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查看所有留言 签写新的留言 | 源流寻根 | 网友留言 | 网建平台 | 切换到留言本方式
  主题: [转帖]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原番禺太和乡)良洞吴姓宗考 :2005/8/6 11:53:27


用户
goh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原番禺太和乡)良洞吴姓宗考 考兰公裔孙 吴逊河 良洞吴姓始祖及后裔概况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原番禺县北郊太和乡)良洞吴姓“大明始祖考兰公墓”葬本村平岭。考兰公在白山洞繁衍,曾经枝繁叶茂。子孙除在本洞白泥坑、禾唐岭、良洞三地居住以外,后裔繁及海外,估计在广州地区吴姓中,也有一部分是考兰公的后裔(后面有故事说明)。 良洞吴姓原本有三房,现只存两房,共有男丁30多人。 在四清运动初期,二房叔公丽(已于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仙逝)与大房叔叔炳春(现在生)响应“破四旧,立四新”的号召,把大屋神阁上的菩萨及族谱付之一炬,因此祖宗失考。 1978年改革开放后,叔公丽积极查找,初步认为与增城吴姓同宗。 又认为《丰顺吴氏族谱》208页《松轩公房必显公派世系表》记载的(丰顺始祖德广公传十二世)子兰公就是良洞吴姓始祖考兰公。近日吾查《丰顺吴氏族谱》,对这种可能给予了否认(后面另行说明否认的根据)。 附录:(丰顺始祖德广公传)(五世)必显公→(第二子)(六世)邦佑公→(单传)(七世)竹山公→(单传)(八世)志业公→(单传)(九世)端宇公→(单传)(十世)亮臣公→(第十子)(十一世)伯璋公→(第五子)(十二世)子兰公。 良洞吴姓传说与故事 关于良洞吴姓与林姓关系的传说 考兰公曾经收养了一契仔(义子)。根据考兰公的意愿,让契仔百年之后在自己坟墓的左手处下葬,意为“永远抱着契仔”。风水学认为,“不怕擒龙,最怕顶穴”,契仔百年之后下葬于考兰公墓的左手处,破了吴家风水,吴姓因此走向衰落。现在祖坟位置正是如此,有力地说明了此传说的真实性 后考“契仔”原姓恩或邓,是良洞林姓始祖。为何改为林姓,传说有二:其一为契仔在两棵树下面出生,以双木而成林姓;其二为契仔是一个看牛郎,被发现时,正在两棵树下避雨,又冷又饿,考兰公将他带回,收为契仔。由于契仔不知自己本姓,故取发现契仔的地方有双木而成林姓。现林姓在良洞繁衍人数是吴姓的数倍,并且有一支迁往白云区竹料虎唐,也是枝叶繁茂。 关于三房失传的传说 在兵荒马乱时,三房为了躲避土匪,与同村冯姓(注:现已不复存在,曾在门楼“东华楼”对面100米外建“福德祠”纪念,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拆除)一起躲入了良洞村东北面的地窖,由于小孩啼哭而被发现,被封在窖内失传。为了纪念,在地窖口种榕树一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榕树被风吹倒而枯死。其时榕树已经有一米来粗。 关于“寡妇背子绕哭白泥坑”的传说 吴姓在白山洞原本是一个大族,现白山村一环路以东土地均为吴姓所有,在本洞白泥坑建有吴家祖祠,香火旺盛。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走向衰落,在某段时期,只留下一寡妇带着一小孩据守吴姓祖祠,每年添油上香。由于外族欺陵,上演了一曲“寡妇背子绕哭白泥坑”的悲惨故事。 传说外族人只用了一晚的时间,把吴家祖祠拆掉,当晚就把他们的“祖祠”建好,并从外地收集大量香骨,放于祠内。吴姓祖辈上诉番愚府,由于外族在其“祠堂”内放有大量香骨,并托辞说,“吾姓祖祠本已建成久远,香火旺盛,只是近来重新作了修辑扩建,祠内的大量香骨可以证明”。故此吴家败诉。 