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查看所有留言 签写新的留言 | 源流寻根 | 网友留言 | 网建平台 | 切换到留言本方式
  主题: 安徽吴氏著名作家--吴组缃 :2004/3/10 21:31:06


用户
吴建国
安徽吴氏著名作家——吴组缃 内 容: 吴组缃(1908.4.5- )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茂林人。1921年起先后在宣城安徽省立八中、芜湖省立五中和上海求学。在芜湖五中念书时曾编辑学生会创办的文艺周刊《赭山》,并开始在《皖江日报》副刊发表诗文。 1929年秋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1932年创作小说《官官的补品》,获得成功。1934年创作《一千八百担》。作品结集为《西柳集》、《饭余集》。 1935年中断学习,应聘担任了冯玉祥的家庭教师及秘书。1938年发起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担任协会理事。抗战时期创作长篇小说《鸭咀涝》。1946年至1947年间随冯玉祥访美,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潜心于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任《红楼梦》研究会会长。 著作书目: 《西柳集》(小说集)1934,生活 《饭余集》(小说集)1935,文生 《鸭咀涝》(长篇小说,又名《山洪》)1943,重庆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吴组缃小说散文集》1954,人文 《说稗集》1987,北大 《拾荒集》1988,北大 《苑外集》1988,北大 《宿草集》1988,北大 相关资料>>> 吴组缃的乡土情 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早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当他八十高龄回到家乡时,却是一口纯正的茂林话。乡亲们为他准备了一些乡土风味的菜肴,他说:“我不是成了孙猴子闹天宫,吵得大家不安然呦?”这是茂林人常说的谦恭之词,说这话的是吴组缃先生。他于1908年出生于茂林“七房”大夫第傍的一座古宅中,从小就读于私塾和他父亲创办的育英小学。1921年离开家乡,先后在宣城省立第八中学和芜湖省立第五中学读书,听过恽代英等人的讲演,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以后转学到南京新民中学,1925年转入上海持志大学中文系。其间辍学年余,回茂林同沈菽园女士结婚,在养正、福群小学任教员。他夫妇俩将工资捐给学校购买教学用具。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1933年升入清华研究院,专攻中国文学。毕业后去南京工作,1935年应聘担任冯玉祥的国文教员,兼做秘书工作达13年之久。抗日战争期间,参与起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并当选为“文协”常务理事。武汉撤退后随冯玉祥到重庆,在西南联大执教。他写的《山洪》(原名《鸭嘴涝》),是第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1946-1947年,曾随冯玉祥去美国考察。回国后任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国文系教授,一直到解放。建国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52年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解放初期参加过土地改革、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等社会活动。担任过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联、作协副主席,以及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共为预备党员,“反右”时被取消预备资格,“文革”后转为正式党员。197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中央委员。1981年赴美讲学,出现“吴组缃热”。1994年1月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组缃先生离开家乡以后,仅有两次回到茂林,一次是1980年5月,另一次是1988年6月初。他虽然长期寓居外地,却一直惦记着家乡这片土地,他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见证。在宣城、芜湖、南京上中学时,他写的小说、散文大多取材于家乡。后来在清华写的《官官的补品》、《□竹山房》、《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和《樊家铺》等短篇小说,在文坛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作品也是反映茂林一带农村经济破产民不聊生的现实,对黑暗势力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底层人民寄予无限的同情。他的作品不仅在语言、对话中采用了许多当地的方言,而且他描写的对象也能在茂林一带找到原型。他熟知当地人的喜怒哀乐,因而写的十分传神,可以说是典型的“乡土文学”。他对茂林一带的方言有种“偏爱”,这是一种文化层次较高、含义深刻、比喻生动而又大众化和通俗型的语言。