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用户】
吴卫东 |
|
《法华经》里佛说法时,天上飘起的曼佗罗花雨,和佛祖拈花微笑的花,都是曼佗罗花。可到底是美丽的毒花曼陀罗,还是原产中国的山茶花(曼佗罗花),历来说法不一。
不过普陀山的僧人肯定认为是指山茶花。那里有一片曼佗罗林,种的就是山茶花,龙寿庵边的一棵都有400多年树龄了。
现在聊聊昆明权穴。
昆明的权穴则位于昆明的中心地——五华山。五华山在昆明城内,东有祖遍山拱揖,北有圆通山比肩,是昆明城区的最高点,抬头远望,楼塔城廓,锦绣田园,雄峻西山,秀丽滇池,历历在目。从清初的吴三桂王府到现在的云南省政府,都在五华山上。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也位于五华山下,短短的二十多年,陆军讲武堂可谓是群英汇萃:中国十大元帅中,朱德元帅和叶剑英元帅就是从这里毕业的;三个国家的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崔庸健,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都是从这里走向战场的。
五华山虽小,却远近驰名。在云南近现代史上记录下威武雄壮的一页。辛亥革命,武昌发难,云南最先响应。1911年10月30日(阴历九月九日),云南革命党人,举兵起义,进攻总督府及设在螺峰街的军械局,清军十九镇统制(师长)锺麟同、总参议靳云鹏等,指挥军队抢占五华山负隅顽抗。革命党人英勇进击,前仆后继,终于夺取了五华山,拿下了军械局,锺麟同被打死,靳云鹏落荒而逃。结束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取得了云南辛亥革命的胜利。以蔡锷为首的新政权,将五华山优级师范学堂改作都督府。
五华山之北的圆通山,有座圆通寺。圆通寺的前身---补陀罗寺是中国最早的观音寺。寺前的“圆通胜境”牌坊,是吴三桂在清朝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命人修建的。原来,圆通寺的山门就在这牌坊处。吴三桂命人修这座牌坊时,将山门移到现在所在的地方。
圆通山约比市区高出五六十米,是观赏昆明四周景色的好地方之一。
圆通寺前临五华山,后接螺蜂山(圆通山),地处两山之间的谷地,因此,进入山门后便是一路向下的缓坡,精美的圆通胜境坊便屹立于缓坡的中段,坡底便是天王殿,分列着护持一方天下、劝善惩恶、兼司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天王殿后,便是放生池。
圆通寺坐落在圆通山南,前临圆通街,后衔圆通山,与昆明动物园毗连。圆通寺布局严谨、对称,主体突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圆通寺坊表壮丽,殿宇巍峨,佛像庄严,楼阁独特,山石嶙峋,削壁千仞,林木苍翠,旁有翠湖,形成别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是滇池地区现存的佛寺中,建造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佛寺
圆通寺的前身为补陀罗寺,“补陀罗”是梵文potalaka的译音,亦有译作“布达拉”,或“普陀”的,意译是“开着小白花的光明山”,为观音道场。“圆通”是观音三十二名号之一,观音又称为“圆通大士”。所以,“补陀罗”也好,“圆通”也好,都是供奉观音的寺院。
这座“补陀罗寺”是中国最早的观音寺之一,比四大佛教名山之浙江普陀山要早100多年。在汉传大乘佛教中,观音为阿弥陀佛的左侍,名列“南海三圣”之一,也是四大菩萨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该寺的佛教流派虽然有所演变,但作为观音的道场,却总是一脉相承。
补陀罗寺存在了400多年,毁于元初的战火,寺宇成为废墟。
元大德五年(1301年)至延祐六年(1319年),元人用了18年的时间,在补陀罗寺废墟上重建规模较大的寺院,并更名为圆通寺。
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吴三桂统治云南时作过一次较大的修葺,山门南移至今圆通街面,并建“圆通胜境”牌坊和八角亭,奠定了今日圆通寺的基本格局。
