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用户】
吴太雄 |
|
4 康熙王朝在吴三桂的历史问题上做了手脚
平西王的封号最早清朝廷是受给唐通的,从唐通给清政府的奏折中我们可以看出,唐通以经受命向汉中进发。但是不知为什么吴三桂却出现在汉中。平西王这个封号却变成吴三桂的了。这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唐通到汉中后与吴三桂的关系……都没有了后文。这说明清政府在撒谎。
一个汉中怎么封两个“平西王”呢?从资料中我们只看到唐通给清政府的奏折。却不见吴三桂的奏折。说明这时候的吴三桂跟本就不是清朝的人。所以跟本就不必写奏折。吴三桂给清政府的奏折一直到十多年后进军云南才出现。这说明了什么?……
平西王的含意就是要消灭四川的张献忠。据吴三桂的实力要消灭张献忠是没有问题的。多尔滚又命令豪格。进军四川围剿张献忠。后又任命李国翰为四川总督。其目的显然是要限制吴三桂向四川发展扩充吴军实力。但由此可见吴三桂进汉中,并不是受命于清廷。显然吴三桂把汉中作为自己的割据领地。清政府无可奈何。
吴三桂在汉中一呆就是十多年。这期间他没有为清朝廷做任何的事。顺治十五年吴三桂受洪承畴之邀进军云南。
很快西南的抗清势力全都投在吴三桂旗下。吴三桂的势力大增。清廷逼吴三桂把明朝最后的皇帝朱由榔引渡回昆明。朱由榔到昆明后。吴三桂身着明朝官服参拜朱由榔。可见吴三桂根本没有把清王朝放在眼中,公然藐视清廷。意在辅助朱由榔恢复明朝。可是朱由榔却“不识好人心”而故弄玄虚大骂了吴三桂一顿。
吴三桂要辅助朱由榔恢复明朝的消息一传去,四面八方的旧明朝官僚云集昆明。又吹捧起朱皇帝来。于是朱由榔又腐败起来。面对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皇帝。旧官僚带来的旧作风,一个令人怨恶的腐败朝廷……辅起来又有何用?
最后吴三桂决定放去这一计划。把朱由榔交给清政府。但是狡猾的清政府把奏折退回。用杀不杀朱由榔来考察吴三桂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要留朱由榔必定要与清政府开战。在战争与和平的题上吴三桂选择了和平。在昆明金殿的那面铜旗上的四个大字“天下太平”代表了吴三桂这时候的思想。
在杀了朱由榔后。可以说吴三桂这时可算是真正投降了满人。但是清政府仍旧不放心。他们用招附马的办法,逼吴三桂把自己已经结婚,有妻室儿女的大儿子--吴应熊招到北京做人质。这就是吴三桂真正降清后的第一个代价。
三、吴三桂起兵云南的真正原因是什?
清政府说吴三桂在云南的军费开支过大。清政府无力供养吴三桂军。所以决定撤藩。后又指责吴三桂在云南私自开采铜矿、银矿供做军响。清政府这种自相矛盾的表白,说明了什么?
其实吴三桂在离开山海关后,就没有谁为他提供军响。吴三桂的军费。一直都是靠自己筹集。有谁能为一个敌对势力提供军响的道理?况且在清政府撤藩前。清廷用分化瓦解的办法,陆续把吴军一支又一支地调出云南。如甘肃的王屏藩、平凉的张勇、汉中的王辅臣、四川吴之茂、贵州的李本深等……
这时在云南的吴军也不多。吴军自筹的军费也用不完。吴三桂把多余的铜建造了昆明金殿。可见军费问题是借口。
吴三桂这时六十七岁。早已无心争夺名利地位。况且大儿子吴应熊还在北京做人质。这时的吴三桂也想回老家辽东安度晚年。所以吴三桂请求撤藩的奏书是出于真心不用怀疑。
其实吴三桂云南起兵的主要责任在年少狂傲的小康熙皇帝。史学家们总爱吹捧伟大的康熙皇帝。好像他不会犯一点错误。其实要不是吴三桂给小康熙皇帝差一点就亡国的深刻教训。他不会变得那样聪明。
康熙忽略了一个问题。吴三桂手下集聚的是一伙反清人士。他们在吴三桂的管治下勉强降清。吴三桂的离去他们本来就不高兴。小康熙轻率地就派遣一名朝廷奴才朱国治做云南总督。他根本就管理不了吴三桂的部下。
就在吴三桂将要离开云南之际。吴应麟、吴国贵、高得捷、夏国相、胡国柱联手杀朱国治逼吴三桂反清。事发突然令吴三桂措手不及,无奈之际吴三桂只好下令封锁消息。其目的是为了营救正在北京做人质的大儿子吴应熊。
5 康熙王朝在吴三桂的历史问题上做了手脚
可是当小康熙得到消息后。一怒之下,杀了在北京做人质的吴三桂的大儿子吴应熊、大孙子吴世霖、和硕公主及其全家。噩耗传来吴三桂在万分悲痛之后。决定讨伐清政府。
事后康熙发现自己的狂妄残暴无知。于是康熙王朝为掩饰自己的错误。反复声称吴三桂造反早有预谋。那有预谋还把儿子、孙子都谋到别人手上的道理?
