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用户】
OK |
|
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因季历之子周文王姬昌贤能,周太王有意传位于姬昌,于是秦伯仲雍为遂父意而让位奔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是,当时泰伯仲雍的弟弟己经有了小孩(姬昌),而且按照中国传统说法“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小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可以看出小孩子小的时候的出息,小孩子在七岁的时候,可以看出小孩子一生的出息),泰伯仲雍的弟弟季历的儿子姬昌长到七岁的时候,周太王才会产生让姬昌继位的念头,泰伯仲雍才可能会有奔吴的行动。就是说,泰伯仲雍的弟弟的儿子都有七岁了,那么泰伯仲雍肯定也结婚生子有后代了,而且肯定不止七岁了,当然不一定是男孩。那么他们兄弟二人奔吴之时,有没有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呢?史书中没有记载。
史书只说泰伯仲雍二人借口进山采药为周太王治病而走的,这似乎就不能带上老婆孩子了,采药是不必带上老婆孩子的。当然,他们在周国是贵族,留下老婆孩子而走,老婆孩子的生活也不会有问题,生活水平不会下降,各种待遇照样都是不变的,只可能缺少一些夫爱与父爱。
有的人说泰伯仲雍奔吴是兄弟二人去的,有的说是兄弟二人带着一批人(应该是老婆孩子,贴身的仆人或亲密的朋友之类的)去的。似乎后者较合常情,但似乎前者合乎史书(有说泰伯仲雍后来在当地娶妻成家,泰伯生女,仲雍生子,而后立国传国,欣欣向荣
泰伯
转自
http://www.howgood.cn/wu/index.php?title=%E6%B3%B0%E4%BC%AF&oldid=7057
泰伯是公认的吴氏始祖。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是论语中孔子对泰伯的赞叹! 意思是: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让出王位,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了。” 看得出来孔子对泰伯是推崇备至的,认为是品德上的至高无上的榜样。那么是什么让孔子对泰伯推崇到如此呢?这里我们来说说三让王位及泰伯奔吴的故事。
泰伯是个什么人呢?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武王的太伯公。 周文王的祖父为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为泰伯,次子名仲雍,第三子名季历。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古公亶父当时看到殷商已经快完了,政治太糟糕了,有意革命。照中国古代的规矩,古公亶父一定是传位给长子泰伯。古公亶父就告诉泰伯好好努力,将来可以把殷商腐败的政治推翻。但是泰伯依照传统的观念,认为殷商的政治尽管败坏,而周终归是殷商的诸侯,不应该去推翻它。对于他父亲古公亶父这个思想,在家族中为孝道,不能不听你亲的话;为天下的公道,则难以听从父亲的话;处于两难之间。泰伯于思想、见解、学问、道德,没有不好的地方,却难于接受父亲的想法。古公亶父看到第三个儿子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认为他将来会有办法,将来可以统一中国。所以古公亶父认为,泰伯既然这样清高——他当然不能说大儿子不对,泰伯是对的,他也欣赏大儿子——只好将位子传给三子季历。古代宗法社会,有长兄在,传位给小儿子是不可以的。泰伯处在这种左右为难的状况中,知道了父亲的意思以后,于是自己逃掉了,不愿当帝王。所以后来古公亶父传位给季历,季历死了传给周文王。一代一代都是道德的政治。后来周文王受冤枉坐牢,他并没有起来革命。到了周武王的时候,才和姜太公起来革命,推翻殷商。这样几代下来,数百年间,周朝的德政已深入人心。我们古代就讲立德立功,后来佛教引用,称为功德,是功与德联合起来用。一个道德行为,使全国的人都受到恩惠——政治上的恩惠、公的恩惠、私的恩惠、加上对社会的功劳,合起来为功德。周朝就做到了这一步。但是泰伯归隐了,逃到南方,就是后来的江苏。在古代,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地,没有开发、没有文化。所以他一逃就逃到这最野蛮的地方。后来他的子孙落籍了,就是在南方的吴国。春秋战国时吴国,就是他的后代。最初是周武王统一天下以后,才把泰伯这一支宗族清理出来,封为吴国。在周武王没有封他以前,泰伯连王侯都不当。以现代的话来说,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帝王可以不当,人格不能有损,真理的思想不能动摇,因此走掉。我们有时说“连皇帝都不想当!”那是吹牛,没有机会而已。给你当也当不好,除非在电影上、电视上,演戏当当还可以,真给你上去,不把你吓昏了,就被你弄坏了,那不行的。泰伯是真的有帝王可做而不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孔子思想中最推崇这种人,并不把功名富贵放在第一位;把真理、道德放在第一位。穷死饿死,那是另外的问题,并不在乎。所以孔子最尊重的人是泰伯、伯夷、叔齐等人。所以有了论语中: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edit]2008-1-17 13:15:2[/edit]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