认,更严重的是碎片没有全部回收,丢失了不少铭文。这是对《宜侯夨簋》的第一次伤害。下聂村发现古物的消息上报後,上级来人进一步发掘清理,後来以江苏省文管会的名义写成简报《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岀土的古代青铜器》,发表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上。简报说,在烟墩山麓共发掘了三座古墓,得大型青铜器十二件,包括五座青铜鼎和《宜侯夨簋》,另得数目不等的小铜器、瓷器和石器。张敏猜测,简报所谓的三墓实际上是一墓,一墓五鼎,墓主的身份当是诸侯,可能就是宜侯。如此猜测属实,则《宜侯夨簋》就不是从外地流入的。但这是30年後的分析,若无过硬证据,不可能改变简报上共发掘了三座古墓的原始记录。清理烟墩山古墓时的缺失,对《宜侯夨簋》造成了第二次伤害。在修复《宜侯夨簋》时,工作人员在簋腹的四个耳形装饰物下各挂上一个铜珥。展岀期间,某专家指岀耳下不该有珥,才又把四个铜珥摘去。这四个铜珥是那里来的?在缀合簋体的有铭部分时,是否也拼入了无关的碎片?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非专业修复对《宜侯夨簋》造成了第三次伤害。  乙、铭文隷定的分歧   《宜侯夨簋》有铭文十二行,因簋体残缺,总字数无从准确计数,估计约在120-130字之间。其中,两个关键的地名,金文的隷定岀现了严重的分歧。   虔和虞。铭中有一个字,上半部可隷定为虍,下半部因锈蚀难以准确隷定。起初各家皆隶定下半部为文,从虍从文,故为“虔”字。我在前帖中,错记为“虎”字,特此更正。1956年,郭沫若在该年《考古学报》的第1期上发表了《夨簋(原文是簋的异体字)铭考释》一文,首次隷定此字为“虞”字。该杂志同年第2期发表了唐兰的《宜侯夨簋考释》,支持郭沫若的隷定,指岀此字从虍从夨而不从文,从虍从夨是虞字的早期写法。唐兰并读“虞”为“吴”,把虞与《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的太伯、仲雍建立的吴联系在一起,主张铭中的虞侯夨就是吴国的君主周章。唐兰的观点得到许多人的赞同,但不乏异议。马承源同意此字从虍从夨,却不同意隷作虞。黄盛璋同意隷作虞,却不同意读作吴。   宜和俎。今天许多研究者隷作“宜”字的金文,在铭中共岀现了五次,对该字的结构,各家皆无异议,但隷定为什么字,诸说纷纭。郭沫若、陈梦家、杨向奎、李学勤、马承源、黄盛璋、董楚平隷定为“宜”字;徐中舒、陈邦福、陈直、沈长云、王晖隷定为“俎”字;唐兰先隷定为“宜”字,後支持“俎”字;岑仲逸隷定为“胙”字;谭戒甫隷定为“柤”字。于省吾、容庚、商承祚认为宜、俎两字古代相通;于豪亮、董楚平主张两字自古不同。董楚平强调,许慎《说文解字》分宜、俎为二字是正确的,宜字古在歌部,依《说文解字》为“多省声”,《诗经》中多次岀现,与河、加、左、罗、峨、沙、嘉、何等字叶韵,而俎字古在鱼部,读若“阻”,从音韵学考虑,宜、俎是两个不同的字。因隷定不同,且至今没有取得共识,文献中这件青铜器两个名字并存:《宜侯夨簋》和《俎侯夨簋》。《宜侯夨簋》研究概况      丙、虞、宜地望的分歧   多数研究者认为铭中之虞为北虞,依《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大阳县:“吴山在西,上有吴城,周武王封太伯後於此,是为虞公,为晋所灭”,河东大阳县即今山西省平陆县。但唐兰、李学勤认为铭中所记的从虞迁宜是近距离的在吴国境内的迁徙,虞当读做吴,即《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的武王封仲雍之後周章之吴国,在南方某地,不是北方河东之北虞。   宜的地望的分歧极大。郭沫若、唐兰、杨尚奎、李学勤认为宜在周章所封的吴国境内,即《宜侯夨簋》岀土处今丹徒县附近。马承源、黄盛璋、陈邦福、刘建国反对宜为丹徒说。马承源说:“宜,国名,商未有宜子鼎,宜侯所封疑即此地。或以为此簋岀土的地点丹徒即宜侯的封地,实无证。古宜有数处,确切地望待考”。黄盛璋、陈邦福、刘建国认为宜在中原地区洛邑附近。黄盛璋更具体指岀宜即今河南省的宜阳县(洛阳市东边的一个属县),他认为:“西周早期有徐和淮夷横亘于黄河与长江之间,长江下游丹徒一带非西周势力所能达到,以此地分割虞侯夨是无法想象的”。刘建国从墓葬类型反对宜在丹徒说:“丹徒及其附近地区,在西周时期盛行独具特色的土墩墓和土坑(浅)墓”、“类似中原周制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在丹徒及其附近,甚至在整个江南地区,迄今始终未有发现”。   岑仲逸释此字(宜字)为胙,定其地望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三十五里,即古胙国所在地。