同治十年(1871年),大水淹寺,佛像遭损坏。光绪年间重修佛像时,将大殿供奉的主尊改成了释迦牟尼“三身佛”,但是,大殿并没有按常规改为“大雄宝殿”,仍然保留了“圆通宝殿”的名称。因此,出现了观音殿供奉如来佛的奇观。圆通寺本为观音道场,观音寺不能没有观音,于是,观音便进了大殿前的八角亭。
圆通寺的精华所在是圆通宝殿。一般佛寺的大殿都叫“大雄宝殿”,圆通寺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所以大殿就叫“圆通宝殿”。但是大殿里供奉的却是释迦牟尼佛,清朝同治年间,大殿内的主尊观音像毁坏,到光绪年间重修时,不知什么原因却被塑成了释迦牟尼佛像,因此大殿名称与供奉的佛像相矛盾。大殿内现在供奉的就是三身佛,表示释迎牟尼的三种不同身,即法身、报身和应身。中间的是法身,右边的是报身,左边的是应身。
圆通寺铜佛殿建于1985年,是专门为了迎奉泰王国佛教协会赠送的释迎牟尼铜像而修建的。小乘佛寺铜佛殿是一座精美的泰式建筑,外观纤巧、流金溢彩。殿中供奉着泰王国佛教界赠送的释迦牟尼铜佛像,这尊鎏金铜佛高3.13米,重4.7吨,体态轻盈,手臂浑圆,曲线流畅、面貌端庄,充分体现了南传佛教佛像特点。 铜佛殿内挂着四幅彩画,内容为释迦牟尼出家、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四圣迹;分别由昆明华亭寺、滇西鸡足山、版纳总佛寺和中甸归化寺敬献。它象征着云南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和谐统一。后又在东边配殿增设藏传佛教的殿堂。 (铜佛殿后面山崖下的石壁上刻有道教张三丰画像,反映了云南寺庙佛道合一的普遍性)
寺院东边有一个喇嘛教的供奉殿。这座配殿内供奉的塑像是模仿云南规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中甸归化寺大殿内供奉的主尊塑造的,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左侧是喇嘛教最大的教派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右边供奉的是喇嘛教另一个教派宁玛派,也就是红教的创始人莲花生大师。
这样,就把我国佛教的三大体系,汉语系佛教(大乘显宗, 又称北传佛教,由圆通宝殿来代表)、巴利语系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由铜佛殿代表)和藏语系佛教(大乘密宗, 藏传佛教,由喇嘛教供奉殿代表)汇聚一起,代表了云南佛教体系完备的特点。人们在圆通寺就可对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览无遗,对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在全国似乎是绝无仅有的。
上述财穴权穴都有吴三桂留迹,而在权穴之旁的圆通街旁,圆通寺边,一位得道高僧的少儿时代就生活在这里。这位得道高僧---月溪法师,俗名吴心圆,少时家住昆明成内的武成路铁局巷,与圆通寺相距仅三四百米,铁局巷口是当时昆明八景之一的翠湖。昆明文庙离铁局巷也不到百米,北接圆通寺和另一小寺禹门寺(位于圆通山与翠湖之间,云南大学大门东侧,几十年前己毁弃),西接翠湖,南接文庙。
吴心圆幼年在昆明中法学校读法文,后来到上海震旦大学读书,据传,一年秋天的夜里,他独自漫步西湖苏堤上,明月映照在湖水中,看到金风把一片秋叶吹落水面上,他猛然一惊,就“悟”了,第二天就到灵隐寺做了和尚。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弃学当了和尚,消息传到昆明,做母亲的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她一下又病倒了,吴心圆只得返回昆明。回到昆明后,与家里多次争执、商量,后来双方妥协;母亲在世时,儿子不提出家一事,帮忙照看煤柴店(吴心圆的父亲吴文镜在武成路开了个租碗铺,又在祥云街开了个煤柴店);母亲答应儿子退婚,并允许他自由地与僧人往来。吴老太太陆氏去世后,吴心圆在昆明禹门寺出家,法号月溪。月溪的师父静安和尚是龙头村弥陀寺的住持,在城里有两座下院:玉龙堆禹门寺和小东门外的灵光寺,平时静安和尚住在禹门寺,而月溪则住灵光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