四、吴军与清军的真正战况怎样?康熙及其清王朝掩盖了那些丢脸的 战役?
吴三桂在云南宣誓讨伐清政府后。早就不满清政府高压统治的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纷纷起来响应。愤怒的火焰很快就燃遍江南数省。狂妄的小康熙一时变得惊惶悲哀万千。
吴三桂命令马宝为先锋经贵州进湖南。贵州总督甘文焝想立头功。于是调集兵马想阻挡吴军前进。结果反被部下捕杀。贵州军在李本深的带领下全部归顺吴军。吴军继续向湖南挺进。所到之处,地方官带领民众打开城门迎接吴军。吴军很快就占领了衡阳、长沙、岳阳等地。
吴军继续向北推进时在武昌受阻。吴三桂命高得捷、夏国相经江西南昌、九江打通北上的路。吴军在江西螺子山伏击清军获胜。消灭岳乐、喇布清军两万多人马。占领了南昌、九江。
岳乐、喇布兵败。撤退到鄱阳湖后得到董卫国、希尔根带领的清军援兵。汇合后共计十万清军杀向南昌、德安。吴军夏国相部,逃回湖南。韩大任从九江渡长江北上。清军水师杨捷使用计谋。吴军韩大任部三万多人马覆没于长江中。
韩大任全军覆没后。岳乐和董卫国清军。继续进攻湖南吴军夏国相部。吴军胡国柱重新任用高得捷。高得捷出敌不意攻其不备。大败岳乐、董卫国清军。清军损失五万多人马逃出南昌、九江。从此清军在江南处于守势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清军统帅军机大臣莫咯。在西安调动重兵进攻四川。因吴军最得力的指挥官高得捷病死九江。吴三桂怕吴军再闹出韩大任那样的乱子来。于是布置湖南、江西吴军按兵不动。光守不攻。
吴三桂赶往四川,亲自指挥西北吴军。这时候清军瓦尔喀军为先锋军已经攻到四川保宁。莫洛为中军进入阳平关。贝勒察尼为后军正向凤翔挺进。
吴三桂命令郑蛟麟挡住清军瓦尔喀军于四川保宁。命令甘肃固原的王屏藩、吴之芪领军南下占领略阳。切断清军后路。命令吴应麟进汉中,策反王辅臣军暗中切断清军后路。
这样一来莫洛、瓦尔喀的十万清军。实际上已经被吴军战略包围了。后勤供应已经被吴军彻底切断。吴三桂同时命令广元地区民众坚壁清野。于是清军瓦尔喀军,因缺粮兵变不战自溃。王辅臣乘机收编瓦尔喀军溃兵。又引诱莫洛军进汉中,途中伏击莫洛军。莫洛大败退守阳平关。吴军合围阳平关,全歼莫洛军。清军统帅莫洛战死。十万清军被全歼。
广、平大战后。吴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吴三桂亲自率领。从汉中出发经郧阳、均州进军河南。一路由王辅臣、组成。向凤翔、平凉方向运动。
吴三桂计划。西路军在继续追歼消灭清军贝勒察尼军后。西进平凉消灭张勇军。然后再进军延安。大迂回包围图海、贝勒察尼、瓦尔喀等清军残部。
但是吴军王辅臣部在追歼消灭了部分贝勒察尼军。到达宝鸡以后。不按吴三桂计划进军平凉。先消灭张勇清军。王辅臣部反而与王屏藩、吴之芪军分手。王辅臣部转而向东占领了西安。
这时候吴三桂在郧阳生病。因战略部署被王辅臣打乱。吴三桂命令吴军暂停军事行动。
贝勒察尼、瓦尔喀等清军残部逃出西安后。大清朝廷一片混乱。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地方官纷纷逃到北京。孝庄被气得大骂群臣;“吴三桂有三头六臂啦!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康熙重新任命图海为军机大臣。急调兰州清军回守延安。