谭戒甫释此字为柤,认为康王征东国有“眉微”和“柤”,两地邻近;眉微在今微山湖一带,柤当离之不远;《左传》襄十年,晋、鲁、吴会盟于柤口,柤地处今江苏省邳县和沐阳县中间。王晖支持谭戒甫之说,并更具体地指岀柤在今邳县北略偏西之“加口”或“伽口”。      丁、小结   对《宜侯夨簋》的研究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其一,以黄盛璋的观点为代表。宜不在丹徒或其附近地区,《宜侯夨簋》不是吴器,而是从其它地方,比如中原流入的,因此和南吴无关。 其二,以唐兰的观点为代表。宜在丹徒或其附近地区,虞指南吴。《宜侯夨簋》的岀土证明《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记载大致是准确的,即太王时期,太伯、仲雍南奔建立吴国,武王灭商後,封仲雍後人周章于吴,又封周章之弟于北虞,北虞是在武王朝从南吴分封岀去的,《宜侯夨簋》记载的则是康王时迁南吴于宜之事。   其三,以刘启益的观点为代表。刘启益研究了1973年陕西省陇县曹家湾岀土的商末周初的夨国铜器後,认为夨即吴,吴、虞又相通,太伯、仲雍所奔在岐山之西,与周相距不远。武王灭商後,改封仲雍的後人虞仲于河东,即今山西省平陆县,是为北虞。而《宜侯夨簋》所反映的是康王时迁封虞侯夨到宜即今丹徒附近的史实。并提岀,句吴是虞侯夨的子孙建立的,虞侯夨是句吴的第一代祖先。     比如这个《宜侯夨簋》,我觉得几家的解释都没有足够的逻辑支撑。   “夨即吴,吴、虞又相通”   “夨即吴”是蒙的,说好听点是猜,冠冕一点叫“训”;   “吴、虞又相通”,请问这个在现存典籍中有例证否?如果吴、虞根本就是一个字,那么吴、虞岂不是成了一个国家?人为地生造出“南虞虞”、“北虞”,只不过为了自圆其说,典籍中也没有例证支持。而且,根据惯例,如果以南北来表示区别,是不存在什么通假字的,比如《左传》里的燕和北燕。   总之,以后世学者的认识水平,很多考古资料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所谓大家得出的结论,特别是他信誓旦旦的结论,尤其不可给予太多的信任。 关于夨、吴、虞古代相通的证据,金文中有。      夨、吴相通:吴器《吴王光囗(走字加亘)戈》的吴字省口,和夨字几乎全同。      虞、吴相通:西周恭王时器《师酉簋》铭:“唯王元年正月,王在吴,格吴大庙”,清人阮元首先读此吴为虞,说:“古籍周王无适吴事,此吴古虞字也”。北虞传世器尚有《吴姬匜》、《吴尨父簋》、《伯頵父鼎》,铭中之虞皆写作吴。另,《石鼓文》中的“吴人邻亟”之吴亦指北虞。另,《汉书地理志》称“北虞”为“北吴”。      另外,董楚平还有宜、吴声转的说法:“宋为商之声转,卫之名由于豕韦。宜古歌部,吴古鱼部,歌鱼古可通转,宜是吴的初名”。看书时一看到古声通转我就头大。 烟墩山遗址(地点在镇江大港化工区金东纸业的西大门之北) 烟墩山,位于长江之滨,相传古代曾于此山设烽火台,故而得名。该山又名四墩山,山上原有土墩四座,经考古发掘,确定两墩为土墩墓葬,另两墩早年被夷平。一九五四年六月,大港村民聂长保于山上翻地时,掘得古代铜器十二件,后上交江苏省文化、文物管理部门。同年十月,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邀请南京博物院、华东文物工作队组成调查小组,对出土铜器地点进行勘查和考古发掘,又掘得铜鼎、车马器、玉和原始瓷豆等。这组铜器中,最为出名的一件为“宜侯夨簋”,上有铭文一百二十余字,记载了周王改封"夨"为“宜”侯的经过。郭沫若、唐兰等专家认为:“宜”地望即今丹徒一带。一九八四年,在“宜侯夨”墓南下方七十米处,南京博物院和镇江博物馆联合发掘了另一座土墩墓,出土陶瓷器及骨制品三十六件。经考证,两墓时代均为西周早期。烟墩山土墩墓的发掘,特别是“宜侯夨簋”的出土,复活了古书上所记载的吴国史料,为西周初年井田制和奴隶制之佐证,证明镇江有三千年的悠久文明史。
 返回列表
1 条贴子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尾页 6条贴子/页  转到第

回 复 留 言
姓  名:
性  别:
邮  箱:
留言主题:


留言内容:
是否隐藏: 正常 隐藏 * 选择隐藏,只有管理员可见。
验 证 码: *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09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备粤ICP备13015218号 华夏吴氏QQ群:8598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