他写的长篇小说《山洪》,是反映新四军在皖南抗战的故事,可以用“茂林话”来通篇卒读。其中描写的人物、掌故、生活场景和儿歌,都是当地人所熟知的,读起来倍感亲切。在他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中,有时也情不自禁地引用家乡的事例。他谈文学创作要有“基本功”,举了茂林民间流传的“唐打虎”的故事:貌不惊人的老猎人,当呼啸的猛虎腾空扑过来时,他擎起一柄短斧屹立不动,虎的腹部被利斧切开身亡。老猎人的手臂有举千斤之力,眼睛被虎尾扫拂也会目不转睛。有了这样的基本功,在各种特殊情况都能应付裕如。他谈到塑造人物要有个性,不能千人一面,又信手拈了个“花砖”的例子:在他的故居附近有座古宅,前墙上用水磨花砖饰面,利用花砖黑白相间的自然纹理,组成一百零八个脸谱,据说是表现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花砖上的纹理是不能变动的,但可以巧妙地排列、拼接和组合,这就靠作者的匠心独运。 组缃先生最后一次回到家乡时,身著灰布中山装,手扶拐杖,纯乎是个茂林乡下的老人。家乡人说家乡话,他在茂林镇举行的座谈会上说:“我很惭愧,茂林人把我养大,让我受了教育,在茂林最困难的时候,我跑得‘帽顶子不见帽影子’。我现在回来了,对茂林没有贡献,一点小意思拿不出手 ,只好偷偷摸摸不要声张,表示一点心意。”他用自己的笔耕之资一万元人民币,捐给茂林小学作为奖学金,意在培养人才。他说:“我在北大教书,每年高考之后我去翻新生名册,希望有茂林的学生上北大念书。”谈到教育他讲了个尊师重教的故事:“冯玉祥爱国、主张抗日,拥护共产党,很了不起。他是《三国演义》的信徒,学刘备三顾茅庐,尊重知识分子。他看过我的作品,请我去当国文教员。我二十多岁,他五十多岁,我每次去上课,他都到大门口迎接。坐下来讲课,他双手捧茶给我。他做好作文,双手捧给我:‘吴先生,请你给我改一改’。……他讲故事娓娓动听,说道理从大处着眼:“古人云: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是很了不起的思想。世界是无穷的,文学艺术也是无穷的。世界上许多事情,包括人体在内,还都不大了解,求知、求学问,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务。”他告诫家乡人不要妄自菲薄,要有奋发进取精神:“这次回家乡我想说一句话,我们这辈子人,也不比别的地方的人差。如后岸的王稼祥,南容的李紫翔,都做过一番大事业。我小时候的同学人数很多,也有很突出的如吴作民。我写作文,开头‘人生在世’,后面不知写什么了。而吴作民一写就七、八页,洋洋洒洒,我佩服得不得了。”“那时候清华很难考,光是上海考区就有两万人参加,全校只收150名。我们茂林就录取了三名:吴作民、吴半农和我。”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中国历史上最安定的时期。旧社会军阀混战,解放后政治运动不断,现在集中力量搞四化,搞四化教育最要紧。要教育小学生好好求学,将来干什么都要知识。现在说‘体脑倒挂’,有些小学生不上学。这是小农经济转向现代经济时,小农经济思想在我们头脑里还存在,是暂时的现象。这次回来,同我离开家乡的时代不同。那时农村破产,走向没落。这次回来所见所闻,是向上发展的趋势。有人持悲观的态度是没有根据的。希望大家关心教育、培养人才,为四化做贡献。” 组缃先生在茂林小学和街上参观以后,留宿在一位堂姪家中。他告诉两位同来的教授:“你们放心,我是茂林人,对茂林的生活是习惯的。”晚上,亲房本家络绎而来,他用茂林土话跟大家叙旧直至午夜。翌日上午,他登上西山拜谒父母的坟墓,然后坐在一株松树下休息,忽然对北大沈教授说:“天佑呀,要是我轻十岁年纪,就退休到茂林来住,每天来看看父母的坟墓,坐在松树下读书。”沈教授报以会心的微笑。耳畔又响起昨夜乡亲们盼望他“再来”的叮嘱。其实在昨夜人散静寂之后,先生看了一会书,还要出去走走。堂姪不无焦虑地说:“现在都下半夜两点钟啦,你还要到哪里去呀?!”他叹口气说:“大家都叫我再来,我也想再来。但是都八十岁啦,很难说还能再来。你陪我到东溪河边看看。”夜色朦胧,什么都看不清楚。不过,家乡的河山他是熟悉的,远处淡墨般的山影,是东流、齐云双峰耸秀。覆钟形的魁山顶上,飞雄塔像支指向云天的巨笔。老人在长长的石堤上扶杖踱步,默默地听着东溪河里潺潺流水,奏起一曲绵绵的心韵:“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组缃先生次日告别家乡之后,再也没有来过。 附:吴组缃世系小考 吴组缃先生是茂林吴姓“前分”人,系“绿野堂”七房后裔。按吴氏宗谱所载其世系是:吴豹文,乾隆间岁贡生,云南大理府通判摄禄丰知县,升京府通判,在茂林建“绿野堂”。吴豹文生有八子,分为八房;其中“七房”吴聘九(1780——1844),岁贡生,山西吉州知州,即组缃曾祖父。组缃先生的祖父吴季萃、字耕伊,在南陵县青弋江一家油坊做“管事”;父亲吴庆余,字吉孚(1886——1928),禀生,弃举子业去武汉卖字为生。后为袁世凯文案,愤于袁复僻帝制,毅然去职返里。1918年倡办“育英小学”,开茂林办新学之先声。组缃先生的祖宅即“七房”大夫第(今存),但是幼时的住宅(在大夫第左侧边屋),早年已拆除。
 返回列表
1 条贴子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尾页 6条贴子/页  转到第

回 复 留 言
姓  名:
性  别:
邮  箱:
留言主题:


留言内容:
是否隐藏: 正常 隐藏 * 选择隐藏,只有管理员可见。
验 证 码: *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09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备粤ICP备13015218号 华夏吴氏QQ群:8598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