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题: 吴均的美文 |
:2004/3/10 21:11:40 |
|
【用户】
OK |
|
这篇绝妙美文大家都熟悉吧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吴均简介(469—520),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梁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贱,有俊才。曾因私撰《齐春秋》而得罪梁武帝,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不仅越职私撰历史,而且偏实录梁武帝的痛处。被焚书免官。其诗文清拔有古气,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在当时文坛有很大影响。
----------------------
译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
文章赏析
“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
山势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
欢快的泉声、鸟声、蝉声、猿声,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这篇骈文的对偶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本篇词采集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
|
|
|
|
|
|
|