王辅臣因连打胜仗而骄傲起来。清军新任军机大臣图海很自信。他用诱敌深入之战术。把王辅臣军引诱离开西安。并命张勇军偷袭攻占西安成功。西安失守王辅臣军后路被切断。又被清军围困。最后因缺粮、断水全军覆没。
王辅臣兵败被俘。王屏藩退守固原。吴三桂料定图海下个进攻目标一定是固原。于是派谭洪、马雄图从汉中带兵增援固原王屏藩、。同时受计谋给固原吴军。布置怎样消灭图海清军。
6 康熙王朝在吴三桂的历史问题上做了手脚
……
谭洪、马雄图吴军。从汉中带援兵绕道秘密直接进入固原。图海误认为吴三桂所派援兵不多。因为援兵都进了固原。于是仍然按计划集中十多万清兵攻打固原。
图海清军刚一接近固原。按照吴三桂计划。马雄图、吴之芪两军分左右两路秘密出击攻占泾源、镇原。亮出钳形攻势。抄图海后路。图海一看不妙中吴三桂鬼计。于是命令全军向平凉撤退。
按照吴三桂计划。图海要是向平凉撤退。吴之芪、马雄图两军则继续向凤翔、长武攻击。王屏藩、谭洪两军则出动马步兵。同时追杀清军。图海军大乱。逃到平凉一看不行,又向长武逃窜。吴军猛追猛杀。从固原、平凉一直追杀到长武。
图海军大败。十多万清军最后剩下不到两万人马。由图海、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带领残兵,逃回西安。至此清军在北方的主力军基本被吴军消灭。吴三桂十分高兴地回成都称帝。建立大周朝。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吴三桂称帝的地点不是湖南衡阳,而是在四川的成都。在湖南衡阳的衡山是吴三桂的二孙子吴世潘继位的地方。因吴三桂突然中风病死在松滋。故吴世潘继位是有点仓促。清政府借此丒化吴三桂,因而隐匿了真实的地址。)
吴三桂在成都称帝。国号为《周》帝号为《昭武》。登极典礼后,吴三桂计划带十万大军亲征北京。推翻清王朝,一统中国。
吴三桂在松滋集结军队。准备北伐。不幸中风病死在松滋。吴三桂遗体顺长江进金沙江。回云南安葬在金沙江边。
五、吴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吴三桂与清王朝的战争中。清王朝实际上已经被吴三桂打垮。吴三桂是在胜利声中登上王位的。而不是像清政府吹嘘的那样在风雨飘摇中,仓促称帝登上皇位。
吴三桂在湖北松滋集结军队十万大军亲征北京。准备最后推翻清王朝,一统中国。不幸中风病死在湖北松滋。
吴三桂的病故。吴军失去了得力的统帅。从此在也没有人能够统一指挥吴军庞大的军队。吴三桂死后其部下各自为战、互不协调。又与清军征战了三年。最后被清军各个击破。
吴三桂死后其部下,除新建水师林兴珠投降清军外。其余无一人投降。全都战斗到最后一刻。川军有一将领想投降清军。结果被自己反清的部下杀死。
清军攻占昆明五华山。当时在五华山的宫女丫环和他人员数百人全部自杀,无一人投降。可见他们反清,完全出于自愿。并非吴三桂威逼。
可见吴三桂的突然病故。是吴军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清王朝的强大不可战胜。在清王朝的整个历史中,这样天外飞来的反败为胜。反复出现了几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