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用户】
吳鵬雄 |
|
將軍為康熙初年施琅平台有功所獲勳業,施琅招其泉州晉江縣錫坑族人施士聰與鄰村吳挺谷來墾,其後施姓在將軍未見大發展,一部份則遷往鹿港,成為當地大姓;吳挺谷的後人則不斷繁衍,以將軍為「庄母」,向北埔、山子腳、馬沙溝分居發展,合稱「四埔吳」,吳姓後來成為將軍鄉的最大姓,其分房甚至擴展至北門鄉的溪底寮。
「四埔吳」最奇特之俗是「清明不掃墓」,其因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相傳吳姓先祖葬於「睏虎穴」,對其墓不得打擾,否則驚動睏虎則必有傷亡;其二,相傳凡掃墓一年的「四埔吳」族人便會離奇的「減少」,因此經家族會議,此後凡吳姓人家,皆不得掃墓,以保平安,如此相沿成俗,成為祖訓。清初「大輪廈」(吳氏嫡傳)吳挺谷率五子與施姓同時渡台,在「港南」(原將榮村)一帶開墾,此人後來成為將軍庄「大輪廈」的開基祖,五子後來有兩位到呂宋發展,留在「將軍庄」的則是另外的三房;約過五、六十年後,「小輪廈」(吳氏庶出)才來台入墾「港北」(今將富村)一帶,後傳四房迄今。n昔年「將軍庄」有大溝穿越,並在此形成一道小港灣,其南者為「港南」,是最早開發之地,其北則稱「港北」,是次開發之地。日治時期設三保,大抵「港南」的「大輪廈」為一保,「港北」的「小輪廈」為二保,在「港北」之東的「過港仔」為三保。戰後設村,依日治時期三保而設為三村,此地詩人吳萱草(吳新榮尊翁)依「榮華富貴」而命名,原一保的「大輪廈」為「將榮村」,原二保的「小輪廈」為「將富村」,原三保的「過港仔」則為「將貴村」;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將榮村」廢村,分別併入其他兩村,而成為今天以「南十八線道路」(庄中大路)為界的路南「將貴村」和路北「將富村」。台南「新三東」的吳清雲、文獻前輩的醫師吳新榮,皆係將軍庄出身。
吳氏宗親現在居住在將軍鄉、學甲鎮、佳里鎮、北門鄉等地,跟學甲鎮溪底寮的吳姓,同屬台南縣鹽分地帶的大家族,溪底寮吳的名人有台南幫吳修齊等人,主要在學甲鎮和北門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