在极度无奈的情况下,吴家寡妇背子围绕白泥坑哭诉,寡妇泪环洒白泥坑之后,风水被破,此后在白泥坑居住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白泥坑再也没有人居住。至于“寡妇背子”故事中的小孩,到底是被背离本乡,还是传承现在良洞吴姓的祖先,已经失考。 关于现存大屋的故事和传说 吴姓在良洞现存“三间两廊”大屋一间,属土墙、水杉瓦房,两廊天面为大缸瓦所盖。房屋在上祖时期有否修盖不详。据祖母谢燕冠(太和石湖村人氏,二十世纪八十有六年八十岁前仙逝)所说,她嫁入来之时,已经是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样破旧的了,她也是听说该大屋在二、三百年前建成,某太公在此屋上灯(丁)兼入伙。 可能前面所说的原因,某段时期,吴姓大屋只剩下一位六十多岁的寡老头(是否前面所说“寡妇背子”故事中的小孩?已失考),其时仍然有大量的田产。老人家打算把所有田产卖掉,等待孤老仙逝罢了。 后来,经人劝说,娶回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传承了现在白山洞吴姓一脉。在前面所说的“寡妇背子”故事中的“寡妇”又是否这里所说的“娶回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也已经失考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大屋的内墙进行了一次整修,在伙房的挡水墙上发现一叠上百页的田契。由于年事已久,已经风化多时,成为一堆坭一样的东西,无法打开(这些都由二兄逊平经手,我没有见到)。这再一次证实了良洞吴姓曾经的辉煌。 关于良洞吴姓外迁的传说及故事 在清朝××年间,××公(×号待查墓碑再填)在海外仙逝,抬官回乡途中,在半海沉船,尸骨全遗。现葬白山洞狮岭的坟墓,只打制了银牌下葬,实无骸骨。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行人前往白山洞狮岭,对吴姓祖坟除草拜祭,由于附近村民告知,此处每年由良洞吴姓人拜祭,他们便离去了。不知何因,他们也没有与离此处只有两里远的我们联系。待我们知道此事时,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了,因此无法追考。实为我吴姓的一大遗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吾父镒祥(于1998年仙逝)到太和墟赶集,小憩于吾姑肖银新置小楼处。一叔公带伞来问曰:这里是否姓吴?得到确认,对方说自己是海归吴姓,现住广州。小叙后约定日期互带宗亲相见(可能是由于老人家怕被骗,相互间没有留下联系地址)。我们对此事非常重视,良洞吴姓各家均派出代表共计十余人,在约定时间到约定地点相迎,但不知何因,对方没有出现。 此三故事足以说明,在清朝时期,确有一支考兰公的后裔迁居海外。而且有部分还分居于广州地区。 现在太和镇良洞、营溪、大沥三处均有吴姓居住,到底何时迁来,是否同族均已失考 关于考兰公父辈的传说 考兰公父亲共有五子,考兰公排行第五。 子兰公不是良洞吴姓始祖 兰公裔孙 吴逊河 根据: 《丰顺吴氏族谱》(下称《族谱》)208页《松轩公房必显公派世系表》记载:(以下均为丰顺始祖德广公传)(五世)必显公→(第二子)(六世)邦佑公→(单传)(七世)竹山公→(单传)(八世)志业公→(单传)(九世)端宇公→(单传)(十世)亮臣公→(第十子)(十一世)伯璋公→(第五子)(十二世)子兰公。 附注: 十一世伯璋公实为十世亮臣公的第十一子,《族谱》186页记载,(十世)亮臣公共有十三子,其中(十一世)第五子伯(王眉)没有录入《族谱》208页《松轩公房必显公派世系表》中。 又据: 《族谱》186页《松轩公房必显公派》记载:(十世)亮臣公配罗彭王氏……生于明崇祯已卯年(注:1636年),卒于清康熙庚子五十九年,享寿八十二岁……王氏系广州花县人,传说公在省时开设药肆……(注:王氏)与十三子伯(王旬),留居番禺未回原籍。 