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题: 吴潜 |
:2004/3/13 0:04:14 |
|
【用户】
吴建基 |
|
吴潜
字毅夫,又字毅文,号履斋,南宋人。
死后原葬循州(今广东龙川西),后来其子孙迁居福建,将其灵柩迁葬南安东田芹山湖尾山下。墓呈“也”字形,当地世称“也字墓”。迁葬时,还留有吴氏子孙护墓,至今西坑村还有几户姓吴的人家,就是当年护墓的后代。闽南吴姓把他尊为始祖。
宋·嘉定十年(1217年)赴试,高中第一,钦点状元。初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后逐步升迁。绍定年间(1228—1233年)任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留守等职,后历任知府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权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吏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淳佑(礼字旁)十一年(1251年),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开庆元年(1259年)复拜左丞相兼枢密使。
吴潜无论在地方任职,还是权掌六部,都以正直无私、忧国忧民、忠义爱国闻名。时值南宋末年,蒙古大军不断南侵,吴潜当宰相,颇想力挽狂澜,救国于不坠。他曾对宋理宗赵昀惊呼:“国家之不能无敝,犹人之不能无病。今日之病,不但仓扁望之而惊,庸医亦望而惊矣!”又曾上书议政,内有“边事当鉴前辙以图新功,诸弊当权新制以解后忧”两点。在上丞相史弥远论政事中,也提出:“一格君心,二节奉给,三振恤都民,四用老成廉洁之人,五用良将以御外患,六革吏弊以新治道。”对蒙古,吴潜主张和、守、战三者结合:“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但是,由于南宋王朝的腐败,听信奸臣贾似道谗言,吴潜的雄图大略成空。
景定三年(1262年),他因反对立赵祺(即宋度宗)为太子,惹怒宋理宗,贾似道趁机投石诽谤,被革去丞相之职,谪建昌军,旋即贬黜徙广东潮州,任循州安置。贾似道谋代吴潜其位,私下又令知州刘宗申加以追害。不久,吴潜忧愤去世。
德佑(礼字旁)元年(1275年),贾似道被贬官抄家,由县尉郑虎臣押解循州安置。途经福建一古寺,郑虎臣见壁上有吴潜南行所题字,不禁忿忿不平地问贾似道:“吴丞相何以至于此?”贾似道愧不敢答。至漳州时,因知府赵介如为贾似道门客,竟设宴为贾洗尘。郑虎臣暗忖:潮汕贾氏门徒甚多,一旦入粤境,杀贾难以得手。出漳州城时,遂果断将贾处死于木棉庵内。赵介如闻之,便前往哭祭道:“呜呼,履斋死循,死于宗申;先生死闽,死于虎臣。”
赵宋王朝后来为吴潜恢复荣誉,追赠少师。因此,在《义门吴氏谱》中,吴潜便有“公贤相状元左右丞吏兵工三部尚书枢密使封金陵郡开国公加封崇国相国庆国改封许国公赠少师”的冗长头衔。
有《履斋遗集》传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