再据: 《族谱》158页记载:(七世)竹山公配刁黎氏……黎氏金葬于……在清康熙已丑四十八年(注:1700年)立碑……由曾孙(十世)亮臣公经手…… 推算: 十世亮臣公生于1636年,既是崇祯(在位十八年)十二年,也是清朝元年。若按十世亮臣公15岁结婚,两年生三子推算,伯璋公可能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 《族谱》209页记载:(十一世)伯璋公配彭氏,即只娶一房。若按(十一世)伯璋公15岁结婚,三年生两子推算,(十二世)子兰公可能生于清康熙廿二年(1684年)。 按《族谱》158页关于1700年安葬七世竹山公黎氏碑记及十世亮臣公生年推测:是年十世亮臣公已经64岁,如果当时十一世伯璋公和十二世子兰公已经出生,碑记中为什么没有记载? 附注: 崇祯为明朝末代皇帝,1628年至1644年在位。 附注: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入关后各朝皇帝次序为:顺治在位18年→康熙在位61年→雍正在位13年→乾隆在位60年→嘉庆在位25年→道光在位30年→咸丰在位11年→同治在位13年→光绪在位34年→宣统在位3年。 1912年成立民国 结论: 《族谱》208页记载的十二世子兰公与良洞始祖考兰公墓记“大明始祖”在时间上出入太大,能够用“大明”纪年,说明考兰公至少于1644年清兵入前至达良洞居住(或是在外地仙逝后建墓在良洞,后裔为守墓而迁来),故子兰公不是良洞吴姓始祖。 建议: 到德广公第传十世及以上或其他族谱中查找 查阅《丰顺吴氏族谱》的一些发现 考兰公裔孙 吴逊河 第一: 《族谱》第173页师瑶公房世系表(二)——崇旺公传得琪公派世系表记载:(五世)得琪公→(第四子)(六世)文宥公→(长子)(七世)祖旺公→(单传)(八世)敬伦公→(次子)(九世)道芳公→(第五子)(十世)朝仕公,十世朝仕公失考(注:失考即不知去向),是否传承这一脉? 第二: 《族谱》第133页附“汤田吴氏揭阳珠坑分系昭穆(辈序)”,其中有二至三辈与良洞狮岭祖坟上的太公名字有重合的地方。不知是否与揭阳珠坑的吴姓同承一脉? 附注: 汤田吴氏揭阳珠坑分系昭穆(辈序):祖宗世家国之祯,伯仲慈和友爱心。云福万年仰厚德,凤麟奕带佩深荣。泽垂天地同悠久,沛若江河永留馨。三让高风千古誉、桂馥兰芳耀门庭。 良洞吴姓祖坟上所载太公名:清光绪年间孝慈公的墓碑由其子合和、湛和……立;道光年间有一仲×公墓(此一墓上的字有没有记忆出错,待查墓碑)。孝“慈”公的儿子以“和”字起名,可见其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第三: 叔公丽曾经认为良洞吴姓与增城某处吴姓同宗。 《族谱》159页记载:(七世)万长公配张氏,公乳名亚长,生子二,长日生,次尚生,父子移居广州增城县。因此,待借增城有关族谱考证。 改错: 1、“1700年安葬七世竹山公黎氏碑”“在清康熙已丑四十八年(注:1700年)立碑”中的“1700年”,应为1709年。其时亮臣公也应是73岁 2、“1644年清兵入前至达”改为“1644年清兵入关前到达” 3、建议: “到德广公第传十世”改为“到德广公传第十世” 吴逊河 2005-8-5 19:02:22
 返回列表
1 条贴子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尾页 6条贴子/页  转到第

回 复 留 言
姓  名:
性  别:
邮  箱:
留言主题:


留言内容:
是否隐藏: 正常 隐藏 * 选择隐藏,只有管理员可见。
验 证 码: *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09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备粤ICP备13015218号 华夏吴氏QQ群:8598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